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的感知失控| 中国语境×英国当代艺术=“遥不可知”?
0条评论 2016-06-06 18:10:59  作者:99艺术网上海站 马玲玲

距离作为一种日常经验,在地域文化的感知中印证时代的好奇心。每个人和其生存的地域裹挟各自的成见而来,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日益扩大,带来有关失控的无尽焦虑以及未可知的特殊美感。当成长于它域的当代艺术来到中国,陌生的移植带来的到底是一种“遥不可知”的焦虑,还是一种撞击后的特殊美感?

2016年6月4日下午,“遥不可知:来自英国的当代艺术”(THE DISTANT UNKNOWN)在OCAT上海馆开幕,这个展览为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案例。策展人姜节泓将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科妮莉亚·帕克(Cornelia Parker)、凯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和本·里弗斯(Ben Rivers) 这五位当红英国艺术家的录像、摄影、雕塑、声音装置作品代入上海。在这个遥远的东方语境中,这些被移植来的作品成为了“距离”这一主题的主体叙述者。物理意义上的距离,让作品在观者的自我认知茧房中消化,日常的视觉经验、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在彼此陌生的交流中碰撞、喧嚣、放大,直到在某种未知的世界中到达一种全新的感知平衡。而这种平衡,很可能是“离开”熟悉的语境而带来的感知失控的结果。











展览现场



展览研讨会现场
从左至右:施瀚涛、林昱、马修·伯利塞维兹、凯伦·史密斯、姜节泓
 
纵观此次展览,艾萨克·朱利安的作品无疑是中国观众最为熟知的形式。这位曾经参加过上海双年展并在近日连续参加了三场沪上艺术大展的特纳奖提名艺术家,其如诗般的多屏录像装置给人以抒情感。相较于其之前的作品《万重浪》(2010),此次提交的《钻·石(冰洞)》(2015)除了挽歌般的孤独、伤感和视觉冲击,徐行于冰川妇人的线性叙事在脱离中国观众熟知语境的情况下,并无法围绕“主题”与观者达到有效的认知探索。剥离的语境与二手的“翻译”文本,催生作品本体之外的创作,而它在中国观众与艺术家之间都各自隔着“遥不可知”的距离。而这种状态,在科妮莉亚·帕克的《爱因斯坦简析》、凯蒂·帕特森的《蜡烛(从地球到黑洞)》、苏珊·菲利普斯的《你不孤单》和本·里弗斯的《远方乐土》等作品身上无一例外的呈现。



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



《钻·石(冰洞)》  艾萨克·朱利安
五屏高清录像装置    2015



科妮莉亚·帕克(Cornelia Parker)



《爱因斯坦简析》   科妮莉亚·帕克
西巴克罗姆铝板印相  1999



凯蒂·帕特森



《蜡烛(从地球到黑洞)》  凯蒂·帕特森
石蜡、烛芯、香精   2015



​苏珊·菲利普斯



《你不孤单》 ​苏珊·菲利普斯
OCAT上海站定制版本  2009/2016



本·里弗斯



《远方乐土》  本·里弗斯
胶片摄影机转换高清影像  2015

对于这次它域当代艺术的移植实践,姜节泓预知性的给出了“遥不可知”的答案,他说:“‘遥不可知’包含着地理上、天文上、文化上和精神上的‘远近’的意义,‘已知’与‘未知’,同时也指向事物的存在与其自身之间的不确定性——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于我们认知的局限和认知的能力;另一方面,更积极的看,‘遥不可及’可以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尊重我们在超越视觉感受、身体经验和思维理解之外的‘他想’。”
 
“翻译”的文化困境
 
在这场颇具实验性质的展览中,关于“翻译”的文化困境在“距离”的感知失控中尤为突出,阅读的有效性在转译的过程逐步消解。或许可以这样说,它域当代艺术的移植所产生的“遥不可知”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全然的“翻译”到当下的语境之中。

对于翻译,在0CAT上海馆“遥不可知:来自英国的当代艺术”(THE DISTANT UNKNOWN)的开幕讨论中,编辑林昱说:“‘翻译’更像是一种摆渡,从此岸到彼岸,来回穿梭。”当英国的当代艺术摆渡到今日的上海,我们所能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许也只能是在自我封闭的认知茧房中说给出的释义,以此再渡回艺术家的那一岸。期间所产生的误解、冲突,使得“当代”被割裂在区域性之外。阅读、交流的有效性被“翻译”的困境无端消耗,移植而来的“当代”也将因感知的无力而变成毫无意义的行为。

不解决“翻译”的文化困境,当代艺术或许难得安宁。
 
外国人作为一位中国艺术家的可能性
 
“翻译”的壁垒让有效的交流困难重重的同时,对于今日国际语境中略显萧索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更具宽容度的改变似乎显得十分急迫。移植的当代在“遥不可知”的状态中,需求一种外来者和本地身份双向互换的可能性。我们有理由问,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能否有让一位外国人(非中国血统)作为中国艺术家而存在的可能。我们是否仍需如此谨慎的对待我们的民族身份,而阻隔了进入更宽容的“当代艺术”和更有效感知、交流?容得久居的外来者进入,这考验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肚量,却也暗含着更加壮大中国当代艺术的机遇。长江不择细流,宽容的吸纳和应对“当下”的问题性,或许比构建民族符号基础上的当代艺术要有意义的多。
 
据悉,此次“遥不可知:来自英国的当代艺术”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
 

编辑:马玲玲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