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敦煌研究院宣布,“数字敦煌”将正式上线。
自5月1日起,全球网友只要点击鼠标,便能免费观览“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第一期的内容,包括莫高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第二期预计于2017年年底上线,将涵盖更多的内容分类与互动体验。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乐舞(局部)。 敦煌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提供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乐舞(局部),虚拟修复后。 敦煌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提供
这个信息资源库平台,是敦煌研究院集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加工和存储)、敦煌学信息中心(负责元数据信息编目)、科研处(负责数字资产产权管理和维护)、网络中心(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等部门之力,向全世界敦煌爱好者奉上的一席盛宴。
敦煌研究院现任院长王旭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个信息资源库的正式启动,是在2015年的8月;经相关团队历时8个月的艰苦努力,于日前构建完成平台的第一期内容。然而,它所反映的成果,却凝聚了敦煌研究院过去二十多年来的心血。
经历了1944-1949年的“看守式保护”及此后三十年的“抢救性保护”,敦煌研究院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对于莫高窟的“科学性保护”时期,并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 “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探索。尤其在该院于2006年成立“数字中心”( “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的前身)之后,他们对于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连串的突破与成果。
事实上,从敦煌研究院历任四位院长专业的变化——常书鸿和段文杰(艺术家)、樊锦诗(考古学者)、王旭东(地质工程学者),人们就能窥斑见豹于敦煌保护方式上、由“人文”趋于“科技”的范式转移。
现如今,敦煌研究院已建立起全面综合的数字化工作体系,相关工作团队掌握了一整套的数字化核心技术。针对敦煌石窟壁画的特点,他们在2006-2009年间将摄影采集精度从75dpi提升至300dpi,并以此为标准,从2010年开始,在莫高窟完成了120个洞窟的摄影采集、40个洞窟的图像处理,120个洞窟的全景漫游和20身彩塑的三维重建(截至目前)。
257窟 鹿王本生 北魏
根据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的介绍,敦煌石窟数字化包括摄影采集、图像处理、数据存储等环节。其中,“摄影采集”需要建立一整套的色彩管理系统,获取到以数字形式为表现的原始数据,更重要的是将那些原始数据转化为物质的二维和三维数据资源成果。这些抽象的描述后,是5个小组,每组4-5人,终年忙碌于大小、结构、建筑死角各不相同的洞窟之内;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才能采集到一个洞窟的完整数据资料。
而在“图像处理”这一环节,科研人员要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配准、建立变换模型、统一坐标变换、图像融合等操作,以求达到色彩均匀、亮度一致、无拼接痕迹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花一个月时间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后期处理。
由此而最终产生的海量数据,目前已超过70TB,且数据容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可以想见,如何永久性地保存这些数据,对敦煌研究院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数字资源转化成果示意图
探索很艰苦,然而回报也是丰盛的。攻克了“数字化保护”技术难关的敦煌研究院,欣慰于中国人终于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对敦煌石窟资源实现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他们还不无惊喜地发现,一旦拥有了永久性的数据资源,他们便可以通过多种输出方式,向世界展示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莫高窟——
比如,他们可以基于洞窟建筑形制特征搭建覆斗型窟顶模型,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背投影形式、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段,将莫高窟不同时代的精美窟顶与藻井有机编程、分时呈现;
比如,他们可以将观众耳熟能详的壁画题材及内容通过数据加工、描绘、编辑,制作成综合的视频、动漫等多媒体节目;
再比如,他们可以借助3D打印、虚拟漫游、VR、AR等最新科技,实现莫高洞窟的逼真“复制”……
而最新上线的“数字敦煌”信息资源库显然也是其中的一例。王旭东院长表示,这个网站在向世人展示敦煌数字化保护成果的同时,也摆出了一种姿态,即“敦煌是世界的”。他个人希望,某些藏有敦煌文物的外国收藏机构,能被他们这种姿态打动,加入到“让全世界分享敦煌”的行列中来。
57窟 菩萨 初唐
“数字敦煌”第一期平台上线的30个洞窟为:
北魏:莫高窟第257窟、第254窟
西魏:莫高窟第285窟、第249窟
北周:莫高窟第301窟
隋 :莫高窟第302窟、第390窟、第303窟、第420窟
初唐:莫高窟第57窟、第220窟、第322窟、第323窟、第329窟、第321窟
盛唐:莫高窟第23窟、第66窟、第103窟、第107窟、第172窟、第320窟、第194窟、第217窟
中唐:莫高窟第112窟、榆林窟第25窟
晚唐:莫高窟第17窟、第12窟
五代:莫高窟第61窟
西夏:榆林窟第3窟
元:莫高窟第3窟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