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60年前缔造了纽约亚洲协会并奠定其收藏?
0条评论
2016-03-31 10:48:59 来源:艺术与设计
3月8日,亚洲协会博物馆在纽约总部以新展 “情境之内外”庆祝亚洲协会成立60周年。亚洲协会的创办者是缔造商业帝国的传奇人物约翰·洛克菲勒三世,他在艺术史学家李雪曼的建议下构建了包括古代雕塑、绘画和装饰艺术在内横跨8个世纪的亚洲艺术收藏,成为协会博物馆馆藏的基石及核心。亚洲协会博物馆现任馆长陈文辉接受了《艺术新闻/中文版》的采访,谈及了洛克菲勒三世夫妇的收藏理念,以及深植于亚洲文化传统、正在突破其创作背景的亚洲艺术新收藏。
纽约。3月8日,亚洲协会博物馆(Asia Society Museum)在纽约总部以新展 “情境之内外”(In and Out of Context)庆祝亚洲协会成立60周年。馆长陈文辉(Tan Boon Hui)向《艺术新闻/中文版》表示,这是亚洲协会博物馆首次设立基于馆藏的常设展,从此观众将有机会欣赏到更多的馆藏珍品。
早在亚洲协会成立之初, 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3rd)就意识到艺术在增进 “美国与亚洲之间的合作和相互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他在1963年到1978年期间在艺术史学家李雪曼(Sherman E. Lee)的建议下建立了包括古代雕塑、绘画和装饰艺术在内的亚洲艺术收藏。从东亚、东南亚到南亚、喜马拉雅山系,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9世纪,洛克菲勒的收藏跨越了地域和年代,成为亚洲协会博物馆馆藏的基石和核心。
洛克菲勒总共向亚洲协会捐赠了380余件藏品,其中不乏精品,来自中国的宋、明陶瓷和来自印度朱罗王朝的青铜雕塑就以收藏的质量和数量而闻名。但洛克菲勒的收藏并非依循艺术史发展的脉络。据陈文辉的介绍,洛克菲勒“一方面对三维的艺术品有一种特别的偏爱,而另一方面也看到其它的博物馆在绘画方面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收藏,所以决定不做一个综合性的收藏,而是挑选各个门类的精品,尤其是雕塑和器物类的精品来收藏”。
重精不重全的收藏思路从此成为亚洲协会博物馆的收藏原则之一。亚洲协会在1997年着手建立亚洲当代艺术收藏时,就将关注点聚焦在新兴的亚洲新媒体影像艺术上。从反映亚洲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剧变的目的出发,亚洲协会在20年间收藏了近百件亚洲艺术家的重要影像作品。“我们的使命始终是通过艺术来增进人们对亚洲的了解,”陈文辉说,“所以即使是当代影像作品,我们也只会选择那些最为重要的,而且我们有意识地去收藏那些可以和我们的古代收藏形成对话的藏品。”
亚洲文化情境之内与外
在展览“情境之内外”中,触及相似主题或概念的当代影像作品与古代藏品第一次并置在一起,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对话。在以“自然”为主题的展室中,日本当代艺术家小濑奈美(Mami Kosemura)在一年间以固定数码摄像机持续拍摄并合成的动态“四季”影像与日本16世纪中晚期的狩野派(Kano School)绘四季屏风相对而立;而在本阿弥光悦(Hon’ami Koetsu)1626年以绘金竹叶为背景的书法卷轴旁边,日本当代艺术小组teamLab将“生”这一日语汉字幻化成历经四季的树木,展现了书法这一艺术形式的过程性和时间感。从雪珠飘洒到蝴蝶翩跹,不同时代和媒介的艺术却共同揭示了“时间变迁”这一亚洲文化中的永恒主题。
时间的变迁不止带来了叙述方式的转变,当代艺术家亦在反思亚洲传统的叙事主题。在以“英雄叙事”为主题的展室中,印尼女艺术家阿拉麦阿尼(Arahmaiani)的影像作品就以淬火的树叶隐喻了为证贞洁甘受火刑的悉多(《罗摩衍那》中罗摩的妻子),而作品的名字——《我不想成为这个传说的一部分》(I don’t Want to Be Part of This Legend)则鲜明地表达了艺术家的批判态度。其女性主义视角的作品与周围的12世纪罗摩铜像以及以罗摩为主角的主题插画提供了不同维度的观念视角。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亚洲协会力图令西方观众透过展览了解亚洲文化背后蕴藏的思想观念。“很多人说看不懂亚洲艺术,这是因为亚洲艺术很多时候并非基于所谓的‘全球艺术史’,而是深植于亚洲的文化传统,这也是‘情境以内’(In Context)所想表达的,艺术品要放到相应的语境下去看,”陈文辉表示。在展出的影像作品中,很多都有对传统的指涉,如杨福东的《竹林七贤》中对“竹林七贤”这一典故的引用。为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一作品表达的内容,策展团队特意在影像的对面悬挂了一幅谢安东山图,以阐释这一典故的历史背景。
不过,在展览入口处,来自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佛教人物头像不再作为佛教仪式的一部分而出现在“情境以外”,作为精美的艺术品被展示。陈文辉表示,安排“情境之外”这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有时也希望打破这样一种‘情境’,让艺术品脱出它们的创造和使用环境”。泰国艺术家阿拉雅·拉斯迪阿美恩斯柯(Araya Rasdjarmrearnsook)就以自身的艺术实践重新审视了脱离创作背景的艺术品。在他的组织下,庙宇中的和尚用巴洛克女艺术家阿尔泰米西亚·真蒂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和杰夫·昆斯的两幅画向孩子们阐释佛教教义。从影像中可以看到,脱离了文化“情境”的绘画在这里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
作为亚洲协会博物馆的新尝试,陈文辉认为:“这个展览不是关于过去的,而是关于现在的。通过这个展览你会意识到艺术反映了当下的某些变化,艺术具有反映那些处于模糊状态的问题的可能性。而这个展览的有趣之处正在于这种模糊性,当古代和当代的作品被并置在一起的时候,不同的观点正说明我们处在一个模糊和不确定的世界。”
洛克菲勒三世夫妇、李雪曼与亚洲协会的建立
▲ 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左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seph Perkins Chamberlain(中)、Hobart Young(右二)以及两位身份不确定的同行者,1929年在长城的留影
>>>>1956年
亚洲协会由洛克菲勒三世夫妇建立,此前夫妇两人曾多次造访日本及南亚、东南亚等国,结识多位亚洲国家元首,并于1953年建立经济文化委员会(Council on Economic and Cultural Affairs, Inc.),支持以亚洲为重点的国际经济活动。
>>>>1958年
李雪曼被任命为克利夫兰美术馆馆长。此前他曾担任美军驻东京司令部的艺术顾问(1946至1948年)、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及东方艺术部策展人(1948至1952年),并于1952年担任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的策展人。
>>>>1960年
亚洲协会的首个展览“美国收藏中的亚洲艺术杰作”(Masterpieces of Asian Art in American Collections)在当时一座被称为“Asia House Gallery”的纽约空间内举办,展品由李雪曼与其他几位重要的亚洲艺术专家挑选,包括斯特拉·克拉姆里施(Stella Kramrisch,印度艺术专家)、史克门(Laurence Sickman,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哈罗德·P·施特恩(Harold P. Stern,韩国及日本艺术专家,曾于1971至1977年间担任弗利尔美术馆馆长)和莫里斯·S·狄曼德(Maurice S. Dimand)等。
纽约。3月8日,亚洲协会博物馆(Asia Society Museum)在纽约总部以新展 “情境之内外”(In and Out of Context)庆祝亚洲协会成立60周年。馆长陈文辉(Tan Boon Hui)向《艺术新闻/中文版》表示,这是亚洲协会博物馆首次设立基于馆藏的常设展,从此观众将有机会欣赏到更多的馆藏珍品。
▲ 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夫妇(右一及右二)及他们的儿子杰伊·洛克菲勒四世
早在亚洲协会成立之初, 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3rd)就意识到艺术在增进 “美国与亚洲之间的合作和相互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他在1963年到1978年期间在艺术史学家李雪曼(Sherman E. Lee)的建议下建立了包括古代雕塑、绘画和装饰艺术在内的亚洲艺术收藏。从东亚、东南亚到南亚、喜马拉雅山系,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9世纪,洛克菲勒的收藏跨越了地域和年代,成为亚洲协会博物馆馆藏的基石和核心。
▲ 狮子狗,日本佐贺县,江户时代,17世纪晚期
▲ 盘,景德镇窑,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
洛克菲勒总共向亚洲协会捐赠了380余件藏品,其中不乏精品,来自中国的宋、明陶瓷和来自印度朱罗王朝的青铜雕塑就以收藏的质量和数量而闻名。但洛克菲勒的收藏并非依循艺术史发展的脉络。据陈文辉的介绍,洛克菲勒“一方面对三维的艺术品有一种特别的偏爱,而另一方面也看到其它的博物馆在绘画方面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收藏,所以决定不做一个综合性的收藏,而是挑选各个门类的精品,尤其是雕塑和器物类的精品来收藏”。
▲ 亚洲协会博物馆新任馆长陈文辉
▲ 阿拉雅·拉斯迪阿美恩斯柯《Village and Elsewhere: Artemisia Gentileschi’s 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Jeff Koons’ Untitled and Thai Villagers》,2011年
重精不重全的收藏思路从此成为亚洲协会博物馆的收藏原则之一。亚洲协会在1997年着手建立亚洲当代艺术收藏时,就将关注点聚焦在新兴的亚洲新媒体影像艺术上。从反映亚洲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剧变的目的出发,亚洲协会在20年间收藏了近百件亚洲艺术家的重要影像作品。“我们的使命始终是通过艺术来增进人们对亚洲的了解,”陈文辉说,“所以即使是当代影像作品,我们也只会选择那些最为重要的,而且我们有意识地去收藏那些可以和我们的古代收藏形成对话的藏品。”
▲ 小濑奈美《Flowering Plants of the Four Seasons (Shikigusabanazu)》,2004-2006年
▲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1830-1831年
亚洲文化情境之内与外
在展览“情境之内外”中,触及相似主题或概念的当代影像作品与古代藏品第一次并置在一起,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对话。在以“自然”为主题的展室中,日本当代艺术家小濑奈美(Mami Kosemura)在一年间以固定数码摄像机持续拍摄并合成的动态“四季”影像与日本16世纪中晚期的狩野派(Kano School)绘四季屏风相对而立;而在本阿弥光悦(Hon’ami Koetsu)1626年以绘金竹叶为背景的书法卷轴旁边,日本当代艺术小组teamLab将“生”这一日语汉字幻化成历经四季的树木,展现了书法这一艺术形式的过程性和时间感。从雪珠飘洒到蝴蝶翩跹,不同时代和媒介的艺术却共同揭示了“时间变迁”这一亚洲文化中的永恒主题。
▲ 罐,景德镇窑,明代(14世纪晚期)
时间的变迁不止带来了叙述方式的转变,当代艺术家亦在反思亚洲传统的叙事主题。在以“英雄叙事”为主题的展室中,印尼女艺术家阿拉麦阿尼(Arahmaiani)的影像作品就以淬火的树叶隐喻了为证贞洁甘受火刑的悉多(《罗摩衍那》中罗摩的妻子),而作品的名字——《我不想成为这个传说的一部分》(I don’t Want to Be Part of This Legend)则鲜明地表达了艺术家的批判态度。其女性主义视角的作品与周围的12世纪罗摩铜像以及以罗摩为主角的主题插画提供了不同维度的观念视角。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亚洲协会力图令西方观众透过展览了解亚洲文化背后蕴藏的思想观念。“很多人说看不懂亚洲艺术,这是因为亚洲艺术很多时候并非基于所谓的‘全球艺术史’,而是深植于亚洲的文化传统,这也是‘情境以内’(In Context)所想表达的,艺术品要放到相应的语境下去看,”陈文辉表示。在展出的影像作品中,很多都有对传统的指涉,如杨福东的《竹林七贤》中对“竹林七贤”这一典故的引用。为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一作品表达的内容,策展团队特意在影像的对面悬挂了一幅谢安东山图,以阐释这一典故的历史背景。
▲ 杨福东《竹林七贤》,2003年
不过,在展览入口处,来自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佛教人物头像不再作为佛教仪式的一部分而出现在“情境以外”,作为精美的艺术品被展示。陈文辉表示,安排“情境之外”这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有时也希望打破这样一种‘情境’,让艺术品脱出它们的创造和使用环境”。泰国艺术家阿拉雅·拉斯迪阿美恩斯柯(Araya Rasdjarmrearnsook)就以自身的艺术实践重新审视了脱离创作背景的艺术品。在他的组织下,庙宇中的和尚用巴洛克女艺术家阿尔泰米西亚·真蒂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和杰夫·昆斯的两幅画向孩子们阐释佛教教义。从影像中可以看到,脱离了文化“情境”的绘画在这里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
▲ 阿先《China, China – Bust 57》,2002年
作为亚洲协会博物馆的新尝试,陈文辉认为:“这个展览不是关于过去的,而是关于现在的。通过这个展览你会意识到艺术反映了当下的某些变化,艺术具有反映那些处于模糊状态的问题的可能性。而这个展览的有趣之处正在于这种模糊性,当古代和当代的作品被并置在一起的时候,不同的观点正说明我们处在一个模糊和不确定的世界。”
洛克菲勒三世夫妇、李雪曼与亚洲协会的建立
▲ 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左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seph Perkins Chamberlain(中)、Hobart Young(右二)以及两位身份不确定的同行者,1929年在长城的留影
>>>>1956年
亚洲协会由洛克菲勒三世夫妇建立,此前夫妇两人曾多次造访日本及南亚、东南亚等国,结识多位亚洲国家元首,并于1953年建立经济文化委员会(Council on Economic and Cultural Affairs, Inc.),支持以亚洲为重点的国际经济活动。
>>>>1958年
李雪曼被任命为克利夫兰美术馆馆长。此前他曾担任美军驻东京司令部的艺术顾问(1946至1948年)、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及东方艺术部策展人(1948至1952年),并于1952年担任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的策展人。
▲ 李雪曼与两件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1960年
亚洲协会的首个展览“美国收藏中的亚洲艺术杰作”(Masterpieces of Asian Art in American Collections)在当时一座被称为“Asia House Gallery”的纽约空间内举办,展品由李雪曼与其他几位重要的亚洲艺术专家挑选,包括斯特拉·克拉姆里施(Stella Kramrisch,印度艺术专家)、史克门(Laurence Sickman,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哈罗德·P·施特恩(Harold P. Stern,韩国及日本艺术专家,曾于1971至1977年间担任弗利尔美术馆馆长)和莫里斯·S·狄曼德(Maurice S. Dimand)等。
编辑:徐啸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