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拉近了艺术家的距离
0条评论 2016-01-21 10:12:45 来源:福建日报 

\


\
 

现在在中国,有超过4亿人使用微信,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人,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分享平台。社交软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从一定程度来讲,艺术界也深陷其中。曾有人问张小龙,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未来在哪里?这位微信创始人回答说:“移动互联的主要服务对象将会是人群,而非个人。”

目前,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社交平台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区别于传统社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在社交网络影响之前,中国的藏家掮客习惯于直接通过画家、画展或拍卖会等渠道买画。现在,艺术家通过画展和工作室来扩大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或是通过巡回展让更多人了解艺术家,虽然展馆和展会越来越多,但传播力依然非常有限。随着综合国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艺术品收藏市场已经越来越被更多的普通群众所看重。然而,很多艺术品的注释标签上只有简单的信息,而准备步入收藏,或刚步入收藏领域的普通百姓并不能很好的区分画展上导购和指引员,更不要谈如何对一个作品进行估价。

社交平台正在逐步打破艺术圈原有的秩序,微信作为中国目前用户最强大的社交工具,也深深影响了艺术界。对于艺人来说,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朋友来认识艺术家。通过朋友的朋友,把艺术家、藏家及普通百姓聚在一起,通过社交媒体介入某位艺术家的作品,逐渐接触到艺术家的收藏圈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相处,让圈子里的人成为朋友。

随着社交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行、藏家、群众开始参与到一幅作品的创作中。著名画家黄延桐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他每天还用“微信”与海内外艺术界的朋友互通信息和交流艺术心得。通过交流,不仅能从同行之间得到批评、建议,也让后辈拥有了更多学习的经验,博采各家之长,让更多普通人认识艺术品,更能明白为了艺术品创作背后艺术家的付出,同样通过社交平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让艺术圈更加有活力。

据统计,有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相较于传统的中小型艺术展,半个小时的参展时间已经非常疲倦了,还可能因为展品附近没有解说员,而错过感兴趣的艺术品,只能从说明注释中了解作品的片面,更缺少了与作品之间的互动。社交平台给了艺术家及作品来表达和互动——画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自己充当解说,把作品的主旨、表达的内容直接告诉对作品感兴趣的受众。另一方面,不同于藏家在艺术品“销售”机构中购买画作,在社交平台之中,感兴趣的藏家可以直接与艺术家进行交易,保证了作品的真实性,也让艺术品买卖不再是冷冰冰的金钱交易,更富有人情味。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艺术品市场在未来十年前景可期。《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曾根据对北京、武汉、广州三地微信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微信用户结构的主体属于社会大众消费主体,消费潜力较大,其中97。7%的微信用户在50岁以下。中国社科院统计调查显示,90%的中国中产阶层有收藏购置艺术品的意愿。消费艺术品人群的日益年轻化让市场更具新生活力。随着社交平台的更加便利,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与普通大众通过社交平台的联系,更加了解艺术,艺术品消费也在通过社交平台逐渐转型升级。

编辑: 冯轩羽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