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女子(布面油画) 乔瓦尼·博尔迪尼
7月19日至10月9日,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旅游活动部博物馆总局、费拉拉艺术基金会和费拉拉现当代艺术馆联合主办的“回望美好时代——意大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绘画精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
艺术关注美,也在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关注人类和人性。“美好时代”( LABELLE EPOQUE )特指欧洲19至20世纪之交的特定年代,彼时的欧洲大陆正处于一个和平繁荣的时期,女性在家庭之外的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影响开始得到了承认,社会地位开始上升。此次“回望美好时代——意大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绘画精品展”中的54件作品以油画、雕塑、水彩、纸上铜版画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乔瓦尼·博尔迪尼以及同时代的温琴佐·杰米托、克里斯蒂亚诺·班蒂、朱塞佩·德·尼蒂斯、维托里奥·科尔科等十位艺术家的创作。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王立梅看来,“他们既是‘美好时代’的亲历者,也是那个时代的记录者。以作品抓住‘美好时代’的精神,不仅体现了自身深厚的艺术素养,更让观者能从中管窥艺术的精神与时代的进步。在那个时代女性特有魅力的引导之下,整个‘美好时代’的特有风貌在我们眼前缓缓铺开,时至如今也依旧让人震撼。”
意大利艺术机构“组团出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入展的作品不仅出自多位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艺术家之手,带来这些作品的艺术机构,也可谓“组团出征”。展览现场,意大利费拉拉市市长蒂齐亚诺·塔里亚尼特别讲起了其中的缘由:出生在费拉拉的博尔迪,20岁前往佛罗伦萨,首次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之后他又相继在欧洲和美国获得成功;1871年起他定居巴黎,并在这里去世。博尔迪尼与他的故乡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曾表达过想要回到意大利、重返费拉拉的意愿,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在他逝世几年后,得益于其画室捐赠出的一部分作品,博尔迪尼博物馆于1935年成立,并在随后的几年增加了新的作品收藏。然而,这些文化遗产在2012年5月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一场地震中暂时性地失去了其展示场所——马萨里宫的费拉拉现当代艺术馆和博尔迪尼博物馆因地震无法继续使用。此后,博尔迪尼的作品在意大利的不同地点进行展出。
“我们很荣幸,有机会让中国的观众认识博尔迪尼并欣赏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绘制的画作。我们选取了37幅来自博尔迪尼博物馆的巨作,此外还精选出了来自佛罗伦萨乌菲奇美术馆、佛罗伦萨碧提宫现代艺术馆、费拉拉乔瓦尼·博尔迪尼博物馆、罗马国家现当代艺术馆、帕尔马国家美术馆、帕维亚市立博物馆、巴勒塔尼蒂斯美术馆等意大利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中的博尔迪尼作品以及与他相关的同期艺术家的作品。如今我们回望‘美好时代’,其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而透过那个时代画作中人物的眼睛,我们感受到的却尽是平静、幸福与阳光。可见,艺术是我们欣赏美好的唯一途径。”蒂齐亚诺·塔里亚尼如是说。
自画像(布面油画) 乔瓦尼·博尔迪尼
一个美好时代的回眸
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部长达里奥·弗兰切斯基尼表示:“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在中国,都有很多人想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与艺术。在与中国同僚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愿望是让更多意大利城市、更多大师作品被中国观众所认识。”
在展览现场,为了能够让观众更好地走进、感受、回望“美好时代”,策展方根据博尔迪尼曾经生活过的佛罗伦萨与巴黎的城市街景,提炼出淡色的基本色调,空间材质的选择上,也采用柔和的布料,以细节凸显“美好时代”的平静与祥和。“博尔迪尼用画笔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主角——尤其是女性,从罗贝尔·德·孟德斯鸠到马尔凯萨·路易莎·卡萨蒂,从明星克莱奥·德·梅罗德到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成员,博尔迪尼将她们描绘成当时历史文化背景下真正的偶像。他的肖像画让转瞬即逝的美得以保留,并使抽象而晦涩的美得以具象。然而,他又不仅仅是肖像画的大师,从风景到景物,从绘画到设计,其艺术在各种形式和技巧中都有极具个性的表达。”意方策展人芭芭拉·圭迪告诉记者,这也是她策划此次展览的出发点。
“通过展览的作品,希望观众能够了解博尔迪尼在佛罗伦萨、巴黎等生命不同时期的创作,同时我们也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与以画室为主题的作品相结合——从表现私密空间、具备心理学特征的作品《艺术家华金·阿劳霍·鲁阿诺的肖像》到富有实验色彩的《烟火》,再到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穿玫瑰色衣服的女子》,不仅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画家创作的各个层面,又呈现博尔迪尼从人像逐渐转向静物的创作流变。”芭芭拉·圭迪说,如果将此次展览视为一次奔赴“美好时代”的旅途,那这趟旅程的最后一站则是温琴佐·杰米托、克里斯蒂亚诺·班蒂、朱塞佩·德·尼蒂斯、维托里奥·科尔科等人的绘画——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意大利和法国,他们和博尔迪尼一起活跃在艺术舞台之上,以各自的创作“交谈”;又穿越时空,与今时的中国观众“对话”。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