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道——清代宫廷书画夜场
清代宫廷绘画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彰显出其独特魅力。康雍乾三代帝王淫浸汉学,其书法水平亦不容小觑,留题、赐赠、遣兴之作各各深具内涵,从中不难看到文化与统治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匡时首次推出的“清代宫廷书画夜场”精选数件清代宫廷书画之杰作,其中着录于《石渠宝笈》的蒋廷锡《百种牡丹谱》首次亮相拍场。此作是蒋廷锡在内廷儤值时所画进呈雍正睿赏的作品。全套牡丹谱两百开整,以“元、亨、利、贞”为名分列四册,皆得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鉴藏御览,并有“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等诸方鉴藏之印以证源流。诸如此套《百种牡丹谱》一般尺幅之大,品种之多的煌煌巨制,则完全可以称得上二十年拍场之仅见。
编辑:江兵
乾隆帝(1711-1799)御制朱笔诗稿
纸本镜心1776年作
尺寸不一
著录:1.《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三、三十四,清四库全书本。2.《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三、三十四,清乾隆内府刻本。
备注: 《御制朱笔诗稿》共六十三纸,全部都是乾隆本人的朱笔,并非大臣的墨笔誊写稿。每纸都有界格,高度为22.3厘米,宽度不一,标准的五格为9.3厘米,间有三格、两格、一格者,可参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朱笔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这批诗稿共有九十五首诗,六十九首著录于《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三,二十六首著录于《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四。诗稿的写作时间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御稿应为同一批。
RMB: 15,000,000-20,000,000
蒋廷锡(1669-1732) 百种牡丹谱
绢本册页(四册 蒋廷锡画、戴临书法各一百帧)
43×43 cm×200
款识:臣蒋廷锡恭画。(4次)
钤印:臣廷锡(100次)、朝朝染翰(100次)
鉴藏印: 乾隆御览之宝(4次)、嘉庆御览之宝(4次)、宣统御览之宝(4次)、石渠宝笈(4次)、御书房鉴藏宝(4次)
题签:1.蒋廷锡画牡丹谱。元。
2.蒋廷锡画牡丹谱。亨。
3.蒋廷锡画牡丹谱。利。
4.蒋廷锡画牡丹谱。贞。
题跋:乾隆九年岁次甲子秋七月上瀚,臣戴临敬书。钤印:臣临、敬书
著录:1.《石渠宝笈初编》卷二,清内府写本。
2.《牡丹百咏》,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3.《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二十三册P319,文物出版社,2008年。
4.《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一册P10,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5年。
备注:1.戴临对题。戴临,字监之,官至户部郎中,以工书供奉内廷。唐英名著《陶冶图》即由戴临书写,王鸿绪等撰《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卷前有戴临书雍正《御制序》,还曾参与过《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的校对,北京存有多块由他正书的石碑。
2.曾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后发还原藏者。
RMB: 18,000,000-25,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