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姿态|第四届重庆青双展中的抉择&缺失
0条评论
2015-12-30 14:05:32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张子睿(驻重庆记者)
2015年12月29日下午,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承办的“青春姿态:我闯·我创”——第四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正式开幕。展览共展出了57位来自韩国、法国、日本等不同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青年艺术家的影像、雕塑、装置、绘画等形式的作品,题材新颖丰富多元。展览邀请了来自中韩两国的三位青年策展人李芳、张新英、韩宇钟,以不同视角策划不同的展览单元,为平台增添了更加多元与国际化的特色。他们对声、光、电等综合元素的精确把控,带给观者极大视听震撼的同时,加强了作品与观者的互动,让展览现场成为了青年艺术家的专属舞台。青年展本应存在更多的可能,但当我参观完所有作品,即将走出展区的那一刻,感觉本次展览好像缺少了什么......
开幕嘉宾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主持开幕式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江卫宁致辞
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发起人罗中立致辞
嘉宾参观展览
开幕式结束后的时装表演,成为展览的焦点。青年服装设计师蒋韪鲔、徐琴、徐懿的服装作品在绚丽的舞台和震撼的音乐之中引爆全场,使展览进入高潮。
时装表演
李琳琳的装置作品《十日谈》以校园教室为表现对象,成为本次展览中互动性最强的作品。
所有课桌抽屉中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世界
十日谈 李琳琳 装置 2015
黄淋的《人间乐园》是整个展览特例,这是用废弃原料及绳索编织的人动物形象、参差交错的网状延伸、铁丝挂钩挂起的人偶及抽象绘画组成的装置作品,也展览中是唯一带给我压抑情绪的作品。
人间乐园 黄淋 装置 2015
第四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作为政府投资举办的“文化项目”却让作品在选择或许存在着某种局限性。纵观本届青年双年展,其作品都冠以正能量的光环,带着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社会主流的文化宣传标语,引导观众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黑暗、压抑带有消极情绪的,关于伤害、死亡,以及表现社会现实、人性阴暗面的作品几乎未能入选,但青年艺术最大的魅力恰恰在于底层和边缘,在于叛逆和疏离。青年艺术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着周遭世界,用艺术的方法呈现出最本质的思考和最真实的社会。而展览缺失了“阳光下的阴影”,又是否舍弃了其完整性?
我想你 郑菁 高清视频 2013-2015
Unit(y)? 太平洋罗曼史(叶 育君 艾历克西斯·马毕) 录像、彩色有声 2015
发条人 比德·纳尔逊 高清有声动画 2013
浪潮 王恩来 综合材料 2015
哀布 高永美 布面水墨,影像 2013
【99专访】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冯斌
99艺术网:谈谈展览的准备过程,您对展出效果满意么?
冯斌:本次展览从资金到达到正式开幕时间太过紧张。怎么样才能做圆满,方方面面都要顾虑到?第一,这是政府投资的项目,在具体的运作上都需要考虑再三。第二,专业上的认可,全国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重庆,要保证展览的专业性、代表性。第三,双年展主题是“青年艺术”,如何获得青年的认同,我觉得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问题让我压力山大,我要感谢很多人给予的帮助。我给展出的效果打80分。
99艺术网:您也是第二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的策展人,您认为现在策划第四届青年美术双年展的文化情境与4年前有何不同?
冯斌:这一次我聚集了许多的青年艺术平台一起呈现这个展览。在四年前做第二届的时候,大家都在说“重庆那个做青年艺术展览哦”?更早追溯到15年前,我做成都双年展,做“新人特展”的时候,还被批评说:“哪个国际化大展览上有给年轻人做的专门展览?”这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青年艺术成为热点话题,世界范围内都受到普遍关注。所以我觉得,当时被批判的我们,现在来看是不是还领先一步了?所以今天我感到非常欣慰。
99艺术网:策划这样带有官方色彩的展览,您在作品的选择上有没有刻意避开黑暗、压抑带有消极情绪的,关于伤害、死亡,以及表现社会现实、人性阴暗面的作品?
冯斌:艺术本身就是多元的,我自己也不是很喜欢压抑、沉重的作品。但是我作为我的角色,要拿捏这个分寸也是一方面。本身也是从政府项目第二次请我来做策展人来说,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我的革命自觉性和觉悟很高!(笑)
光的肖像 吴俊勇 双屏动画装置(局部) 2013
夏夜 王蕾 布面丙烯 2015
生命树·双生 张红霞 瓷,1280°C氧化烧成 2013
畅游 杨柳 纸本水彩 2011
看见一棵树 赵杨 动画视频 2015
地板与云影 杨涌 纸本镂空雕塑,丝网版 2014
Focus 王岩 平板印刷 2014
6公斤的夏天 李方舟 陶瓷,铜称,托盘 2014
彼·此 杨洪 石灰石,鹅卵石 2013
鹅鹅鹅 谢玲慧 布面油画 2014
展览现场
【结语】
展览整体的状态虽然停留在对主流文化的指向和宣传上,对于那些文化“边缘”的艺术形态也仍保持距离,但又何妨?8年来,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地区青年艺术文化的兴起,它让“青年艺术”逐渐成为重庆的城市文化名片,它在其身份定位和立场上已经完成了被赋予的使命。冯斌在其展览前言中提到:“但当理解到重庆这个虽然投入不多,却几经延宕才得以保留的‘文化项目’之不易,于情于理也难以推辞......”对于这个命途多舛的展览制度本身,我们的意见或许是一种苛求,但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景。希望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在今后能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发展阵地。
编辑:孙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