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1新展开幕 35位艺术家的“影”与“像”诠释“真实的假像”
0条评论 2016-04-30 01:06:3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嘉宾合影

2016年4月29日“真实的假像”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开幕。这次国际展览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5位的艺术家,通过摄影、录像、电影、动画、绘画、装置和表演作品来探讨跨越各种政治文化语境的观念与审美关注。本次展览由姜节泓、马克•纳什(Mark Nash)联合策展。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影像”作为一种媒介通常涵盖了通过传统和数码技术生产出来的静态图像(如摄影)和动态图像(如录像、电影和动画)。“影像”在英文中没有一个简洁对应的词汇来,可直译为“影子之像”。
 
\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理事长、中国民生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副行长 宋飞发言

我们的影子将我们和现实连在一起,如此索引并佐证了我们的存在,而不像没有影子的超凡之物。在艺术里,对于影子,东西方都各有着不同的审美传统和文化认知。在十九世纪上半叶诞生的摄影被誉为“捕捉影子的艺术”;而今天,当我们对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感知被数码技术逐渐消融的时候,影子再次告诉我们,本体论对于想像和现实的区别不堪一击。
 
\
展览策展人 姜节泓(左)、马克·纳什(右)

对于许多人而言,照片里所见到的就是“真实的”,或者说,影像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贴近事实——即时地进行视觉记录。尽管影像的“客观性”和它的“物质性”并不等同于“真实性”,而它看似机械的恰恰成了摄影“客观”的面具影子忠于本体,不离左右,却总与现实之间隔着一种“另类的距离”——咫尺天涯;同样,影像的形式本身及其艺术策略也因此得力,阻碍或扭曲了所呈现的各种存在,似乎紧随现实又为其增添了一层迷魅。在《真实的假像》中文标题中,以别字“像”来指向我们所要探讨的“图像”,亦“真”亦“假”来回应当代影像的暧昧姿态。在此,“影像”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实践的媒介来呈现作品,而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新的思考维度,让我们来重新经验它的“遥远”和“异样”。今天,影像早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日常。它编织着一个新的空间、另一个世界——象网一样层层纠缠并笼罩着我们的时间。在这张影像之网上,黏着了种种故事,虚虚实实,重新撰述并延伸着一个陌生的现实。
 
本次展览于2016年4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7月31日。
 
参展艺术家:
安纳丁•帕克隆(菲律宾)、丹尼尔•博伊德 (澳大利亚)、陈界仁 (中国台湾)、陈劭雄 (中国)、安娜•卡特琳娜•多文 (挪威)、西蒙瑞•吉尔 (马来西亚)、若•马利亚•古斯芒和佩德罗•派瓦 (葡萄牙)、韩庚佑 (韩国)、胡介鸣 (中国)、胡晓媛 (中国)、蒋鹏奕 (中国)、金锋 (中国)、琼•乔纳斯 (美国)、艾萨克•朱利安 (英国)、提纳•金 (英国)、威廉•肯特里奇 (南非)、林东鹏 (中国香港)、陆扬 (中国)、柏谢尔•玛库 (巴勒斯坦)、缪晓春 (中国)、南隆雄 (日本)、理查德•摩斯 (爱尔兰)、邱志杰 (中国)、沙西亚•丝莰达 (巴基斯坦)、许志锋 (中国)、王功新 (中国)、王思顺 (中国)、王郁洋 (中国)、吴季璁 (中国台湾)、杨振中 (中国)、原弓 (中国)、张大力 (中国)、张培力 (中国)、庄辉(中国)
 
策展人简介:
姜节泓
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该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创建人、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姜节泓一直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研究。近年策划的当代艺术展览有《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2012)、《关系》(广东美术馆和今⽇美术馆,2011)、《十年曝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0),以及《第三届曼彻斯特亚洲三年展主题展:天下无事》(2014)。他的著作包括《负担或遗赠》(香港大学,2007)、《革命在继续:来自中国的新艺术》(蓝灯书屋与萨奇画廊,2008)、《红》(蓝灯书屋,2010),以及《没有记忆的时代:城市变迁中的中国当代摄影》(泰晤士和哈德森,2015)。自2017年起,姜节泓将兼任英国学术刊物《中国当代艺术研究》(Intellect)主编。
 
马克•纳什
独立策展人和作家,曾担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系主任。他目前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任教,同时也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的客座教授。他近期策划的展览《Things Fall Apart》于2016年在伦敦Calvert22画廊,以及拜罗伊特的伊瓦连瓦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作为2009年在Calvert22画廊展出《Re-imagining October》(马克•纳什与艾萨克•朱利安联合策展)的延伸,马克•纳什深入研究了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遗产。马克•纳什策划的展览主要有《威尼斯双年展之“竞技场”》(与奥奎•恩维佐联合策划,2015),第三届柏林双年展(与尤塔•麦塔•鲍尔合作,2004)以及《第11届文献展》(卡塞尔,2002)。马克•纳什撰写了大量有关艺术家工作的文章,并保留了记录这些工作的影像——包括了他早期策划的展览《Experiments with Truth》(纺织工坊美术馆,费城,2004-05)和《One Sixth of the Earth, ecologies of image》(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和莱昂当代艺术博物馆,2012-13)。

编辑:王乾龙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