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噪音 MEMORY NOISE┃一个作品与短暂环境的关系形式
0条评论 2015-12-05 22:54:13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2015年12月5日,由蓝庆伟策展,邓筱、胡柯等艺术家参展的“记忆噪音 MEMORY NOISE——一个作品与短暂环境的关系形式”展览在中港CC PARK顺利开幕。

\

\
 
“记忆噪音”是来自邓筱、胡柯、熊燕、曾令香、赵能智、张钊瀛&王羡七位艺术家联手呈现的公共艺术项目,在人口密集的都市二环区域营造一处有“记忆”情怀的艺术区域,一枚在城市生活节奏中跳脱的“噪音”音符。

该展览由艺术批评家、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蓝庆伟先生策划,注重作品与短暂环境的关系形式,艺术家们的雕塑或综合装置作品在城市的交叉路口呈现,既拥有了作为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公众自由参与的特性,又依附于展示空间,将其作为载体,两者相互融会贯通,互相映衬。然而,一个作品与短暂环境的关系形式又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艺术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形式也有区别。

邓筱的《金属神经》展示的是信息时代,人类神经信息能量的无限创造力和想象力所发散出的重要信息可以穿越时空;艺术家胡柯的作品则试图建立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人”,不受性别限制同时又是自闭的,符合我内心形象气质的“替身”,表现个体(身体)在社会环境下的经历与体会。

\
邓筱《金属神经》
 
熊燕用2800个老磁带拼成一位少女的面孔。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对磁带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艺术家谨以此向过去致敬。曾令香的《土—地》则在思考随着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和家园消失的问题。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层面,体现着作品与短暂环境关系形式的不同维度。

\
熊燕《时光的慰藉》
 
雕塑作品《表情》是赵能智绘画作品的延伸,尽管艺术家本人否认作品的被文学化的解读,但该系列作品始终在表达某些语焉不详、身份不明的情绪。张钊瀛和王羡共同创作的综合装置作品通过打破惯有美术馆空间的概念从室内到室外,从有限到无限空间的拓展形成了一种在经验值以内观看的方式。

\
赵能智《表情》
 
通过打破惯有美术馆空间的概念从室内到室外,从有限到无限空间的拓展形成了一种在经验值以内观看的方式。而作品又从原来的经典馆藏作品,放大到具有象征意义和仪式化的手段,并同户外景观相结合,作品又能随意摆设,形成了一种看似可移动的美术馆作品名字分别为:《喷水杜尚》、《草边昆斯》、《园丁梵高》、《对视马格利特》。
 
\

\
张钊瀛&王羡 综合装置
 
据调查,中国近十年有90万个自然村在消失,作品运用工业复制生产的方式来思考随着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地球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和家园消失的问题。而曾令香的《土地》,正是在述说着这一现象。

\
曾令香《土地》

艺术家胡柯试图建立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人”,最早的形象是做了一个儿童,因为儿童是不容易分别性别的,所以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它有柔嫩的肌肤,这个人不受性别限制同时又是自闭的,一个符合我内心形象气质的“替身”,需要一种自我禁闭,即痛苦又自我享受的一个状态,一个个体(身体)在社会下的经历与体会。

\

\
胡柯作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27日,公众可免费参观。

编辑:石皓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