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31年再办展 罗森伯格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0条评论 2016-05-31 15:23:39 来源:非池中艺术网 作者:邱家琳

\

1980年代,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後,西方当时最重要的艺术家纷纷受邀参展,一群中国艺术家被他们前卫的作品吸引,掀起一波艺术改革运动「85新潮」。相隔31年後,首位获得中国官方许可办展的美国已故艺术家罗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作品再次受邀到北京参展。

\

为了探索罗森伯格带给中国85新潮的影响,今年6月,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以「罗森伯格在中国」为题,展示罗森伯格毕生重要作品、旅居中国期间拍摄的影像,以及首个中国个展的档案文献,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他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展览展至8月21日。

\

罗森伯格有「美国艺术顽童」之称,作风大胆前卫,勇於突破传统。二次大战结束後,美国盛行抽象表现主义,但罗森伯格却开了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的玩笑,他擦掉德库宁绘制的素描图案,再把这幅变成空白的作品放入金色画框,命名为《被擦掉的德库宁素描》(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

\

除了挑战抽象表现主义外,罗森伯格在1950年代提出「融合绘画」(Combine Painting)的创作手法,强调用现成物品创作。二次大战後,美国经济蓬勃发展,街上常可以见到被丢弃的物品,他捡拾明信片、轮胎、动物标本、球鞋等各种素材,放在油画表面,让绘画不再局限於平面。

\

在「融合绘画」系列作品中,又以《床》(Bed)最受人们瞩目。罗森伯格把枕头、床单与棉被当成画布,借用抽象主义画家波洛克的「滴画法」技巧来泼洒颜料,创作即兴、充满韵律感的画面,接着再挂到墙上展示,让人们重新思考绘画与装置艺术之间的界线。

\

受中国书画影响 拼贴30公尺长的影像

针对罗森伯格在艺术史的地位,美国艺术经销商华特丝(Sandra Walters)表示,人们常分别研究达达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与普普艺术三种风格,但艺术界现在发现这种方式缺少重要的环节,艺术史不是从抽象表现主义直接跳到普普艺术,像罗森伯格就结合这三种风格。

但「融合绘画」不只引领美国普普艺术的发展,这种大量使用现成物品、任意拼贴的创作技巧,也对中国艺术家产生冲击。1985年,罗森伯格在中国国家美术馆展出一系列「融合绘画」作品,在当时吸引30万人参观,黄永砯、吴山专等艺术家深受影响,开始大胆运用活蛇、鞋子等多元媒材创作。

而罗森伯格在中国举办展览期间,除了拍摄中国经济改革後的社会景象,也大量接触中国的书画卷轴,还曾参访安徽一家宣纸工厂。1984年,他集结以中国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拼贴成30公尺长的作品《中国夏天的长廊》(Chinese SummerHall),这次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回顾展也会展出。

编辑:隋萌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