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专而意谨,气醇而体正——饮兰山房系列展览之方勇画展开幕
0条评论 2016-12-11 11:42:01 来源:99艺术网  
\
开幕式众嘉宾合影

2016年12月10日,饮兰山房系列展览之方勇画展隆重拉开帷幕.这一批作品集中呈现了方勇近期的写生创作。现场嘉宾有艺术道路上与方勇同舟共济的师友、饮兰山房特邀的圈内外藏家,以及媒体朋友等。
 
方勇,1977年生于安徽桐城。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天津美院国画系讲师。

\
艺术家方勇致辞
 
方勇的艺术创作与他的游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仰观俯察大量实地景物之后,他回到工作室里,潜心艺术创作。古人都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都强调把笔墨的精髓回归到内心,再把内心的状态投射到现实。而此次方勇展览的作品也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喜。
 
恩师武艺表示:“水墨画的创作,尤其是大幅山水,在表达上涉及的诸多因素,要比小画远为复杂。我对方勇在2014年所作的几张大画印象颇深,当时突出的感觉,是其结构的完善。他的笔墨是服从结构的,这种意识和工力,在古人的心手里发挥备美,如龚贤的作品就尤其显著。”

\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式现场
 
方勇认为当代山水画写生是个较新的课题,它起源于两方面:其一是传统山水画家在创造丰富的山水题材时通过饱游沃看,由境立意,以意造形,丘壑心生,笔墨传达精神, 是典型的由哲学思维引导文学情境,进而演衍出笔墨形式语言。师造化的过程是为了造境写意,目的是人与天地沟通,澄怀观道,寄托畅神。其二是学习西方造型观念,以表达客观风景具象审美为目的,以形与色,光与影为基本要素,重在记录与剖析视觉的客观形。

\
展出作品

\
​展出作品
 
\
​展出作品

\
​展出作品
 
对于山水写生的笔墨练习,作为高校老师的方勇亦曾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可依据的方法论:要经历游、观、读、思、悟这几个步骤,逐步深入,相互参照。
 
游,游历须广、须精、须深入,忌走马观花快餐式旅游。在游之前多做功课,大致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有选择性不必面面俱到。有针对性地游,研究的不同阶段就挑选适当的地点。如南宋元明清作品多以长江流域景致为抒情对象,五代北宋大多是黄河流域山川,通过游历了解古人师造化的源头,了解不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文化情趣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观,不仅是观看,还要观照。以自然之灵性观照古人的心境,以笔墨之美对应山川的浑厚华滋,以诗文之心印证山水的气象。
 
读,山水的自然不是一目了然的外形美,须观者从中体会出不同情趣,读出藏在表象背后的意境,虽一石一叶亦是生机无限,细细品味中自然与心性相合。
 
思,山水画不是客观抄摹自然风景,要考虑如何由表及里,将自然视觉形深入转化成笔墨造形。“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如此即便是寻常眼前景也能以笔墨素养传画者情怀。
 
悟,体悟笔法渊源流变,章法置陈布势及山水意象与自然生机的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通过笔墨写生具体步骤来实施。随着临摹的开始,写生就要与之同步进行。

\
展出作品

\
展出作品

\
展出作品

\
展出作品

\
展出作品
 
方勇的写生作品打破单个物象形,将物形转化成笔墨形,以笔之间的勾联、交错、复加、撞让构成开合。由笔生气势,由墨生意韵,遵循平面化与相间手法,使画面节奏连绵,气象充沛。
 
一位熟识方勇多年的好友曾对他的艺术生涯评价为:精研力索,谛视熟察;志专而意谨,气醇而体正。温深下笔,隐露立形;写眼中之山水,营胸中之丘壑。虽有工拙,要皆备法。此其所以具老成之器,非速华而滥流者也。且深此性行,广其阅历,济之学问,徒于天地,则可望灵观道养之进境。远俗不自污,必当大树立。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2月20日。

编辑:王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