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是把艺术品搬到公共空间就叫公共艺术
0条评论 2016-03-04 17:00:16 来源:文汇报 作者:范昕
\
“不是把艺术品搬到公共空间就叫公共艺术。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顾及公众感受,融入当地普通人的生活。”在2016国际公共艺术奖研究员年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表示,某些艺术家抱着自我不肯放,往往是他的公共艺术作品不被接受的重要原因。美国跨文化学者杰西卡·菲娅拉则认为,褪去所谓“自我”之后,公共艺术可以在促进人际沟通、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不容忽视的功用。
 
激起公众共鸣,不允许任性自我
 
提及近年来国内外频频爆出的“最丑”雕塑,汪大伟有些哭笑不得。他说这涉及对公共艺术的判断,“公共艺术的核心在于公共性,它面对的是公众。艺术家怎么去理解公众,作品如何具有公众性,是对所有艺术家的挑战:艺术家很自我,但是你越自我的话,离公众越远,你的作品肯定没法被公共空间容纳,没法被公众接受”。
 
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顾及公众感受,激起所在地人们的共鸣。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表示,公众艺术的参与度很重要,任何作品都应该是艺术家与公众的对话。出自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之手的《别处》,就是不少专家眼中的经典案例。100座真人大小的铸铁雕像,1997年起伫立于英国利物浦北部克罗斯比海滩上,这片海滩是远赴美国的移民看到的英格兰最后的一道风景,数百万人就是从利物浦启程前往新大陆的。
 
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广场上的雕塑 《云门》,同样被业界视作公共艺术的经典之作。英国艺术家阿尼什·卡普尔以液态水银为灵感,用不锈钢拼贴而成这件作品。雕塑恰可映射出漂浮的白云和摩天大楼的倒影,这是芝加哥的城市轮廓。所有的映像都会因雕塑椭圆的外形而扭曲。《时代》 杂志曾把这件作品形容为“游客磁铁”和“非凡的艺术品”。公众也毫不掩饰对这件作品的喜爱,亲切地称它为“豆荚”。
 
催化城市活力,多元化融入日常
 
“很多公共艺术还停留在静态的雕塑上,或者仅仅诉诸于外在视觉的张扬,而事实上,公共艺术还可以介入日常生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说。学者认为,公共艺术作品要实现自身价值,首先要融入城市空间。
 
时下不少公共艺术计划,已经开始从生活的细节、社区居民的参与等方面,真正体现公共艺术的成长性或生命力。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中,来自荷兰的一个获奖项目曾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发生地是一个大型居住区,左邻右舍不相往来。为了解决人际沟通的问题,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们想到将社区中间的一块绿地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动员家家户户来这里种地,种植家乡的蔬菜水果。秋收季节,搭个棚,建个食堂,家家户户把地里的菜炒出来请大家品尝,剩下的则做成腌菜、果酱送给邻居们。本来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人,一旦进入柴米油盐的语境,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语言。
 
也有专家举例去年秋天北京白塔寺区域一片空地上以毽子为主题的公共艺术计划,以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气氛增强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凝聚力。1。5万只彩色的毽子搭建起偌大的容器,把空地空间渲染成令人兴奋的娱乐场所,将北京的传统民俗———充满活力的毽子游戏与玩家进行转化。这件公共艺术品不仅令人们开展踢毽子这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有氧运动,还唤起了自动社交。游戏结束,全部毽子还会被赠予参观者,1。5万只毽子会在这个城市不同的空间再现,再次激活新的人际关系。
 
“公共艺术最终是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程度。”汪大伟认为公共艺术会随着人们对优美环境、惬意生活的向往和需求而升温,越来越以多元化的样式融入生活。

编辑: 冯轩羽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