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炎安:因为不受重视,所以画什么都没问题!
29岁的香港独立策展人及青年艺术工作者林志恒,去年底在香港最早成立的独立艺术空间ParaSite策划了展览“如果只有城籍而没有国籍”,邀请12个香港艺术工作者从香港作家西西于1970年代所写的小说《我城》出发,通过城籍让香港城市艺术家讲香港的故事,看这个城市的生活如何肯定了他们的存在。
林志恒谈到香港美术创作的现状时说,香港艺术家机会比以前多了很多,但是创作的条件与环境也比过去更复杂。“香港的生活问题越来越明显,社会问题越来越贴近。作为艺术家,你要更聪明地去创作,怎么用艺术去讲话?策展也是一样的。”
展览中,香港艺术工作者们并没有针对2014年底的“雨伞革命”创作,而是选择从其他点面切入。林志恒说是寻找“官方展览看不到的东西”。
最近西方传媒报道中关于香港艺术开始自我审查的描写,作品中不断出现政治人物的画家谢炎安笑言:“香港艺术向来不在镁光灯下,因为不受重视,所以画什么都没问题!”
独立美术出版社总监及艺术工作者彭倩帼谈到近年的社会变化时说,“雨伞革命”让香港艺术家更关心美以外的事务。“我想我们更希望通过艺术表达想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多人愿意做一些实验性、更直接指向社会的作品。”
林志恒:社会问题明显,艺术家要更聪明地去创作。
林志恒是我这趟香港行访问的最后一个香港艺术工作者,他给我留下的结语很有意思:“我相信,对于香港来说这是一个奇特的时刻。我们在一连串的事件里面有新的学习,我想这将让真正有想法、有才能的人做出好的作品。”
记者在巴塞尔艺术展的邀请下去到香港。当局安排了三天的行程。最美妙的是,没有人告诉你必须写什么,必须访谁,甚至需要写多少字交差,以证明他们的邀请有意义。这或许不失为香港尊重自主权、独立性的一个证明。
香港艺术家创作环境的实际条件未必有本地来得好,但是他们在创作上享受几乎是绝对自由的空间,民间的力量、团体、组织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艺术团体、画廊和艺术工作者们,对这种独立于官方的状态,非常重视,甚至愿意在资助与独立性之间选择后者。
但香港艺术环境让人感觉与香港一般社会严重脱节。虽然参观巴塞尔艺术展的人数屡创新高,但在独立空间如亚洲艺术文献库及ParaSite看到的参观者、参与者以旅居香港的西方人占大多数。文献库负责人员说,中心几乎仅办英语活动。这和香港普罗大众的广东话语言环境明显不同。很多香港年轻人仍然是以广东话为主要沟通语言,但一去到展示艺术的场所,他们就必须转换沟通语言为英语。另一方面,画廊销售人员则要以华语招呼来自中国的大量买家。
彭倩帼:“雨伞革命”让香港艺术家更关心美以外的事务。
尽管如此,香港艺术空间不断增加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港府的西九,到私人财团的艺术空间,到艺术家的非盈利机构,似乎每一个层面都有人在做和视觉艺术有关的事业。巴塞尔展览现场,恒基兆业地产的人员兴奋地把本地画廊总监请入展示厅;他们将在中环宝地兴建24层楼的建筑物,每层楼高近5米,建筑楼顶设起重机,方便画廊搬运、展示重大展品。
或许并非所有人都意在推动本土艺术,但本土艺术却也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氛围下,开拓了视野,伸展了平台。所以巴塞尔亚洲总监黄雅君在谈到香港的时候说:“香港?那仍然是生机勃勃的亚洲第一站。”她说的时候,眼睛发亮。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