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精神,是中国人绕不开的情怀,是东方千年来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至高境界。2015年5月初,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的“山水社会--测绘未来”展览作为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平行展项目之一亮相威尼斯,以“山水”的意境、对于城市化的反思,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呼应该届威双“全世界的未来”之主题。
《城之为墙:南京喜玛拉雅中心》(效果图),2011
该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于2016年3月11日开启国内巡展第一站--重庆美术馆的展出,并将于2016年12月底回归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完成国内的巡展计划。
本次重庆站巡展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及重庆美术馆联合主办,王纯杰策展,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及重庆美术馆馆长庞茂琨担任艺术总监。展览以影像、摄影、水墨、装置、文献等不同的媒介呈现,由桃源历史之境、蜕变现实之境及山水社会未来之境三板块构成。
如同桃花源的乌托邦理想之境、山水创作的可游可居之求、社会关系的和谐相处之道一般,“山水”作为一种文化理想,贯穿在大山大水、文人水墨、社会生活中,异形同质,绵延未绝。
何海霞《临袁耀桃源图》,reproduction, 1937
第一部分——桃源历史之境,选取何海霞、谢时臣的传统山水作品(高仿复制版),道法自然,境界优美,虚实对比,自在生活,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这是人与自然、社会统一的精神写照。
《上海大连路 (2009年9月9日 1030-1100)》,照片, 2009,
第二部分——蜕变现实之境,王南溟的“拓印干旱”,以一种新闻纪录的直白表述纪录干旱的河床,这是中国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的前奏。同样,王久良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了垃圾包围着的城市,乍一看是一幅幅风景摄影,然而近看你会发现山是垃圾堆成的山,水是浸泡污物的水,牛群脚下不是绿草而是铺满着垃圾。与这些环境问题伴生的是城市化问题,没有人可以否认,城市化是中国从9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的最大社会现实;当城市中的农民工带着憨厚或是劳累的面庞出现在倪卫华镜头中时,折射出的是当今现实的可悲与荒诞:与华丽房产广告牌的合影成为他们辛勤付出的最终归宿。在不断的拆迁和重建中,杨泳梁以快门捕获涵盖香港、台湾、重庆和上海等地方的建筑元素,用电脑重组、勾勒出高度工业化的人造山水绝境;阳江组(郑国谷、陈载言、孙庆麟)将日常生活的元素与艺术创作结合,在展厅用蜡浇注并凝固生活现场,让人看到充满震撼力和挑衅性的行为和构想;袁顺则用装置和摄影展现着烟雾缭绕的幻境,真实与虚幻、具体与抽象、创造与毁灭,这些颇似科幻的场景,亦可能是一个魔幻的怪异错觉。这些现实情境的代价正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以来,用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错觉与自信,与自然、社会的抗衡失措。
第三部分——山水社会未来之境,通过戴志康、陈伯冲、马岩松以对话、草图、建筑模型等多种形式,来畅谈对未来山水城市的设想。同时也将邀请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畅想关于未知时空、未知世界的山水社会。
从谢时臣、何海霞描绘的山水古时之境,发展到杨泳梁、王南溟和袁顺等提出的问题之境时,马岩松、陈伯冲又以建筑的方式提出带有山水文人情怀的解决之道,展览在一个连贯的时间脉络中呈现宁静致远的古时之境、失去思想引力的繁杂欲望之境、建筑师寻找诗意美学的未来之境;站在一个复杂的信号节点上,以艺术测绘未来。
山水社会--测绘未来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国内巡展重庆站
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
展览时间:2016年3月11日~4月10日
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一号国泰艺术中心,6F)
开放时间:9:00 - 17:00 16:3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联合主办: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重庆美术馆
艺术总监:李龙雨、庞茂琨
策 展 人:王纯杰
艺 术 家:何海霞、谢时臣、陈伯冲、胡项城、高世强、李梅利(韩国)、马岩松、倪卫华、王南溟、王久良、杨泳梁、袁顺、阳江组(郑国谷、陈载言、孙庆麟)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