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织重塑狮城 “诗影重重”2016影像当代艺术家邀请展开幕
0条评论 2016-06-11 17:21:4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杭州新天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 林瑾

2016年6月9日晚,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杭州新天地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杭州千岛湖新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诗影重重”2016影像当代艺术家邀请展在千岛湖畔的古城狮城开幕,22名参展艺术家的20余件作品集中展示,作品以当代影像为主,散落在整个狮城风景街区的各个角落,全天向公众开放(展览开放时间:室内白天十点开始,户外晚上七点半开始至九点半)。本次展览以影像为媒介,试图诠释那些被遗忘的诗性精神。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管怀宾

新安江边,千岛湖下,这座拥有1400余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唐代就为徽杭古商道上的重镇,1959年因新安江水电站库区蓄水被淹没。如今,水下古镇复建于千岛湖畔的姜家镇,成为千岛湖的新文化地标。
 
\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是自然和影像的交汇,重重影像带着旧日狮城的遗憾和新生狮城的朝气相遇,艺术家作品中叠现悠然诗性盎然。人、影像、山水、小镇,相互转译着诗的美妙,走向另一种生活节奏中,让观者在狮城小径和重重影像前找回一种不可言的东方诗性。
 
\
展览现场

“诗性”是东方文化十分重要且基本的属性之一,与西方哲学论述下的经验感知相对又相融,东方情怀和西方哲思的融汇表达更多时候是某种“修复”,成为当下社会中人们获得心灵慰藉的一剂良药。
 
\
展览现场

基于此,本次展览在独特场域内通过影像艺术的介入试图在呼唤新“诗性”回归的同时,也盼望由此打开影像的更大可能,自然在这里给了复活“诗性”的最好场域,追寻“诗性”的艺术家们用影像的方式,正在唤起那些消失的“诗”的哲思。这些作品中将社会关切以及观念化的冥思化为一种诗性,在无声的朗读和眼睛的歌颂里找寻各自不同的答案。
 
\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9日。

参展艺术家
 
高世强、吴俊勇、邵文欢、白清文、程然、易连、冯冰伊、袁可如、马海蛟、金亚楠、曹澍、王克伟、卢意、刘毅、郭熙、韩婧、化鹏、李明、丁世伟、古菲、沈蕊兰、王坪。
 
高世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空间影像研究所主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晕氧》是他到目前为止最具有人类学意味的影片。“在影片中,我选择了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拍摄。有趣的是,三个海拔高度所呈现的不同影像特质似乎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三种对生命的不同认知”
 
吴俊勇,2005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毕业留校。他喜欢创造携带各种密码的图像谜语,对各种已有的图像寓意进行解构-重构,建立新的图像编码,以获取新的表达能量。图像作为社会运动的工具,测试图像的社会力量是他最近的关注点之一。
 
《月升>单屏动画,5分20秒。这个短片想要捕捉这样一种感觉,海边,碰巧月出,硕大光球徐徐浮出海平面,瞥见一队仙神怪妖的游行场景,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片刻间的恍惚异象,可能是梦境,可能是幻象,也可能是真实的。
 
邵文欢,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最后的图像》这组作品有一件“材料”选自艺术家以前创作的《不朽的地方》系列和《缤纷下的石头》系列。不论是旅行者,还是象征文化符号的石头似乎都在追求与“不朽”的人类文明同在,但此时的“不朽”仅仅只是宇宙的一瞬。在《最后的图像》里,这些影像在7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慢慢消失了,最后在一束光的照射下,好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地不复存在。通常,光给予了影像生命,但是在这里,直观上光却把它给抹杀了。刘晨旭认为这系列作品延续了艺术家以前的创作脉络,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了他对于“永恒”观念的理解。
 
白清文,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在读,以录像电影与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探索新叙事在图像语言中的可能性。《山》多频幕录像装置,1080P彩色,3屏幕,16分46秒。他儿时生活的家乡,城市被两座巨大的山脉挤压着。“在我的童年生活中,大山充满了神秘,我曾经常常幻想着山的后边会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现在,我终于有机会把这样一段童年往事搬上荧幕。”作品描述一个生活在山麓老城区的少年登上自己憧憬的大山,追寻自己的梦想。然而当他真正站在山顶时,等待着他的确是一层接着一层的黄土山。
 
程然,1981生于中国内蒙古,2013参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艺术家驻留项目
 
《第249封信》单频数字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6:9, 5'
 
易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低温》,单频录像,彩色/黑白混合有声 12分42秒 2013 HD。“低温”是一个温度概念,在这里有多重释义。一方面是拍摄过程都是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的,另一方面,在这个影片中,所有的人或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冰冷的状态,这是一种距离。真人模特和道具模特,黑衣人和动物们,他们彼此只是对方的过客,没有办法形成沟通和交流。
 
冯冰伊,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并取得一等荣誉硕士学位。《退浪》双屏幕录像装置,黑白/有声 6’46’’。这是“行走中的影像”中的第二部分——回应。从西北山区回归到湿润的南方后,大山的生命力转移到了不停拍打的浪潮和动物呼吸时的起伏中来。生命相通,漂浮的生命力依旧可以附着到浪潮中,化为流动的韵律——关于浪潮的想象来自山峰在快速经过时的异化。
 
袁可如的创作方向是电影,摄影,录像,剧场等 ,她的作品围绕年轻一代人情感和精神的寄托问题,用身体语言和场景构建一个个似是而非的画面,在视觉和文 本的相互作用下,试图找到自己的叙事方式,寻求爱、痛楚与灵魂的归宿,通过影像作品传递意识和能量场。《木兰辞》
 
马海蛟于2009-2016 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先后获得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说谎的梦,说梦的谎》,3 屏影像装置,彩色,12min。不善⾔辞的人总会陷入到对“谎言”的思考,⽽未经拆穿的谎言恐怕只存在于非现实空间的臆想,而“梦”恰好成为了谎言的栖息之地。这是“人物与风景多屏影像装置计划”的第二部作品, 退隐在窗外的风景, 像是一条条迟缓的长镜头,安静地播放,⽽人物在室内空间中开始周而复始的⽣活, 举⽌间的时空缝隙, 成为了编制⼀条“谎言”的理由,而唯有“梦”让我们觉得这⽣活是真实的存在。
 
金亚楠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晕光》影像装置,4K, 尺寸可变。自由的冠冕带着七束光线指向七个大洲,七色彩光同时被投射在其表面。两种光线在永恒的旋转中持续匹配与错位。
 
曹澍,2012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他的作品以动画和装置作为基本媒介,在其中试验日常生活中不同观看方式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探索技术为艺术语言本身带来的未知领域。
 
《都市霓虹》高清三屏影像,时长3’18。这件作品是一件三屏幕影像装置,描述一段夜色下的女子眨眼动作,过程从正常速度逐渐变慢直到接近于静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渐渐消失于城市霓虹中, 只留下目光在夜色中。
 
王克伟2004—2008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有风的世界》实验短片,6分08秒,它是一个世界。本源、宁静、独特、坚韧与美丽。它的生长状态与环境气息能够看得出,这里是一片生命力旺盛、生物链和谐的“生态社会”。它形成于当下,与当下的社会变迁息息相关,与当下的环境变异戚戚关联,是一种 “突变”。它包含了社会变迁中最具代表性的机理,它的变异与突变让你感受到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美。 它用它的方式将一些残缺与遗弃编织成一个新的链条。艺术家用自己的视角客观的记录了这无与伦比的“有风的世界”。
 
卢意《荷尔蒙氤氲症》单屏影像,时长:4’33”,彩色。作品引用一个杭州古典爱情故事为地点,两个年轻人在西子湖畔长桥相会。男人带着七彩迷雾跃进入了湖水中,最终谁也没有见到结局。
 
刘毅《身寄虚空》水墨动画装置,宇宙从一粒虚空爆破而生成,生灭循环,在那最初最原始的零点宇宙之前,又是什么情况呢? 即使看上去无实无形的思想,也需要一个支撑点,不然它们就开始毫无意义地围着自己转圈子,便是思想也忍受不了这空 无一物的虚无之境。”在空虚中,我的记忆力什么也抓不住…我已不能把思想集中在任何事情上。我把一切的星云漩涡都收 缩起来,全部压缩成为一团火球,又最后缩成一‘点’,回到空无一物的状况。“
 
郭熙,2013–2015 年就读纽约大学Studio Art MFA,《无题》录像,5’
 
韩婧,2013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影像工作室)。《叶埠梧桥》,双屏录像/黑白/07’08。人格的多重化在古今杂糅的对话雨混淆中制造出一个即在当下又超越当下的自我不确定形象,现实场景以突兀的方式与人物交织在一起,具有一种超现实的荒谬感。抽离出来的三种人格相互碰撞,猜忌,追逐,而这种暧昧的气氛则营造出一种视觉迷雾。
 
化鹏,2007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LOST》,动画,数字DVD,片长 4"25。在《LOST》这部动画的创作中,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去研究个人的工作方式。在这期间里没有助手参与制作,“这样我不需要给其他人做出任何解释,反而作品会更有意思。”在《LOST》的制作中他尝试寻找一种新的视觉语言与材料,硫酸纸、普通纸张、玻璃、台灯,这些都是日常中很容易找到的材料。把不同的硫酸纸进行打印、剪刻、黏贴、喷胶的方式制作成动画中的每个元素,最后把它们放在层层玻璃的灯台上进行拍摄,这样影片就慢慢地形成了。《LOST》在翻译中是迷失,困惑的意思,“我更认为这是一种自我蜕变的过程。”
 
李明,2008年建立并加入双飞艺术中心。《屏幕幽魂媒介》,单视频录像,时长7’46”。
 
丁世伟,2015 年至今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再见乌托邦》上帝所吩咐摩西在西奈山十诫,其中包括“不可杀人”。人类努力创造理想社会,但在漫漫路途中带来太多的伤害。宏大的象征意义的动画,清楚的展示了人类追求乌托邦的行动以及必然失败的悲剧。
 
古菲,任职于西泠印社,2011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攻读金石文献与古物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范景中教授、孔令伟教授。2012年7月代表中国赴德国纽伦堡参加第33届世界艺术史大会。
 
沈蕊兰,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系实验影像工作室。《方形浴室》影片灵感来源于让·菲利普·图森的小说《浴室》,讲述封闭的空间中一对男女若即若离,但始终因为无法离开内心的孤独。艺术家试图简化,模糊时间和叙事,将不可说的情绪通过物体和空间的诗意来传达,使得影像游离在内在和外部世界的边界,探索各种摄影式的镜头语 。
 
王坪,1992年出生于广西桂林,《诗歌短片集》,根据诗⼈阿明仔的六首短诗所做的影像表达,探索文字语言与影像语言之间诗的共性。

编辑:王乾龙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