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一座“艺术博物馆”是种怎样的体验?
0条评论 2015-12-04 10:26:16 来源:周末画报 

艺术作品作为酒店陈设早已常见,对于挑剔的住客来说,一家真的能与“艺术”挂钩的酒店除了具备正确且有价值的艺术佳作外,如何与酒店自身完美融合更是关键。

1 巴黎:艺术是与生俱来的

Mac Mahon酒店的公共空间中陈列着由艺术家创作的雕塑作品
Mac Mahon酒店的公共空间中陈列着由艺术家创作的雕塑作品

当上月的一场恐怖袭击令整个巴黎遁入黑暗,可就像海明威笔下的四季及那些永不休止的聚会,人祸无法毁灭这座城市每个角落的迷人与希望。蒙马特山的白鸽与山顶星光,黑夜中闪亮的铁塔,左岸未曾改变的咖啡店,在巴黎的每个角落都藏满故事,仿佛这座城市从来都在过去与现在中交叠。巴黎这种不被时间束缚的魅力,也在距离巴黎心脏— 凯旋门最近的酒店,Mac Mahon酒店身上寻得。就像酒店所有人Albar 家族近百年开拓酒店业一样,Maison Albar 酒店集团的历代成员亦是巴黎人的缩影,从二战后一家家庭式经营的旅店逐渐扩张,如今已成为拥有家酒店的集团,掌舵人也延至第四代。这是一个微缩的巴黎人故事,画面里是一代代子孙的呱呱落地与长成、跟随父母学习接待客人,伴随时代变迁也逐渐饱满一个家族的使命。因此,Mac Mahon酒店一定是“巴黎”的,历代沿袭的除了经营传统外,还有对这座城市最有资格的见地。

在Albar 家族第四代传人Celine Falco眼里,巴黎总是自己最爱的城市,“它的故事与历史让人一生都无法享尽”。因此当买下凯旋门附近一座建于年的建筑并打算重装为新酒店时,如何将过去与现在“交叠”,成为最基本的原则。这便是Mac Mahon酒店所呈现的巴黎灵魂:以拿破仑时代的经典元素作为主线,酒店内的家具均是在法国当地手工制作,乍看之下经典的样式又以摩登、现代的颜色修饰,完成一场“经典”与“当代”的联姻。房间内的地毯也巧妙地联系新旧,印花地毯以传统木地板的图案呈现,同时被赋予红色等意外的颜色,聪明地创造令人惊喜的错觉。而来自意大利玻璃之岛穆拉诺的吊灯, 或是将莫奈等一众法国代表性画家们的画作重新解构,以现代的黑白色再次创作的挂画,每个细节都用心地实现着新旧之合。虽说是规模并不宏大的精品酒店,Mac Mahon以完善的服务与设施跻身巴黎为数不多的五星级酒店,而自身对待酒店美学独特的观点,也让每个下榻者得以在休憩时感受到巴黎最迷人的风貌。

除了糅合法式独有新旧元素之外,Mac Mahon酒店也放眼国际,比如在日本常见的坐厕就被应用于酒店客房,这也是巴黎酒店中的首例。身处距离巴黎心脏最近的位置,位置的得天独厚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将对巴黎的一种在地化解读融于酒店中,有始有终地给予每个抵达者一种巴黎式待客之道。明年,Mac Mahon酒店计划在罗浮宫附近开业第二家,而以当代美学诠释经典依旧是主线。就像伍迪·艾伦所构想的巴黎街头穿回往昔一样,迷人的历史在这里一直停着,无论是一家酒店,或是塞纳河上的桥梁,巴黎拥抱着所有过往,从来不会被轻易改变。

2 维罗纳:酒店之艺术收藏癖

尽管如今各大时装品牌推出旗下酒店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这里因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发生地也被称为“爱之城”)闻名的Valpolicella葡萄酒产区,Byblos艺术酒店带着同名时装品牌的招牌,早早问世,却在一众新兴时装品牌酒店中依旧地位不减。酒店创立源自将Byblos收至旗下的时装集团 Swinger International 创始人Dino Facchini 的一片私心,或许是因酒店本身实与品牌基因看似相去甚远,更因大量的艺术藏品、本身威尼斯风格的建筑等特质,以及意大利设计大师Alessandro Mendini 所操刀的室内及其一系列代表家具名作,如果单以时装品牌酒店为之定义,不如说这是一家可与意大利丰盈文化共眠的博物馆。

老牌艺术酒店Byblos拥有各种风格不一的艺术作品,当步入其中,就仿佛步入了一位收藏家的私人寓所
老牌艺术酒店Byblos拥有各种风格不一的艺术作品,当步入其中,就仿佛步入了一位收藏家的私人寓所

Dino Facchini 在2000年买下这座庄园,主体建筑经历了15世纪到18世纪的屡次改建,融合了威尼斯风格及细节处精湛的墙体装饰。而彼时已年近70的Alessandro Mendini也活力不减,修缮翻新了酒店的内部,更结合自己及Ron Arad、Philippe Stack 等一系列当代设计大师们的名作,在古旧建筑中融入现代又特质十足的陈设,新与旧毫不违和。Byblos 共有间客房,自带的庄园近平方2000米,拥有一汪泳池与象征意大利文明的雕像。此外,就像Byblos对自己以“艺术酒店”定义一样,各类当代艺术作品也装点了每处。从达明安·赫斯特的画作到辛迪·舍曼涂装自身永不困倦的“扮演”,当然也有村上隆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代表作,或是在餐厅可寻桑德罗· 基亚的画作,住在Byblos绝非休憩已,而是置身于俗世之外,如同住进一座拥有极端收藏癖的老人所打造的隐秘城堡。

3 柏林:绿色心脏的艺术别馆

在Das Stue酒店中陈列的动物雕塑,与酒店对面的柏林动物园相映成趣
在Das Stue酒店中陈列的动物雕塑,与酒店对面的柏林动物园相映成趣

柏林东区并不总是嬉皮士们的乐园,正如这座城市的人口结构、经济及审美在悄然转变。Das Stue酒店就在城市一小撮精英主义的趋向中应运而生。酒店名字源自丹麦语的“客厅”,因所在建筑曾是1930年代的丹麦皇家大使馆。地处使馆区,却也徜徉在柏林的绿色心脏:毗邻欧洲最大的都市花园Tiergarden—可以观望到胜利纪念柱的头角,以及柏林动物园,不少客房外就可看见动物园的普氏原羚和马匹。虽然二战令使馆区不少建筑毁灭,此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政府两隔,直到1999年政府重建此地,令不少昔日使馆建筑重建和翻新DasStue酒店的重生,则以西班牙著名女设计师Patricia Urquiola 的设计、雅致又不过时的室内细节, 以及来自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动物标本等修饰,定义了新柏林精神。

Das Stue酒店不但拥有各类当代艺术作品,由Patricia Urquiola所主导
Das Stue酒店不但拥有各类当代艺术作品,由Patricia Urquiola所主导

酒店共有间客房,此外也有一间图书馆,而由米其林五星主厨主领的Cinco餐厅,可以亲眼窥探厨师们做料理,贯穿每个功能分区的是统一中性色彩中跳脱的色彩细节、材料迥异的隔墙, 也浸透着Urquiola 向来的设计原则。艺术品也是Das Stue酒店的一大吸睛点,酒店入口处来自巴黎艺术家昆汀·格瑞尔所创作的巨大鳄鱼头雕塑,将每个下榻者瞬时引入其境,或是一些来自理查德·艾夫登、霍斯特和法国摄影师亨利·布列松等时尚及人像摄影开创性人物们的作品,令整个空间拉升隐秘又摩登的气质,米兰艺术家贝内德塔·莫莉的网状动物雕塑,与酒店对面的柏林动物园遥相呼应,在柏林的绿色心脏随性而居。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