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合影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国木版基金会主席姜兴道先生,北京西班牙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院长易玛女士,著名艺术家呼鸣女士、邵飞女士、宋永平先生、王轶琼先生、扬州广电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韵强先生,扬州广电传媒集团总经理陆建华先生,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王力军先生,北京虚苑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逊女士,北京虚苑艺术总监朱汉云先生,来自虚苑国际版画创研中心的年轻艺术家等,以及各界友人。
本次展出武宏博士的作品多以《山海经》为主题的创作,通过对《山海经》中不同形象的描绘,体现了他个人对于神秘生灵的感知和对远古历史的追溯。这批作品中,武宏在传统木版水印的基础上探索继续水墨技法,拓展了材料语言的表现性。

武宏作品山海经系列之并封

武宏作品山海经系列之猼訑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览现场

艺术家武宏致辞
在开幕式致辞中,武宏博士将艺术家比喻成《山海经》中一条游弋的鱼,而整个艺术环境就像是大海,虚苑在维护和创造虚苑整个艺术圈的生态环境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策展人周融荣致辞
策展人周融荣认为,武宏老师创造性地结合了木版和水墨技巧,独走印染相间的路径,在融合中探索出块面和质感的灵活控制,将木版水印中的刀刻和木纹保留,较之传统,运用得更为含蓄巧妙。细腻严格的线条结构,藏在渲染之下,本身即承载了反复审视的过程;墨迹的丰富层次构成视觉深度,将原本简单的谱示变为神秘的图腾,有如透过画面召请灵兽。
中国木版基金会主席姜兴道致辞
姜兴道主席表示,虚苑从2012年开始逐步建立各版种的工作室,在虚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以来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苏新平、武宏等老师的大力支持。虚苑一直致力于推广优秀的版画艺术家,而武宏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期待的艺术家。
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易玛院长致辞
易玛院长说道,西班牙语是一门广泛交流的语言,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广西班牙语。今年是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它代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与艺术追求相合。希望8位艺术家接下来的两个月中积极创作,12月他们将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办展览。虚苑作为专业制作、推广版画的艺术机构,创作的环境很好,设备和技术支持都很齐全。我曾经参加虚苑举办的墨西哥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展,感觉非常好,也认为虚苑是最好的合作选择。我希望中国与西班牙多加强交流,并能把更多的中国展览带到西班牙去。
本次驻留创作,西班牙皇家艺术学院的版画学院推荐了四位艺术家,他们分别是,Fernando Bellver, Monique de Roux, Laura Lio, Mar Hernández;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武宏、黄洋博士,还有分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的年轻艺术家龙芝俊和刘欣怡。
策展人周融荣主持研讨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在策展人周融荣的主持下,嘉宾们展开了一场轻松精彩的小型研讨会,主要发言的有武宏、黄洋,呼鸣,邵飞,宋永平,王轶琼,姜兴道等。
研讨会艺术家邵飞发言
艺术家邵飞说道,我在很多年前开始创作《山海经》,中国文化的起源,地理、历史都从《山海经》而来,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吸引各种人为之再创作。武宏的作品给我一种宁静的感动,灰色的调子使得画面的表现很含蓄、丰富,印画结合的方式,有一种国画的感觉,但同时保持造型的严谨。
研讨会艺术家呼鸣发言
艺术家呼鸣表示,武宏的灰像北京雾霾的颜色。其实在中国的传统中,墨分五色,我们往往将颜色去掉,以水墨表现留白,灰中带润,讲究层次。艺术家对题材小心、严谨,构图、造型,以及颜色上处理,包括红色的小图章都很慎重,表现出艺术家对物象的尊重。
研讨会艺术家王轶琼发言
艺术家王轶琼、江苏版画院院长则认为,我们对于《山海经》的研究需要谨慎,《山海经》里面有反人类,反动物的成分。对现今的从西方延续下来的艺术分类,也应该持怀疑的眼光。未来艺术的一个趋势是“回到平面”。今天我们看到的,宣纸和墨的表现,纸的纤维和颜色的关系,都是平面艺术的精彩之处。
研讨会艺术家宋永平发言
艺术家宋永平表示,武宏在技术上的投入,对水印木刻的研究和水墨的新尝试,得到了一种不错的成果,令人联想起《水浒叶子》、明清的绣像。《山海经》像是古代的一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它本身的逻辑和结构很清晰,艺术家如果吸取《山海经》的精神,再超越现有题材,一定会产生更精彩的作品。
研讨会艺术家黄洋发言
艺术家黄洋说道,我也是版画出身,对技术、技术、媒介有一贯的研究和探讨。武宏的这批作品数量多,成体系,结构性强。在表现上纯真、质朴。《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志,代表一种文化思维和文化行踪。武宏的族谱,表现了一种艺术家最原始、内在的一种追求,它或许不跟当下的艺术发生关系。作者并没有考虑作品是否在当代的语境中,他慢慢地沉淀,提炼,坚持,已经足以感动我们。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