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艺术中心简访(艺术家篇)
0条评论 2016-09-21 14:16:16 来源:99艺术网 
1、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看,您如何看待当代水墨及其背后的推广?
 
林于思:当代水墨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过程中,世界大同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下过,其背后的推广关乎到太多事情,包括价值取向,审美习惯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问题。当然,钱也很重要。
 
党震:当代水墨的现状比较复杂,三十几年的实践基本上是在慌乱突围中艰难度过的。与西方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遭遇战中,当代水墨从整体上来说依然没有摆脱徘徊在形式语言层面当代转型的尴尬层面。大多数新鲜的当代水墨样式还停留在西方绘画读后感式的浅阅读反应。无法从信仰层面的精神维度深思,也没能将个人感受在时间中沉淀,锤炼出原创力度,这是当代水墨最致命的问题。比较乐观的现象是,一部份艺术家开始自觉的意识到水墨作为语言本体在当代文化中的价值。向传统回望、向内心观看,以期提升当代水墨的精神格局。应该说,当代水墨的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当代水墨的发展的确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推广。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在这个物质膨胀的时代,艺术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资本的力量(以追逐利润为前提)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产生重大影响。当代水墨也不例外,但遗憾的是当下的推广缺少更为长远的眼光与严格的以学术为准绳的考量体系,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流行趣味左右了艺术家的创作也干扰推广的视角。在透支艺术家潜力的同时,也消耗了推广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您如何看待作品本身与展场之间的关系?
 
林于思:作品与展场就像身体和衣服的关系。但衣服可以通过裁剪达到合适的目的,身体的改动就难得多了。
 
党震:当一件艺术作品在理想的展示空间中呈现,其本身的价值实现才最终得以体现。好的展场没有绝对固定的标准,能与作品的气场相融合是最重要的。
 
3、您认为艺术家与艺术机构、推手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从您的角度来看,玉衡是什么样的一个艺术机构?
 
林于思:艺术家和机构的关系应该战略合作的关系,与推手的关系可能更亲密一点,但也要看双方的品格,王宝强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玉衡是一个有耐心有韧劲和有格调的机构。
 
孙欣:玉衡作为一家以当代水墨为主的专业机构同时兼顾多种艺术形式的推广是值得肯定的。不固守于单一方式而容涵多种,其初衷在于精神指向的一致。我想,它多年在当代水墨的推广经验,毫无疑问会促进它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推广,也同样反过来映照和推进对于当代水墨的认知。
 
党震
:当代水墨创作的理念与技术与传统息息相关,但从整体上来说,当代的艺术生态,尤其是展示方式的不同,显示出许多与传统展示方式与流通方式大相径庭的状态。艺术机构与推手的介入,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机构与推手会更多的为艺术家与藏家着想,建立一个健康的平台,推广高学术质量的作品,推出优秀的艺术家,让不同阶层的藏家收藏到高品位作品,这是机构的责任。当然,艺术家也需要在契约精神的感召下与好的机构合作,安心创作,建立稳定的利益共同的默契,这无疑是对双方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玉衡作为以当代水墨推广为主的重要机构,在近几年的表现中,逐渐显露出明确的方向、严谨的标准与进取的决心。通过一系列在业界颇有影响的好展览,玉衡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良好的口碑与形象,必将会使玉衡走的更远。
 
4、在您参与过的玉衡展览中,有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展览?是什么原因令您记忆犹新,是策展理念,展览的空间,展览团队的执行力,还是玉衡在当代水墨和深耕上海当代艺术上的用心?
 
林于思
: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我的个展,我很感谢玉衡为我搬来了一座山,以及在我当时的代理方很不给力的情况下完成了展览。
 
党震:玉衡的展览会根据每次展览的主题与参展艺术家作品的风格来量身定制,所以几乎每个展览都有各自不同的亮点与特质。说到印象深刻,应该是前不久由著名青年策展人朱晓钧策展的“私信力”,整个展览做到了“和而不同”,选取的艺术家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代水墨创作的现状,研讨会的形式别具一格,玉衡团队在整个展览过程中表现出的决策力与执行力的高度统一,显示出玉衡正在朝着国际化标准大步前进。

编辑:王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