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峰:“库拍”模式无论再怎样新颖,其本质还是需落户于艺术
0条评论
2016-12-28 14:55:11 来源:99艺术网

“大咖齐聚共同探讨‘互联网+艺术’的整合和变革”第一场论坛:库拍副总裁裴今梅女士(主持人)、易居中国首席技术官·库拍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少彬先生、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苏先生、麓山美术馆执行馆长周彤女士(从左到右)
12月18日,“库拍”在成都麓山美术馆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大咖齐聚共同探讨‘互联网+艺术’的整合和变革”。著名美术史家、书画鉴赏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与艺术家叶瑞琨也受邀参加。对于新型拍卖平台“库拍”,两位专家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著名美术史家、书画鉴赏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
采访前,对于“库拍”魏学峰表示不太了解;只知道“库拍”有别于传统拍卖最大之处就是其“分享模式”。但在他来,如今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如此大的规模,逃脱不开“库拍”这类新型模式的推力。“近几十年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发生了巨大转变,这得力于得力于艺术品交易模式的多元性。如信托、基金、互联网交易等形式。在将来,传统拍卖和电子商务结合,肯定趋势。但在这里面也存在问题,因为艺术品不同于其它商品,它必须买家亲自感受到作品的品质,而交易在互联网进行时,这会是一个隔膜。所以,高端的艺术品,百万千瓦级的在互联网上交易的可能性还是很小。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虚实的结合,也就是线上与线下平台的交错。线上让买家更多的了解这个作品,而线下让作品现身,让买家亲自体验作品”。

“库拍”APP深度解读拍品
而对于“库拍”平台所推出的推荐制度,魏学峰也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保证作品的品质。但其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作为平台推荐人,他只是在个人学术领域对艺术品真伪进行判断。如果推荐人与机构存在着什么利益关系,它是没有法律保障的。所以,如何建立起一个诚信的平台,并不能只依靠个人的能力去完成。比如,中国的文物鉴定专业团队就必须要三个鉴定委员同时签字认可,它才具有效益,就是以此去规避这种风险。”
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魏学峰还是充满信心:“中国艺术品交易与现在的拍卖还是有所不同,现代艺术上的拍卖.中国艺术品的交易也是最近二三十年开始的。中国艺术市场接受西方拍卖的模式。其实也和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比如,中国嘉德,当时他们在创办的时候,只是想把西方一起拍卖的模式直接拿来中国使用,但又有谁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已经成为全球的最大的拍卖集团。而如今,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

艺术家叶瑞琨
作为艺术家的叶瑞琨,对于“库拍”,还是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在他看来:“其实,我们将自己的作品推荐到类似的平台其实也是很谨慎的。因为,艺术家对自己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心里是有定位的。如果,作品在互联网上炒得过高其实对于艺术家是没有好处。但“库拍”这种新型模式的出现肯定是好事,毕竟有困难才会有挑战和进步”。
编辑:孙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