【古代书画】
十周年北京保利秋拍古代书画共推出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艺林藻鉴书画日场、"世家鳞光"古代书画专场三个专场,其中"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以《石渠宝笈》着录作品以及古代书画家代表性作品组成;"艺林藻鉴"书画日场是以书画家精品为主要基础构成;"世家鳞光"古代书画专场取"吉光片羽,皆可宝也"之意,汇集世代藏家的优秀藏品。
此次领衔古画书画部分的是一件着录于石渠宝笈的文徵明行书《杂咏》。此卷行书《杂咏》为其五十八岁致仕后所书,为赵丽卿录自作诗十首,书写工丽严谨,秀雅劲健,笔笔到位,挺劲遒逸。卷尾跋称:"久雨新霁,情思爽然,焚香煮茶,亦人间快事。"此卷曾入清内府,着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而在清初入宫之前,已为藏家寓目,其上"四明朱氏收藏图书记"、"留余堂记"或为明代藏家朱国选和潘季驯长子潘大复藏印,二印已被《石渠宝笈》着录。此卷又见于《清宫已佚书画目》、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杨仁恺《国宝沉浮录》等书,足见前辈之珍视。
文徵明 杂咏
25×258 cm 水墨纸本 手卷
RMB 38,000,000-58,000,000
著录:
1.《石渠宝笈初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一册),第538-539页,上海书店,1988年出版。
2.《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第24页,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民国二十三年九月。
3《金匮丛书之二——故宫已佚书画目校注》,第57页,陈仁涛校注,香港出版。
4.《国宝沉浮录》,第563页,杨仁恺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5.《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第14页,徐邦达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
6.《书目丛刊》,第475页《故宫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赏溥杰书画目》,陶湘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曾悬挂于中南海紫光阁的《成都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云骑尉鄂辉像》轴,是乾隆时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战役的前二十功臣之第十一位鄂辉将军等身像。本幅鄂辉挂像,其头戴冬朝冠,红宝石帽顶、单眼孔雀翎,披领,麒麟补服、内衬朝服,腰间佩刀。图中面部的处理,采用西方透视的处理方法,明暗对比,光线角度的处理都臻于上乘,并有乾隆皇帝题写赞语。一件鄂辉像,承载的不仅是他作为乾隆朝名将被后人敬仰和纪念的价值,更为主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件作品看到了乾隆皇帝文定武战的丰功伟绩,以及折射到的大清帝国的各种典章制度,于我们理解历史更有着深刻的意义。
佚名 鄂辉像
187×84cm 设色绢本 镜心
说明:
1.曾悬挂于中南海紫光阁。
RMB 8,000,000-12,000,000
由徐邦达先生鉴定为晚年真迹、姚仲康先生收藏的张瑞图《行草唐人诗》,尺幅巨大,气势撼人。《元名家书墨迹册》所收程文海、高克恭、鲜于枢、邓文原、虞集、柯九思、袁桷、马祖常、管道升、曹知白、燕公楠、郑基、黄溍、赵雍、汪泽民、释文信、王应高等二十二人十八开书札册页,为吴廷、琦善、康有为递藏;汪珂玉、凌晏如、康有为题边跋;康有为题签条;宋伯鲁后跋;洵非常物也。作于康熙辛卯(1711年)的王时敏《仿子久山水》法黄公望笔意作山水,写邻水村居,长线短皴,秀雅清绝,韵致悠长。此件由顾沄臣题跋,为翁之缮旧藏,弥足珍贵。金农分书《友论》册,共二十开,此轴多侧锋运笔,圭角锋棱鲜明,起笔与收笔刻意直切成形,横划粗而直划细,勾划多用转笔作波送出。综观全文,笔画方劲沉厚,墨色浓厚,墨色与字间的空白形成鲜明的对比,视觉效果强烈。字字跌宕古朴,稚拙可爱,并极富篆籀遗势。后清道人题跋,后有"秋醒楼"藏章一枚,可知原为陈剑秋收藏。
张瑞图 行草唐人诗
258×50cm 水墨绢本 立轴
RMB 4,000,000-6,00 0,000
说明:
1.徐邦达先生鉴定为晚年真迹、姚仲康先生收藏。
2.此轴应为张瑞图天启末年至崇祯三年之间所作,时张瑞图58岁至61岁,徐邦老晚年之作一说不可置疑。
本次上拍继续推出文人唱和题材。《篝灯课读图》卷共存两卷,拍品是第二卷。道光解元费耕亭为感恩其母亲徐氏的关爱教诲,请同年王世绂绘《篝灯课读图》卷,并请众师友题跋。直至"海内名贤长歌短篇卷已盈握",费耕亭之子费幼亭就请吴平斋画第二幅《篝灯课读图》,并请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再次题跋。有感于徐太夫人的教子有方和费太史的孝悌恭顺,当时名流争相题跋,数量多不可计,据题跋者文廷式言,两卷《篝灯课读图》流传七十多年,一直到费耕亭的曾孙费梓怡这一代。后纸题跋中,文廷式和翁同和的跋文分别着录于《文廷式集》、《复初斋诗文集》。
吴云 篝灯课读图
37×109,题:37×124,38×573cm 设色纸本 手卷
RMB 800,000-1,200,000
说明: 编辑:江兵
1.《篝灯课读图》卷共存两卷,拍品是第二卷。
2. 此卷为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再次题跋。两卷《篝灯课读图》流传七十多年,一直到费耕亭的曾孙费梓怡这一代。后纸题跋中,文廷式和翁同和的跋文分别著录于《文廷式集》、《复初斋诗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