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王的领地中漫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凡尔赛
0条评论 2016-08-23 14:29:19 来源:99艺术网驻法国记者 作者:田雪
继去年在维也纳欧根亲王冬宫里举办个展之后,冰岛裔丹麦籍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受邀在法国凡尔赛宫及其花园中进行在地创作。本次凡尔赛展览中的实体展品共8件,5件设置在宫内,3件在花园中,其中观看陈设在宫殿里的作品需按博物馆设置的游览路线进行。在宫殿繁冗的装饰风格、充足的采光、以及多少有些大而无当的派头的限制下,埃利亚松选取了在其作品中十分常见的几个元素——镜面,光源与水等——来规划这次展览。
 
\
2015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维也纳冬宫展览现场
 
对埃利亚松而言,艺术不仅协同构筑了现实,也帮助我们构建了对现在、对社会及人类整体的认知。在这一旨在借艺术以探究整体的人文视角下,埃利亚松在冬宫项目后也提出了对巴洛克风格的独到解读,即界限——现实之模型与纯粹现实间的界限——的灵活性。换言之,在“构建与模型本身同现实一般真实”的信念支撑下,埃利亚松相信我们是完全可以依照我们共有的幻想与欲望来构筑现实的。
 
沿参观线路第一件出现的作品就是设置在赫拉克勒斯厅的“新奇博物馆”(The Curious museum, 2010),这是埃利亚松的一件在10年展出过的旧作,本该延伸向外的空间遇到设在厅外半米处的巨型镜面折回,直截了当地点出看与被看的混淆与并发。只消稍探出一下头,观众就可以看到镜中反射的博物馆外墙。镜面与折返的空间是埃利亚松近年来在大结构作品中常用到的元素,在短时间内可对观众产生吸引、诱导、迷惑,进而因近距离观看而有所察觉的作用——此处并不存在真正的“外部”。
 
\
 
 \
新奇博物馆(2010),凡尔赛宫,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随人群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到达路易十四营造的镜厅,此处顾名思义就是满布镜子的大厅,与17扇落地窗对应的是贴付了357面玻璃的装饰拱。埃利亚松在该厅南端原本设有一扇窗户的位置安放了名为“你的统一感”(Your sense of Unity,2016)的错觉作品,在其套叠的影像中,观看者似乎看到一个由数个向内闪光的圆环组成的一个大环,周围反射着观者本身和镜厅内的景象。如果说埃利亚松在这一类场地特定作品中从不避讳材质自身的装饰性特质的话,那么这种直截了当的处理方式则间接道出了艺术家面对周遭环境的一贯策略——其装饰性只作为作品中立特征的外在征兆之一存在。进一步说,作品所呈现这种结构导向的语言可以在被众多装饰性极强的物件包围时、甚至在失序的混乱中仍然能保持清醒。
 
\
你的统一感(2016),凡尔赛宫,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第三件作品“深镜”(Deep Mirror [Yellow & Black], 2016)相对置于牛眼厅东西向的两个墙面上。两部分均在与人面部等高处错位设置了两面镜子(深处的圆形镜子与同墙等高的长方形镜子),中间的进深处分别由LED黄光照亮或以黑色颜料涂黑,在切断观看者反射虚像的同时,“黄”“黑”二式又相互反射,向两个方向的深处将牛眼厅的内部空间延伸开来。此处探入内部的镜面同光明、黑暗两个不同的深度一同呼应了这个居室的名称——牛眼厅。
 
 \

\
深镜(2016),凡尔赛宫,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跟随参观的人群,笔者来到国王卫兵厅,此处埃利亚松设置了名为“压缩阳光”(Solar Compression,2016)的作品。该作主体由两个略呈弧型的镜面与中间所夹的单频黄光组成,他对黄色单频光的使用,向前可溯及其著名的天气计划,同时亦使人联想到艺术家与工程师弗莱德里克.欧特森(Frederik Ottesen)合作的太阳能照明项目。无论是透过纯科技的手段亦或诗化的角度来看,这位来自北地的艺术家从未停止他对地球气象、资源问题乃至太阳这一能量源及生命图腾的关注。当这个反射着周遭事物的圆盘状发光体被引入这间隔开王权与外来入侵力量的方正厅堂时,它便成为了某一肃穆威严之旋律的休止符。
 
\
压缩阳光(2016),凡尔赛宫,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行至此处,主楼二层内展品部分结束,堡内最后一件作品“凡尔赛的注视”(Gaze of Versailles, 2016)则位于底部长廊里。这件在体量上大异其趣的作品诱引观者近前,越是凑近,所见越奇特。在透明玻璃后的景象开始失焦时,观众才能看清与自身眼球几乎等大的作品以及自己在其上反射出的上下颠倒的身影。埃利亚松在这个作为花园景观起点的位置上虚构了一个来自城堡的凝视,大型的窗框本身又似画框,个中流露的轻松幽默不言而喻。
    
 \

\
凡尔赛的注视,2016, 凡尔赛宫,2016,上图© Photo: TIAN XUE,下图© Photo: Anders Sune Berg
 
\
 “凡尔赛的注视”中眼球的3D示意图,来源:艺术家个人网站
 
透过底层画廊中的城堡之眼,我们已能瞥见远方屹立的“瀑布”(Waterfall,2016)。这件作品位于大水渠末端,水帘是由汲上来的池水再施以压力喷出。作品据传约高40米,在这个传统上仅负责消耗大量能源的皇家领地中,这只轰鸣溅落的水柱代表着可观能量的产生与释出。同时,裸露在外的金属支架提示人们,这只瀑布与周边的音乐喷泉及园林共享相似的人造源起——营建出的自然。矫饰园林中的一束激流以湍急的水声、以充满爆发力的运动撕开了自诩极致的景观以及园林四角弥漫的宫廷室内乐氛围。但瀑布本身的仿自然存在又相对平复了作品的激进气势,周遭的游人或驻足、或骑行、或泛舟,倒也和乐融融。对园林亦或屹立其中的人造瀑布,丝毫不减赏玩的兴致。毕竟只要认为那是“人造的瀑布”,便能复归愉悦的、重新调整过的安全感。
 
 \

\

\

\
瀑布,2016,凡尔赛宫,2016,© Photo: TIAN XUE
 
如同刚刚经过的瀑布一样,另一件名叫“水雾装置”(Fog assembly,2016)的作品也用到水,以模拟每时每刻不断变幻的自然现象。该作品可在北面未设计观赏水池的星形花园中进行浸入式体验,风向与光照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作品形态。与随风四溅的瀑布水柱不同,观赏水雾时皮肤上会粘上细腻的水珠,柔化的处理让这个装置更似一台造云机。在五边形的花园中设置一个圆形的雾汽装置,让这个将五个方向引向同一中心的园林结构顿时转变为一个变幻不羁的迷宫,同时也使它那稳固的中心地带变得迷离。可以说,在简洁的几何规则中玩味无限与可能性、以期借此切入对人类意识的探寻是埃利亚松一向属意的。
 
\
水雾装置,2016,凡尔赛宫,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

\

\
 水雾装置,2016,凡尔赛宫,2016,© Photo: Tian Xue
 
最后一件作品“冰碛花园”(Glacial rock flour garden,2016)安置在位于皇家花园南面的廊柱花园内,呼应了埃利亚松本人除艺术家之外的另一身份定位——环保主义者,这个作品同时也组成了他与地质学家Minik Rosing长期合作计划的一环。这座水池中央装饰着冥王哈底斯追逐女神珀尔塞福涅的雕像,周遭填满了埃利亚松从格陵兰岛运来的、在冰川经年运动中被磨成灰色粉末的冰碛。这些富于营养、计划被用以滋养热带及亚热带贫瘠土地的矿物粉末象征了丰饶女神珀耳塞福涅,但它干裂的外表却直指我们当今严酷的生存环境。冰川长期运动的产物会不会在干裂的贫土中成功培育出作物?对环境的保护到底多久才能脱离道德口号成为人类行动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是埃利亚松在其实践中持续提出的问题。如同相信大自然对人类的温情一样,他深信大自然的忿怒;同时,他相信唯一的解决方法只能来自人类本身的才智与觉悟。就像在冻河的冰层下冒着热气的湍流般,埃利亚松一向以技术见长的作品其实有着相当感性的内容物。
 
 \

\
冰碛花园,2016,凡尔赛宫,2016,© Photo: Tian Xue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