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首个机构个展亮相UCCA “散步”于他生活过的时代
0条评论
2016-09-18 21:57:21 来源:99艺术网
展览海报
2015年,有媒体曾问曾梵志,国内的很多受众是从作品的拍卖价格了解到你的,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他十分客观地说道,是有这个问题,不能怪受众,我要检讨自己。今后我在国内多做一些个人艺术回顾展,让更多人对我有真正的认识。这样,他们会把对我关注的重心从价格转移到艺术上。
时隔一年左右,曾梵志首个机构个展“散步”于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亮相,展览力寻找多重线索并以学术为根基全面梳理艺术家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是曾梵志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最广泛的展览,囊括了其六十余件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展厅的布置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该空间设计是由曾梵志的长期合作伙伴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提供,曲折延展的展厅让人们能够在作品中穿行、驻足、流连,从而达到了“散步”的可能。
展厅倒计时1天的布展现场
根据作品的时期及主题,以独立而开放的6面墙体分割并联结整个展厅,营造出浸入式的整体氛围; 又在所有的独立墙体上打开一扇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窗户” 以贯穿整个大展厅。而这些独立墙体由深灰色的外侧墙壁所包围。
2.4米的正方形“窗户”贯穿展厅
曾梵志作于1990年的《散步》
“协和医院”系列
面具系列
面具系列
面具系列
面具系列
面具系列
“抽象风景”系列
“抽象风景”系列
近期,他以7幅风景画(尺幅达4米*4米) 向历史上的大师作品致敬——诸如列奥纳多·达·芬奇、阿尔布雷特·丢勒的画作;这些风景画均曾在国外的艺术机构中展出。
“向大师作品致敬” 系列
“向大师作品致敬” 系列
“向大师作品致敬” 系列
“向大师作品致敬” 系列
“向大师作品致敬” 系列
“向大师作品致敬” 系列
时至今日,曾梵志或许完全承担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家们所一贯肩负的使命:作为寄身俗世的审视者,以精湛的技艺为世人带来升华与慰藉。
展览的策展人、 馆长田霏宇
展览的策展人、 馆长田霏宇表示:“ 荣幸地为大家带来曾梵志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最全面的展览。正如艺术是探索历史、传达审美取向的媒介,曾梵志独特的绘画联结了个人在当代中国的生活经验与诸世纪以来不同文化传统中的艺术结晶。这次展览的主旨不仅在于综合地反映曾梵志卓越的创作才能,也在于反思审美教养在纷扰现实下的重要性。”
艺术家曾梵志现场进行导览
曾梵志说:“我很幸运在少年时代通过绘画而踏上了一条至今为止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历程。这条路给予我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这片天地中,艺术创作引领我穿梭于漫长的历史长廊,在时间和空间里自由地漫步。对于这样奇妙而独特的经历,我心存感激,更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分享和展示我不同时期的作品,跟公众共同经历一次美好的视觉散步。”
讲座现场
本次展览亦延伸出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公共项目讲座及对话活动,邀请理查德·席夫(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艾菲·玛丽·凯恩学监)、张颂仁(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联合创始人)、皮力(香港 博物馆高级策展人)等人围绕展览展开讨论。
其中,理查德·席夫以曾梵志的部分作品举例,在他看来,曾梵志给予他最多的是一种惊奇的感受,每条线的移动都有自己的性格,浓烈的色彩与惊奇感是随机到来的,也是一种物质性更大的延展。
张颂仁则从更加宽泛的角度谈及曾梵志的艺术历程,他说道,“肉”时期艺术家表达的是一种80年代无法愈合的”伤口”,这种伤也延续到了“面具”系列,而且通过社会人表达得更加强烈。慢慢的,受伤的身体逐渐被规范化,曾梵志在这时通过绘画的技术方面来突破自我。2000年初,一系列“乱线”应运而生,曾梵志经常用好几支笔不断地破坏画面。而“乱”的更深层根源则是重新找回原始的冲动与灵感。而现在,他逐渐地再把自己带回到“文明世界”,在混沌中找出一线灵光。
讲座期间, 还放映了记录、 研究曾梵志创作和理念的纪录片《遊》。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1月19日。
展览现场
编辑:王晶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