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IP已经发展成为以知识产权为先导和底核的文化商业运转体系,文学IP、动漫IP、体育IP等俯拾皆是,但是艺术品市场仍大多固守传统的销售模式,艺术品IP运营尚未成形。
IP本意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但作为热词的IP运营,IP有了更丰富的含义。IP运营包括作品从创意阶段的开发、创意成型后的制作、制作完成后的推广、到后期衍生品的开发这一完整的商业过程。艺术品IP运营和眼下流行的文学、动漫、体育IP一样,其本质都是以知识产权的构建、运营为核心,辅以商品化权开发和运营,是一种综合性的且具有一定可复制模型的商业形态。一般而言,一个好的IP,要有引人入胜的内容,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能引发人们某种情感的共鸣,并有一定的商业模型。
艺术品IP运营区别于传统艺术品运营。传统的艺术品运营是从物的概念着手,本质上进行的还是物的交换与流通。而艺术品IP运营则是以艺术品的知识产权属性为底核的运营,强调的是以权利价值属性为基础的交换与流通,是在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权利基础上进行的包含权利内容的运营。因此,在运营手法上,传统的艺术品运营,主要是通过展览或直接销售的方式,连接藏家和艺术家。而现代市场环境下的艺术品IP运营,则是包括艺术品权属交易、艺术银行与信托、艺术品按揭与抵押、艺术品租赁、艺术众筹等方式的综合性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品IP运营并不等同于艺术品的金融化和资产证券化。因为艺术品所特有的稀缺性和可流通性,它会当然地被赋有金融产品的属性,因此国内很多机构已经在尝试艺术品金融化,但是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艺术品金融化产品,基本都是基于艺术品“物”的特性角度而作的尝试,而基于艺术品的知识产权特性(“权利”)的尝试很少。北京银行旗下的“创意贷”项目,是以“创意贷”、“智权贷”等形式推向社会的贷款品种,虽然含有类似艺术作品IP金融特性的概念,但其本质上还是从艺术作品“物”的角度出发的金融产品,没有充分利用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属性。至于艺术品的证券化目前来看,还具有一定的实现难度和法律障碍,毕竟艺术品本质上无法份额化,不能分割交易。天津文交所早前的艺术品证券化的尝试对行业来说是一个触动,但是因为其触犯了监管红线而被取缔。
整体而言,艺术品IP运营目前在实操层面还有待市场的教育和投资者的理解。因为缺乏理论性的研究和指引,也缺乏明晰的、可操作性的商业模型,商业资本对于艺术品IP运营还处于观望阶段,但也涌现了一些敢于尝鲜者。推出无界网的大器当代艺术开始基于艺术品知识产权内核的金融化,进行艺术品IP运营的探索。它将结合网络技术形态下的众筹技术、在线拍卖技术、预购技术等,对于尚未形成作品形态的艺术品,也能帮助艺术家、投资者对接市场,获得有数据支持的市场反馈和收益。
据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TEFAF2016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为640亿欧元,中国占据了19%的份额,全球排名第三。如此巨大的市场,艺术品交易如果按照传统的流程进行运作,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价值属性。探索和创新交易模式,假以时日,艺术品IP运营前景值得期待。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