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林少杰——艺术家背后的动能与助力
0条评论 2016-01-11 10:40:06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
香港菌丝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  林少杰
 
冬日的成都,是难得与太阳见面的。而今日却与太阳撞了个满怀,让人不觉吟起李白的诗句——“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成都作为文化大都市,各种文化交流、展会、品鉴、论坛活动如这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精神生活,清新的空气如不断创新的艺术形态和企业转型,为这冬日的空气注入了新鲜的气流。

2015年11月22日,青年艺术家李宁的“林中路”个展在蓉成功举办,受到了广泛好评。而为这次展览精心筹划组织实施的,便是来自香港菌丝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林少杰先生。林少杰先生从国家羽坛翘楚到传统艺术品收藏家,再到如今关注介入当代艺术,他的这种另类选择让人充满好奇和疑问,带着这份的疑惑,99艺术网记者来到了林少杰先生位于成都的檀香楼会所。
 
\
悬挂的字画

\

\
李宁作品
 
正如“檀香”二字的优雅怡人,走进会所,环望四周,那些用上好檀木所做的桌椅,细致地镌刻着不同的纹饰和吉祥寓意的图案,走廊、房间、会议室、墙壁上,字画、摆件、瓷器点缀其间,尤为醒目的是李宁艺术家的作品,总是在恰好的地方出现,让人不觉身处古典与当代艺术交融的氛围之中,细腻而温婉,自然而惬意,已然感知到已身处艺术气息浓郁的空间了。茶桌上摆放着深棕色的茶具,格调显得温暖而随意,清新的茶香、温馨的茶室,亦如眼前的林少杰先生,宽厚而随和,睿智而坦然。我们的交流便在这样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始了。
 
\
儒雅的摆件
 
99艺术网(以下简称99):听说您以前是国家级羽毛球运动员,是什么原因让您进入文化艺术领域的?您的初衷是什么?

林少杰(以下简称林):对于文化艺术领域,我还是初学者。从家庭方面讲,受益于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熏染;从地域方面讲,我的家乡是福建闽南,这里的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相对浓厚;从我自身来说,从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受益良多,这也是我安身立命的根基,同时,作为运动员,我有许多机会和时间在世界各地游走,耳濡目染各国的文化艺术,因此对现当代艺术、古典家具、雕塑造像、古玩器物、书法绘画、篆刻铭文都比较有兴趣,尤其对李可染、陆俨少、林风眠等这样的大师的作品特别倾心,也就有意无意地在我身上植入了关爱文化艺术的基因,这也许就是我现在关注和介入文化艺术的因缘吧。

我认为,经济的发展,其背后蕴含着文化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在当今更加凸显,已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今后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要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水文化艺术。

我常常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艺术不应该成为远离普通民众的“奢侈品”,因此我们的菌丝艺术基金不只关注艺术,更关注艺术生活!我们的初衷是要让高端艺术作品走入寻常人家,妆点大众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内容,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同时,让艺术家更接地气,让艺术家们都有饭吃。

99: 在香港、成都和北京,您都有专门的文化艺术机构,您对文化艺术的投入是否有自己的宏大构想。

林:不敢说有什么宏大构想,只是自己认为,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成的,必须是全力以赴的,要有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其文化艺术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都市不仅是西南重镇,也是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是巴蜀古都,从古自今,文化灿烂,名人荟萃,人才辈出,既是文化之城,也是艺术之都。在成都,有很多像蓝顶、西村这样有着成熟的艺术产业链的文化创意园区,从宣传到推广,再到一些艺术品品鉴会,都很全面,参与度也很高。四川前有张大千、陈子庄,当下有周春芽、何多苓,都是界内的领军人物,是成都的一张张时代名片,我很欣赏这里的艺术气氛。北京的文化艺术,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了。菌丝文化艺术基金是想致力于经营全产业链文化艺术经营,其业务范围涵盖艺术品投资、艺术品交易、艺术品定制、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金融、建设文化艺术生态系统互联网平台。有鉴于此,我们只是尝试性的做了一点布局。

99:从艺术家李宁这次“林中路”个展的效果来看,各界反应很不错,得到了艺术界的肯定,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李宁呢?
    
林:也许这是我们的因缘福气。艺术家李宁是我们菌丝艺术基金合作艺术家中的一位,他师承曹力老师,自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后,他多年来对当代艺术的执着追求,甘于寂寞,意志坚忍,不为一时的利益所驱动,以极大的勇气放弃了此前很优秀的油画创作,大胆尝试当代水墨艺术,不断思考探究新的艺术形态,勇于推陈出新,在现在的艺术创作上,是具有一定的创新和个性的;在为人上,他品格出众,知恩感恩报恩,周围有许多艺术造诣很高的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和收藏家对他不断的帮助,是一位杰出的青年才俊!因此,我们选择了与他的良好合作,以期菌丝艺术基金和李宁艺术家能够共同发展,为我们的文化事业做出绵薄贡献。

当然,当代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品类繁多,能够在当代艺术的领域有所建树,实属不易,今天李宁艺术家只是迈出了艺术生涯的第一个脚步,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诚恳地期望各种媒体能够给予李宁艺术家更多的包容、扶持和奖掖,让李宁艺术家的艺术更快成长,更快成熟!

99:李宁艺术家这次在成都当代美术馆的“林中路”个展,是在当代艺术中一次别出心裁的探索,对于这次展览,您有什么感受?

林:对于他的作品,著名艺术批评家皮道坚老师说,李宁的作品是当代水墨的“另类”,是在传统文化上的自信,又与传统水墨拉开了“距离”,是当下对一种文化的自觉,“透露出东方哲学的微言大义”。

著名批评家鲁明军教授认为,对李宁不要用水墨画家来看待,而更应当以当代艺术家的视角来看待。他的作品,是“以水墨的方式反水墨或去水墨化”,作品的“抽取和重构是反叙事的”,他在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孤独、抑郁、朦胧、空灵的眼光来感知、观察、反映、描绘这个世界。

有部分观众说,李宁艺术家的作品有前卫感,观众看到他的作品会觉得有陌生感,也有部分观众看出有股古韵。

我特别赞同有一位批评家的话:李宁的作品风格不古不今、不中不西,也亦古亦今,亦中亦西。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他的语言、他的内容涵概中西。李宁艺术家的作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灵魂,有一种朦胧美和神秘感。我想,一幅画既能让人有陌生感,又有我们传统的韵味,这就说明有创意的存在,就有想要去探索的愿望,这就说明这幅作品有新意,一定是突破了一些墨循规蹈矩的东西,才有这样的成功,而对于我来说,也正是欣赏这样有创新而不墨守成规的艺术家。

\
作品欣赏
 
99:中国的传统手法一直很难被国外所理解,例如画中“留白”的意境。反而,国内的当代艺术家似乎能很好的和国际接轨,也更容易接受国际间流传的新兴元素。而您从之前的收藏到现在选择当代艺术家,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做出了这样的抉择?

林:之前在关注文化艺术的时候,认识了很多传统类艺术家,长期下来,发现有很多的作品,强调的是一昧的传承和模仿,虽然有的绘画技巧和意境都到了很高的境界,但绘画的内容和意境一直很难有创意的突破。反而是后来接触到的一些当代艺术家,作品很新颖,思想来源多来自对当下的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能够与时代接轨,并且带着自己的看法和追问,很能表达当今时代不断变换的种种复杂观念,我也是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过渡到了特别关注当代艺术,我想,当代艺术应当是具有当代意义的艺术品才可能会更好地与国际艺术融合,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99:当代艺术新颖的东西多出自相对年轻的艺术家们,但可能对于传统艺术家来说,他们的生活保障和艺术途径可能会比较艰难,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林:这一点我是有感受的。要探索当代艺术,确实是会遇到坚持追求艺术梦想与实际困难互相矛盾的时候,但是仍然有许多艺术家在困难中坚守心中的艺术圣地,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他们的资源相对匮乏,又没有很好的平台,这就很难转化为经济效益,难免出现“养在深闺人未识”了,因此要维持长期的生活和创作,自然就比较艰辛了,加之欣赏这么一群有才情的年轻人,兴许一个时代的大艺术家就在他们其中呢?我正是因此而萌发初心:能不能搭建一个线上文化艺术生态系统平台,让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媒体、艺术品消费者、艺术品藏家、艺术品耗材商家,乃至艺术衍生品都能在一个系统平台上实现价值交换,为文化艺术大众提供互联网服务,找到他们对应所需的入口和出口。为实现我当时的初衷,于是我就投入了以文化艺术为内容的互联网应用开发。目前,该工作正在向前推进。

99:从一开始走向艺术投资到现在,是否已经有了一个稳定的投资模式?

林:嗯。艺术投资讲究的是方法和技巧。我们现在主要是从当代艺术入手,真正的当代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当代艺术才可以更好地走出国门,可以帮助艺术家走向更大的平台。我们选择合作的艺术家,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创作思维、艺术思想是否独特,这样的艺术家我们才能够帮助他们走向国际。而现在最便捷,也是最强大的平台,便是互联网,是随时可以保持线上和线下同步的,线上平台的运转逻辑要成立,需要线下的艺术品也要接地气,并且在把好的艺术家推向市场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这条产业链的文化倾向,因为既然是艺术行业,就不该只是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有文化情怀,注重的是受益人的精神需求。当下的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容易满足,而精神层面的东西还需要文化和艺术来陶冶和提高。对于艺术品的投资,现在还在尝试,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模式,况且也不想形成固定的模式。

99:对于选择艺术家,您看中的艺术创业和突破,那么对于这样的互联网思维,是否也需要一个重要的模式来做主导呢?

林:现在人人都在谈互联网,似乎只要“互联网+”,就成了一个互联网企业,但是,事实上,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以文化艺术为内容的互联网平台,需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方式方法。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艺术品是一个特别的消费品,文化艺术的创作、欣赏、体验,是一种精神活动,要做好这个平台实非一时之功。好在我们有勇气积极摸索,当今事事都在创新,我们的商业模式也不能太传统。首先我们选择的是要受众面广的事物,能够吸引大众眼球,抓住大家的“痛点”。我们成立的菌丝艺术基金,提出的主题是“我们不止关注艺术,更关注艺术生活”,这便是我所要推广的理念。

我们最注重的便是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亲密互动,艺术对于平常人来说不再有距离。我们会选择如艺术家联盟和自媒体联盟这样的形式,让艺术家和艺术品真的流转起来,带动着大家的需求,也就带动了大家的关注点。

99:嗯,是时代背景造就了当今这样一批艺术家,就像文艺复兴时期造就了达·芬奇,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时代印记,同时也造就全新的企业。

林:是的!每个时代不同,活在当下的艺术家,能够对于当下环境有所思考,才会在历史长河里留下自己的东西。就像这次李宁艺术家展出《林中路》、《破碎》、《笔记》系列作品中,《破碎》就是启示人们要勇于把固有的东西全部打破,然后又重新整合,这就提醒着我们所有人,要顺应时代的改变,去发现每一个观察这个环境的新角度。既然生活在不停的变幻,我们就应该放下一些不该有的执念,去适应这些变化,这样的追求才能够走的长远。

\
优雅的会所空间
 
编者手记:以前艺术对于百姓来说,都是“奢侈品”,而现在艺术能够走进百姓生活,正是因为有像李宁这样的艺术家们和林少杰先生这样的艺术投资者的不断突破,不断思考,不断求新,才能带来新颖的改变。时代在不停地变化更新,于我们每个人、每件事的选择就变得更重要,要大胆学会“破碎”后再“重构”我们的思维,也不失为一种能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少一点纠葛的好办法……

编辑:石皓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