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四川水彩双年展”四川美术馆开幕
0条评论 2016-01-11 10:19:0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6年开年之际,“启程—四川水彩双年展”于2016年1月9日下午2点在四川美术馆隆重开幕。“启程—四川水彩双年展”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美术 家协会主办,四川美协水彩艺术委员会和四川美术馆承办的第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与地域特色的专题性水彩艺术双年展。该展以“交流与展示,多元与融合”为主题, 专注于当代水彩艺术的倡导与展示,推动水彩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以“本土”为意义方式的水彩艺术创作与实践。
 
\
 
本届四川水彩双年展邀请了水彩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众多国内水彩名家,展示了众多来自四川和全国各地水彩艺术家的艺术精品,开幕式由四川美协水彩艺术委员会 主任杨永福主任主持,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女士做了精彩的发言,美术馆馆长、四川美协副主席梁时民出席了开幕式。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蒋东生 莅临画展开幕现场并宣布画展开幕,并高度肯定了此次双年展的积极意义,希望举办更多如此高水平的大展,促进四川文化艺术的繁荣。

\

\

出席本届双年展的众多艺术名家就本次双年展给于了高度的评价。对于这次展览的作品,用杨永福主任的话来讲:“又是一次水彩艺术的超脱与跨越”。许多作品在本 体技法和材质上有创新的实践,而且在视觉和语言的文化意义上也有明显的探索。中国水彩艺委会委员安滨教授表示:水彩正以其富于贵族气息的华丽同时也能更贴 近大众的一面而独具高度的收藏价值,并开始越来越得到收藏市场的认可。本次双年展的策划者汤志刚教授认为:“这次画展的主要目的就是重在交流与融合,通过 西部重镇成都这个核心点,把水彩艺术辐射到更广的范围。”
 
\

\
 
在 一般观念中,认为水彩艺术在表达思想情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该次双年展中,许多作品完全突破了这种偏执、狭隘的认识,许多艺术家作品显现出对个性思想 和生活情绪的关注和探讨。“在每个人的画中,都融入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的追求。”,四川美术学院刘明明教授这样表述道。在谈到有关女性对于 艺术的视角方面的时候,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委员李虹教授有这样的感受:“女性的视角会带给观众另类的世界,细腻敏感的思想特质文化会让艺术更有触动心灵深处的效果。”细心的观众将在此次展示的作品中一定能感受到“多元与思想”的碰撞。 

\

\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月16日。

\

采访刘明明教授
官:艺术是技法与创作者精神的结合,是创作者思想的表达,您的画作画风朴实自然、用色含蓄、情感细腻,您希望通过这样的画作体现出您怎样的自身精神世界呢?

刘:画家的社会经历和生命历程,是一个非常大的精神积累,画家通过这些来表达其自身的社会感受,因此,在每个人的画中,都融入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的追求,可以说是画如其人,是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我小时候在较好的寄宿学校上学,文化大革命之后下乡,过了5年多艰苦的生活,之后进入美术学院学习我最喜欢的专业,我非常珍惜这个比同代人多出来的机会,因此我每一张画都带着虔诚的心情,一定要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表达出来。
 
官:水彩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门类,且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弥久历新,您对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呢?

刘: 水彩画是最古老的画种,但由于其绘画本身材质的限制,让其不易保存,不像以布为质的画作那样,易保存,所以水彩画在一个时期,特别是文革后,发展较滞后。 但由于其媒介和题材的大众性,能使它拥有很大的群众基础,所以它也是能为大众所接受。同时大家也认为它是画画中的“轻工业”,没有油画那样的价值和气势, 那么对于水彩画家,耐下性子衷于自己的艺术,才是发展的根本。

\
 
采访安滨院长
官:您出生在大连,曾在英国学习,现在又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人文底蕴和文化背景,那么请问这些不同城市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对您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呢?
 
安:在英国留学的8年 中,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和认识,在英国研究版画印刷时和印刷技术的过程中,激发了我对水彩的研究兴趣,在西方,水彩的本体语言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形成了自 己独立的审美体系和表达体系,同时西方成熟的水彩技法,也使我对水彩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回到国内从事水彩教学实践中,我考虑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的完 整体系,中国人审美的不一样的独特支撑点。所以在我的创作中,我将西方技法和中国写意、抒写心性的表现方式相结合,这也便是国外经历对我的影响。
 
官:您同时从事着油画和水彩画的创作,有说法认为在艺术品市场,呈现国画与油画平分天下的状况,有些投资者对水彩艺术品投资市场产生了悲观情绪,同时也有精明的投资者将眼光投向了水彩画的收藏,那么您认为现在的水彩收藏艺术氛围是怎么样的呢?
 
安: 油画和国画近几年的收藏确实是比较热门,水彩的收藏量这几年也比较大,但确实其价格达不到油画和国画那样可以说是令人炫目的效果。油画和水彩同源,只是一 个油性一个水性,水彩也具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只是油画在制作过程和尺幅、工艺程度上所付出的劳动是比水彩多的,所以以劳动来衡量,其价值确实能比水彩高 一些。那么国画,主要是我国悠久历史的结晶,随着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自信感的提高,国画的价格也逐步攀升,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会带动水彩画的价位上升。那 么水彩以其独具的收藏价值,它能有富于贵族气息的华丽、也能有贴近大众的一面,也是很据收藏市场的。

\
 
采访汤志刚教授
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人文底蕴和文化背景,那么您在美国Washburn大学做艺术访问学者的经历,对您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呢?
 
汤:中国的水彩艺术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水彩的艺术已具有一定的高度,但还需要突破,在美国的游学经历,我感觉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不同地区艺术创作的发展,艺术也要关注生活,通过生活来思考人生。
 
官:作为一名画家,同时也能是一名文化传播者,您对向大众推广水彩艺术有什么建议呢?
 
汤:这次画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交流与融合,把四川的艺术向外推广,也把其他的艺术引进四川,那么作为这次画展的组织者之一,我希望去践行这个主题,把四川的水彩艺术推向全国,通过四川这个核心点,辐射到更广的范围。


采访杨永福主任
官:您作为一位艺术家的同时也是一位建筑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走上艺术道路的呢?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开始或将要从事艺术工作,对年轻一代在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时有什么建议吗?
杨: 我的家乡有着很浓厚的美术文化传承,在受到优秀的美术家的熏陶的同时,我也受到了严格的美术训练。后来,在考大学时美术学校停办,所以我又成为了一位建筑 师,建筑、绘画和雕塑,都属于美术史的范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石头的历史,所以,我也是正好有这个机遇,两样都有所接触,同时,我国很多有名的美术 家,也是出自建筑院校。这更多的是时代的选择,环境的选择和家庭的选择。
 
官:现在很多画家的作品更多的是对市场的迎合,弱化了自我的表达。那么这一点上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杨: 美术是一种言情的艺术,现代有的年轻人有急于求成的毛病,把绘画单纯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看成是一种现代社会中应付性的职业选择,这是不可取的。艺术家的 成长,是个长期的过程,是发自内心的,是天赋和努力的融合,艺术家的成长道路是艰辛的,往往是大器晚成的,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生活的压力和攻坚艺 术的需求是有矛盾的,追求艺术也是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的,但是艺术家,应该是有追求艺术的底线的,追求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不能把艺术作为仅仅为温 饱服务的工具。艺术的社会价值,往往不是以其当前的社会价值来衡量的。所以我希望的是,艺术家们有了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之后,去追求艺术,而不是把艺术单 一地当成一个谋生手段。
 
 
采访李虹教授
官:展会开幕时提到,水彩画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传承与创造,现在具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那么您作为全国女性水彩粉画展创始人,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您想以女性水彩粉画为主题创办画展呢?
 
李:我国的女性艺术发展一直和男性混淆,女性思想上、认识上和男性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女性有着独特的视角,那么由她们来反映这个世界,一定能将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不同领域。我希望通过女性的作品去审视女性的世界,对女性作品的艺术道路做一个铺垫。
 
官:艺术之路是绮丽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艰辛和晦暗,那么当您遇见路上的困难或是创作的瓶颈时,您是怎样应对的呢?
 
李: 全国性的大展我办了两次了,展览的确非常困难,需要占据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包括经济方面也是需要投入的,但我认为人是有信念和信仰的,很多女性画家希望 我带头,我也希望给她们提供这个平台,让一些在结婚后放弃绘画的女性重新提起勇气拿起笔再追求自己的艺术,她们的幸福感能够带给我成就感,我能够让她们继 续艺术家的路。
 
采访李毓安副主任
官: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人文底蕴和文化背景,成都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城市,那么蓉城对您的创作带来了怎样的灵感或是影响呢?
 
李:之前我喜欢画蓉城的大街小巷和老建筑,现在我更偏向于环保题材,更希望描画未破坏的原生态景色,特别是四川特色少数民族题材,包括四姑娘山、峨眉山等地域的少数民族等。最近的作品,希望表现新成都的风貌,描画现代都市带给人的感受。
 
官: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开始或将要从事艺术工作,您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年轻一代在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时有什么建议吗?
 
李:希望年轻人走到生活中间去,去现实的环境中写生,要具有整体的眼光,就好比画山水,也要去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一样。现在的年轻人有着更好的条件,更丰富的绘画材料,一定是能比我们当年更好的,一定能促进我们四川水彩的发展。
 
采访刘云生老师
官:作为一名画家,您怎样看待水彩的大众艺术推广呢?
 
刘:水彩比较透明鲜艳,在家庭里布置摆设简单,群众都喜欢水彩,文革中断过后,90年代水彩又开始发展起来,现代我国有着众多从事水彩艺术的人,画的质量和水平都逐渐提高,群众度水彩的认识也逐渐细化和提高,作为水彩画家的我们,就希望把水彩当做一种责任,首先是画好自己手中的水彩,之后便是为推广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官:您的画作比较注重于人物的表现,那您希望通过这些人物,展现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呢?
 
刘:我画的人物都很自然,我没有去特意地去表达一些因素。我画的藏族人物居多,藏族人和我也有一定的渊源,大学毕业后,我分到了青海地区,在高原上看到了60年代的藏民,那时藏民汉化的程度较现在来说浅一些,带有着更纯粹的藏域色彩,给人一种精神震撼感,当时由于条件限制,没有描画下来,于是我在退休后又再去寻回当初的震撼,去自然地表现这些藏族人物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