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是病 得治:为什么艺术界的狂热自恋潮正在杀死艺术
0条评论 2015-12-04 10:36:26 来源:凤凰艺术 
\
Jay Z 与Marina Abramovic在2013年的合作: "Picasso Baby."

自恋无处不在。新闻主播说,自恋使得政客更加无耻。使得教师和教练(指球队的领队和教练),不给“参与者”奖杯。成人和儿童则把自恋放在了脸书、推特和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上,而无所作为的名人却把自恋变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曝光和可盈利的代言。当然,这股自恋的疫情侵袭到本就有些自恋的艺术界是迟早的事。

而且自恋的影响十分之深。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被简单地定义创作艺术的人,而这些人和那些垂涎他们产品的人特别容易犯下自恋的错误。举个例子,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对现代艺术家的定义是:“如果你做艺术,那你肯定就是一名艺术家,反过来,如果你是一名艺术家,那你所做的东西肯定就是艺术。”当然,其大意包括它自己的虚荣三段论;有些人会说这是彻头彻尾的自夸。

因此,就像唐纳德·特朗普——这个精神科医生们都愿意冒险诊断其为自负的人。如今许多艺术家都像极了教科书上的自恋性人格障碍案例。

据美国医学协会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定义为“其中一个条件是,这人过于专注于个人的能力,权力,声望,虚荣,以及精神上无法看到他们给自己及他人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在这一点上,想想已故的克里斯·博登的自伤行为,其中包括枪击自己的手臂,还把自己钉在汽车的引擎盖上;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最近在纽约和伦敦恳求无辜的旁观者排队数小时来分享她的“魅力空间”;以及希安·拉博夫对一心一意的最新理解:“我所有的电影,其中包括由疯狂的粉丝、好问长短的新闻,以及一个半睡半醒地在前排嚼爆米花的明星所完成的电影马拉松。”这些及其他对顶级自负主义的新鲜解说构成了艺术界自恋主义的流行,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这就会变成了危害精神健康的严重事件。

\

如果艺术家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纸上谈兵的话,专家告诉我们,这种自恋的方式绝对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据《自恋流行:生活在权利的年代》的作者,吉恩·M·推尼格和W·基思·坎贝尔称,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兴起,大大提高了自恋的发生率,并且使这种自私的新形式得以传播开来。这种可传染的自恋性人格障碍就像瘟疫和伤寒一样,大肆侵袭最年轻和最脆弱的人。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像吕西安·史密斯、奥斯卡·穆里洛、亚历克斯·伊兹瑞尔以及克里斯坦·罗莎等许多年轻画家的衍生作品看起来很像是他们自负主义的病毒广告的原因之一。

另外,心理学家们发现,统计数据显示流行音乐中的自恋和敌意倾向呈稳定的增加趋势。还有那些会使得个人在“浮夸出风头”的测试中获得高分数的迹象也出现了。“浮夸出风头”是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之一,这些人不但倾向于在脸书上积累更多的朋友,而且通过他们的脸书主页就能被轻易地判断出是自恋者。

我们还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另一个简单的结论:脸书及推特上的真正自恋者为社交网站的普通用户设定了各种标准,就像他们的艺术界同行一样。这两者不仅都扭曲了文化大环境,而且还为一种更极端的情形——自恋主义的正常化打开了闸门。我们来看看图片分享应用 Instagram,这款主要用来分享自拍的应用程序目前正在被用于推广、销售和创作艺术。据相关报道称,一些知名作家已经把艺术批评转变成了一种用竖起大拇指、红心、笑脸等表情符来做评论的人气竞赛。

关于对艺术家自恋的简单解说中,还有几个值得一提的惊人例子。表演艺术家米沙·贝德斯言正打算和一个人一年发生一次性关系,从而突出像Grindr 和Scruff这样的应用程序让他觉得有多寂寞。26岁的数字行家莫莉·索达自16岁以来一直用裸体自拍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她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对自恋的超积极肯定”。除此之外,自称为“专业消费者”或“同时生产和消费文化的人”的画家帕克·伊藤,最近在街拍网站——创想计划上,将年轻的互联网艺术家定义为一代“准备并且等待”成为艺术“新热门商品”的群体。

在同一条博文中,伊藤还提到想购买网络艺术家拉斐尔·若森达尔制作的视频(此人自称为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视觉艺术家”):“我体内的自恋人格看到了拥有一定数量的互联房地产的迷人之处。”

还需要我多说吗?

这是严重的心理健康疾病。

编辑:徐啸岚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