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野菜花开在篱笆墙边上,它并不觉得自己没有名贵的身份,而感到惭愧,并不觉得别人不欣赏就不存在,他照样自在开放。
这幅画是清代大画家八大山人画的,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画家,这幅画是作于1695年,现藏在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是一个十七开册页中的一开,这一开我命名为《鸡雏图》。
一个茸茸毛色的小鸡在画的中央,眼睛不看人,古怪的眼光。八大山人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他的笔墨功夫好生了得。这幅画画的是一种人生哲学,我想可以作为《老子》一书的封面。有的中国美术史,大学教材当中就选了这幅画,把它当做空灵的代表,我觉得还不够,空灵当然可以讲,但是没有把这个画内在的东西讲出来。
鸡谈虎也谈
画上有题诗道:“鸡谈虎也谈,德大乃食牛,芥羽唤僮仆,归放南山头”。八大山人题,有一枚印章叫“可得神仙”。这四句诗讲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八大山人另外一幅雏鸡图
“鸡谈虎也谈”,就是讽刺魏晋时期的清谈,他认为知识探讨的道路是不通的,我们知道中国文化讲知识这个词是非常重要的,就像董其昌讲“知”这个字是众妙之门,一切妙都是从中而来。但“知”也是众祸之门,是一切祸害的资源。
所以我们很多学校教室的墙壁上写“知识就是力量”,我想也应该写上另外一句“知识也是障碍”。道家哲学就是思考知识的局限性,人类创造了知识,创造了文明,建立了很多秩序,很多习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中,很快跌入这种知识中间,很快被塑造成适销对路的产品。
所以道家哲学在知识之外,追求一种内在生命的表达。这是中国思想的重要传统。老子讲言者不智,智者不言。庄子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禅宗讲不立文字,都跟这个有关系。人没有知识不能生活,我们都是求知的,但是我们知道在今天信息爆炸时代,在知识高速累积的时代,我们有时候发现,知识的寻取正好跟我们生命依存成反比的。知识并不是我们生命中间唯一的方向。所以在老子的时代就在思考知识给人带来的这样一种弊端,可以讲是“文明的恐慌症”。
德大乃食牛
中国人的“人文”概念,其实包含人文和反人文的双重特性。反人文这方面非常清楚,我们积聚了很多跟我们相反的东西,所以八大山人的第一句“鸡谈虎也谈”就谈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句话,“德大乃食牛”,德是能力的意思。“乃食牛”,一口可以吞下一头牛,这是禅宗的话。无数的政治权威、道德权威、文化权威,为人提供一种标准,支配人们的生命,人们只有遵循的命运。
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曾经圣人讲过的话,我怎么能够议论呢,我们只有世世代代守着,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禅宗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诃佛骂祖”,他把佛祖骂的一塌糊涂,甚至不读经书,我们看禅宗灯录很多东西真是污秽不堪,能跟我们今天有些主持人相媲美。禅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自己的崇拜对象进行戏弄的宗教派别。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像这样的。禅宗的“诃佛骂祖”,实际上发挥的正是大乘佛教最核心的思想。
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就是:佛告诉你并没有佛!佛在你心里,不在外求,而在自心证验中,你自己就是佛。这是中国文明中极为重要的思想。禅宗的思想和道家哲学汇流,在北宋以后带来“革命性”变化。
芥羽唤僮仆
第三句话芥羽唤僮仆,说的是古代斗鸡的习惯。《左传》就有记载,斗鸡是当时重要的活动,斗鸡的时候两个大雄鸡对峙的时候,鸡的尾巴上拴一个小袋子,袋子里放着芥粒,一抖动,芥的气味就传出来,刺激着鸡向前冲去。
芥羽唤僮仆,就是孩子们我们去看斗鸡,第三句话是讲斗争的,这是个世事峥嵘,竞争人我的世界,一个熙熙而来,攘攘而去为利益角逐的世界,有的人为名,有的人为利,有些人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目的,互相角逐,角逐是世界的本相,角逐可以带来一定的功能,但是角逐带来很多人性的沦丧。
归放南山头
最后一句话讲归放南山头,我是一只小鸡,茸茸毛色的小鸡,我不会动,我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很高权威,只是这样从容的、自在的生活。这种思想就像一朵花一样的,自在的开放,就像日本诗人松尾芭蕉讲的一样:“当我细细看,呵,一朵荠花,开在篱墙边。”
一朵野菜花开在篱笆墙边上,它并不觉得自己没有名贵的身份,而感到惭愧,并不觉得别人不欣赏就不存在,他照样自在开放。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每一个存在,都是圆满自足的生命体,没有人有权力将它夺去。所以生命本身是自足的,我觉得它背后所隐藏的理论是非常深的。
我非常喜欢元代一个大画家倪瓒,他有一首题兰诗:“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暖,春风发微笑。”一朵小花就是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这种思想深藏在中人国的生命当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讲的就是一种内在情境的完满。
八大山人这首小诗,讲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的道理,讲存在就是圆满的道理,追踪一种内在情境的圆满,正是中国人趣味之所在。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