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百亿富豪占据了全球顶级收藏家TOP100重要席位
0条评论 2016-06-17 16:18:24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隋萌整合

日前,外媒artnet News评选出“2016年度全球顶级藏家TOP 100”榜单,其中包括陈泰铭、郑志刚、王健林、刘家明、刘銮雄、陆寻、刘益谦和王薇夫妇以及乔志兵共八位中国藏家(族)。此外,还有美籍华裔藏家张明(Richard Chang)榜上有名。虽然美国等西方藏家占据了榜单的绝大比例,但是几乎要达到五分之一的亚洲藏家数量及其所呈现出来的收藏趋势不容小视。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占据榜单重要席位的这八位中国顶级藏家。(排序不分先后)

①陈泰铭:从380万到8080万,艺术让我静下心来
 

\

台湾十大富商之一的国巨公司董事长陈泰铭,经常现身于国际拍卖会现场,从培根、里希特到中国现当代艺术,无不涉猎。“研究艺术或者欣赏音乐可以让我的心静下来。”陈泰铭在台北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如果你财力足够雄厚,我认为拍卖行是一个接触艺术品的非常好的方式,”他建议说,“我的逻辑很简单,因为他们有很多专家,”以及大批顶尖艺术品。“我看到了一些最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当你看到了最好的那个,你就看不上第二好的了。一旦他们给你展示了最好的那个,你就很难再去看其他的。”

在2008年市场鼎盛时期过后,陈泰铭从艺术品市场中收获颇丰,收藏日渐丰厚。2003 年于纽约苏富比以380万美元拍得培根的卢西安·弗洛伊德肖像三联作,创下当时的培根作品拍卖纪录。弗朗西斯·培根《约翰·爱德华兹肖像习作》。2005年苏富比私人洽购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陈泰铭。2014年5月13日,纽约佳士得举办“战后及当代艺术夜拍”,藏家陈泰铭送拍的培根“三联画”因近8000万美元的超高估价备受关注,最终以808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现在,陈泰铭拥有一大批藏品,包括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马克·坦希(Mark Tansey)、马克·奎恩(Marc Quinn)、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 和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作品——他还雇了全职员工专门负责打理。

②郑志刚:我收藏的作品很多,没有数过
 

\

香港新世界家族第三代、周大福家族第四代传人。在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郑氏家族一直名列前茅,在2013年3月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也以净资产160 亿美元排位44。与父亲郑家纯的守业相比,郑志刚更多的像他的爷爷、人称“鲨胆彤”的郑裕彤一样喜欢创业。2009年,他创办了第一家艺术购物中心K11;2010年又创立了“K11 Art Foundation”,之后又陆续将“K11”开设到了包括上海和成都在内的中国内地。2012年,郑志刚也被邀请加入了泰特亚太区购藏委员会。

“我个人偏向于收藏全球冒起的(global emerging)新晋艺术家,我收藏的作品很多,具体的私人藏品数量,我没有数过,大约有几百件吧,都保存在仓库里。”郑志刚说。关于收藏艺术品,郑志刚则是觉得,很难定出哪一件、哪几件是自己最钟爱。他对收藏这件事,有独到的定义。他说:“如果你问我收藏的第一个艺术品是什么,甚至是自己收藏的当代艺术品哪一个是第一件,还真的很难回答,因为我觉得,艺术品处处都是,而且不停地寻找与收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真要说,从小我就开始集邮票与贴纸,也觉得邮票跟贴纸都能算是一种收藏。”

细数自己的艺术收藏,郑志刚说,持续关注的当代艺术家有中国当代的张鼎、程然、赵要、张恩利,美国的Carol Bove,还有Valerie Snobeck、Toby Ziegler等等。当下决定是否要收藏的动机,绝大部分还是因为自己喜欢,而非判断是否升值等的客观原因。

③王健林:收藏是我人生最成功的投资
 

\

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2013胡润百富榜和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中国新首富。知道王健林是首富的人多,知道他是大收藏家的人不多。

“万达在近现代中国画收藏上的地位,跟万达在商业地产中的地位是一样的。”王健林说。王健林在接受中国大收藏采访时讲道:收藏是我人生最成功的投资,藏品增值1000倍!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万的价格出售傅先生的代表作《龙盘虎踞》。这是傅抱石60多岁时的作品,也是他创作时间最长的一幅画,是他的一号代表作。“在当时800万都可以搞房地产了,但是我看了,知道这画以后是绝对不可能再有了。”王健林当即决定下手,800万对他而言也有压力,于是分四期两年付款,每次200万。王健林说敢于这么做,不是因为看得准,而是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像这种真迹,过了就没有了。”

2820万美元买下毕加索的一幅名画《两个小孩》,274.1万美元买下了毕加索1965年的画作《戴帽女子》。从这两幅作品就可以看出万达的收藏标准。万达在银行租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保险库,画都放在里面,有人估计,这些画作就价值几十亿元。

④刘家明:喜欢文本和科技为主题的艺术品
 

\

大概在九年前,刘家明开始收藏颇具争议的“九龙皇帝”曾灶财的涂鸦作品,并逐渐发展起来了自己的当代艺术收藏体系。目前,刘家明是泰特美术馆亚太区购藏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同时还是香港Para/Site艺术空间的董事。麦肯锡资深合伙人刘家明喜爱收集以文本(像徐冰的作品)和科技为主题的艺术品,比如,由Jon Rafman创作的谷歌街景图片。2013年,刘家明将自己收藏的英裔德国艺术家提诺·塞格尔的作品“Guards Kissing”捐赠给了位于香港M+美术馆,同时也成为向美术馆捐赠重要艺术品的第一位香港藏家。另外,有趣的是,北京艺术家曹斐在自己以城市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中,“任命“刘家明先生为自己作品中的第二个生活城市——RMB的市长。

约在10 年前,刘家明突然间在心头起了一个念头,想为自己的新办公室添置一件香港艺术家的作品。因缘际会,他从某途径购得已故香港「艺术家」、有「九龙皇帝」之称的曾灶财的作品,自此踏上艺术收藏这条不归路。回头看自己的艺术珍藏,Alan 认为可分为三大类:一、和文字有关的(例如中国艺术家徐冰和谷文达的作品);二、和科技有关的(例如中国艺术家曹斐的多媒体作品);三、和社会纪录有关的(例如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孙逊一系列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的作品)。「当中有一些是有意识地分类收藏,另外有一些是纯粹喜欢,买回来後,再经过慢慢累积,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类别。

对于收藏之要领,刘家明总结说:“首先,收藏应该讲述你自己的故事,藏品与藏品之间要产生联繫。浏览拍品或展品时,无需?急,慢慢审视。记得我有一次在拍卖行买东西,没有留意‘Condition Report’(状况报告),你猜怎样,回家后竟发现画作背面有个洞。这倒是‘物超所值’的一个意外惊喜。”“我挺喜欢关于中国城市化的题材,我们‘七十后’在成长中目睹了中国经济起飞、社会变迁的过程。广州(现居北京)的女艺术家曹斐以很多摄影、录像反映了这个话题,谈的是中国新一代如何在‘一孩政策’下寻找自己的问题,也有对中国消费主义浪潮的反思。”刘家明说。

⑤刘銮雄:投资收藏是件机缘巧合的事
 

\

2015年,刘銮雄以109亿美元身价排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六位。刘銮雄于30多年前开始收藏艺术品,现在已经收藏了大量现代及当代艺术品。

2006年以1,737.6万美元买入安迪·沃霍尔的《毛泽东》(Mao),2007年以3,920万美元买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在塔希提岛巅峰时期画作《清晨》(TePoipoi);同年以3,168万港币买入吴冠中1973年作品《北极风光》;2010年以1,670万美元买下两对帝王鹤(ImperialCrane)雕像——这几笔拍卖使得刘銮雄一举跃居世界级收藏家位列。他最近最得意的一件入货是,毕加索1955年画的名为《阿尔及尔的女人(F)》(LesFemmesD‘AlgerF)的作品,他2015年5月份以1,600万美元购入毕加索的这幅作品,因为这幅画在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要价还是4,200万。

他承认把艺术品当成投资来经营,是机缘巧合的事。“初买的时候,都觉着无所谓,只要东西好,漂亮,买得开心就好。现在发现这些东西升值得好吓人,30年前,100万至200万元买入的一件瓷器,现在要4,000万至5,000万一件,买写字楼也涨不了这么多啊”。他为自己各类艺术品投资估的回报是:中国瓷器最少100倍,中国画10-20倍,西洋画5倍,随着投资年限长短而递减。

⑥陆寻:研究越深入,买的越便宜
 

\

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纳米技术专业,是南京四方美术馆创始人。图片中他的身后是村上隆的《银椭圆大佛》。他是优秀的青年艺术收藏家,从2006年开始陆续邀请优秀的建筑师做有意思的设计。收藏过程中,陆寻更欣赏与艺术家产生互动,有着藏家和馆长的双重身份,陆寻觉得身份的重叠可能会产生某种有意思的化学反应,在自己的空间下探索着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自称学霸的陆寻认为做收藏,研究很重要,但这种研究又不只是读艺术史。“研究其实就是多看。横向要多看不一样的作品,纵向要把一个艺术家所有作品拿出来看。去博览会、去画廊,很多时候信息是不完整的,看的只是一件作品或者一个展览里的同时期的几件作品。卖方也希望买者只从 offer 的作品里挑,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话我会花时间看他过往十年的作品,看他美术馆的展览,看他现在的创作,听他讲未来的计划等等,这些都是研究的一部分。”所以要让陆寻买一件作品,需要给他很多时间,一个艺术家,他可能要关注几年。他很少去拍卖,“在拍卖会那种时间的压力下,我很难做一个理性的决策,除非是一件等了很久的难得的作品”。 “刚开始收藏的时候是买比较有名的艺术家,比如西方那种‘蓝筹股’。现在的收藏更加注重作品本身,而不是艺术家的名气。”除了大量看高质量的美术馆展览和双年展以外,他也经常去博览会,因为博览会是很快速的信息来源。“通过博览会可以发现新的有趣的初艺术家,以及和不认识的画廊建立联系。除非是已经研究过的很熟悉的艺术家可以当场做决定收藏, 其他的都会反复研究,然后再做决策。”

⑦刘益谦及王薇夫妇:只买对的,不怕贵的
 

\

刚刚以4635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在巴塞尔艺术展上斩获巨幅里希特画作的刘益谦、王薇夫妇,是亚洲地区收藏最为丰富的藏家之一,在上海浦东和浦西分别建立了两座龙美术馆之后,今年5月,龙美术馆重庆馆正式开幕,开幕式上同时宣布了即将兴建武汉馆和宁波馆的计划。

1993年,刘益谦进入拍卖行业。他直言自己买东西不是因为喜欢,仅仅是出于“占有欲”。刘益谦从不迷信任何一位专家,他认为目前国内“再好的专家也不具备权威性”,所以最终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刘益谦也很少啃大部头的学术专著,他说自己敢花8亿元在拍卖场上,主要原因是“我什么都不懂,所以胆子大,多买了一些东西”。

“这个行业我尊重的人不多的。尔虞我诈、贪婪、权术,他们玩的东西我十几岁就会了,你说我能尊重他们吗? ”“只买最贵的”似乎也成了刘益谦在拍卖场中的不变法宝。他说:“股票可以买便宜的,但艺术品不可以那样做”。
被称为“任性哥“的刘益谦和他的妻子王薇丝毫不怯于公开展示他们昂贵的收藏,并因此而名声大噪。刘益谦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以了当时中国艺术品的最高成交价记录2.3亿元买下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在交接过程中当即用这件文物喝了一杯茶,引来收藏界的争议。在2015年11月的纽约佳士得“画家与缪思“(The Artist‘s Muse)夜拍专场中,刘益谦以1.7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拍得了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的《侧卧的裸女》(Nu couch é),使得这幅作品成为了拍卖史上价格排名第二的艺术品。

⑧乔志兵:希望能让艺术影响到更多的人
 

\

2006年底,乔志斌到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进修,结识了包括皮力等在内的当代艺术圈的重要人士,这样的一次进修之后,乔志斌彻底爱上了当代艺术,而是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着重的收藏当代艺术作品,不断的走访艺术家工作室,并且以每个月都在买的速度增加,时隔一年之后的巴塞尔博览会则是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收藏的大门。早期的时候,乔志斌收藏到了一些重要的作品,而这些艺术品的价值越往后越重要,但在当时的购买来讲,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并没有引起特别多的关注。对于这种购买未来的艺术家力量的收藏行为来讲,乔志斌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重要的作品将来越来越少,可能会进入美术馆或者是其他的私人收藏家手中,但是如果看中了未来的就不一样了,因为未来重要的作品可能是在自己手中。

在乔志斌长达十年的当代艺术收藏体系建立中,和画廊以及艺术家的关系早已经成为一种超乎于信任的感情,其中尤其是和艺术家的关系建立中,乔志斌则是经常拜访他们的工作室,看到好的作品就直接收藏。“我现在和艺术家合作,比如在上海做艺术饭店、艺术KTV等,就是希望能过让艺术影响到更多的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当代艺术,并且想进入当代艺术,但是毕竟还是很小众的,这个时候,需要做些什么来推动,我还是想做一些这样的事情”,乔志兵曾对记者说起自己的真实想法。

对于未来收藏的规划,乔志兵则还是保持了最初对于艺术的热爱,依旧是沿着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家风格收藏,至于何时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收藏,乔志兵则笑言这需要后来的人来判断了,对于当下,油罐艺术中心怎么样去改建和规划,则是他更为关心的事情了。

编辑:隋萌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