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该不该触碰争议性主题?——以死亡议题为例
0条评论 2017-04-10 11:31:32 来源:弘博网 

去年底,一场名为“死亡艺术节——靠近我”的展览在上海举办,展览展出了十一位当代艺术家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意图增进观众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思考。

虽然这是一场只有三天的预展,也并非在博物馆举办,但毕竟是对禁忌主题展览的一个探索。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博物馆为加强与当代社会的联结,涉足热门甚或争议性主题,但不乏招致强烈非议的案例。究竟博物馆展览该不该触碰争议性主题?如果涉及,有没有较好的处理方式?

博物馆与争议性主题

关于博物馆是否该涉足争议性主题,可以从一个研究项目说起。

2002年开始,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和加拿大博物馆协会曾开展一个持续3年的研究项目——《作为争论场域的展览:当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线上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人们对于博物馆举办争议性展览的看法,并从中检视博物馆的社会角色。

调查对象分为3个群体:博物馆工作人员/赞助者、社会大众、博物馆观众。其中博物馆工作人员/赞助者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5个国家的28个机构;社会大众来自悉尼和堪培拉2个城市;博物馆观众则是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5个博物馆。

在被问到博物馆展览该不该涉足争议或禁忌话题时,89%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赞助者表示应该,同时,超过60%的社会大众和超过70%的博物馆观众也表示应该。由此可以看到,无论是博物馆内部还是外部人群,对于争议性展览总体上都是持开放、接纳的态度。

“死亡”主题展览  英国布里斯托尔博物馆(Bristol Museum)2015年举办以死亡为主题的“Death: The Human Experience”展览,受到观众欢迎。

“死亡”主题展览——英国布里斯托尔博物馆(Bristol Museum)2015年举办以死亡为主题的“Death: The Human Experience”展览,受到观众欢迎。

在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还总结出16个可能引起争议的展览主题,包括原住民、移民、人口规模、难民、死亡、恐怖主义、战俘对待、战争暴行、毒品、性、宗教、种族、社会正义、全球化、环境问题和基因工程,并询问人们对每个议题的接受程度。结果显示,这些议题总体上被多数人接纳,人们愿意在博物馆中看到有关这些议题的展览。

\

“同性恋”主题展览——2007年,英国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馆(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举办“Hello Sailor! Gay Life on the Ocean Wave”展览,讲述在同性恋还属非法的1950~1980年代,同性恋水手鲜为人知的生活。

当然,无论是在博物馆内部还是外部,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提出反对意见。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最担心的莫过于引起公众抗议,从而失去政府或捐赠者的资金支持。对观众而言,则是不希望看到未成定论、模糊的、甚至挑战固有价值观的内容,给自己造成思想上的困扰。

但无论如何,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争议性主题的展览,并认为博物馆有责任去触碰这些话题,尤其是在当前这个越发复杂的全球化社会。人们认为博物馆应该成为思辨、对话的场所,甚至去转变大众的思考方式,毕竟在这个社会中这样的场所并不多。

而对于博物馆人,“保持与当代社会的相关性(relevance)”更是已被普遍认同的信条,在这一信条之下,博物馆必须努力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结,展览那些大众关心的事情,即便这样的展览可能对博物馆产生负面影响。一位美国博物馆的专业人士表示,如果博物馆只满足于做一个漂亮的展示场、去讲述那些“安全”的故事,那么很快就会失去与社会的相关性,以至于更快地失去资金支持。

\

“战争”主题展览——Enola Gay轰炸机——1995年,时值二战结束50周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举办“Enola Gay”展览,展出1945年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Enola Gay号轰炸机,此举引发民众大规模抗议。抗议者认为展览不尊重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且正面宣传了核武器与战争。“Enola Gay”是博物馆史上著名的争议性展览,航空航天博物馆馆长因为此次风波离职。

“死亡:最后的禁忌”

既然博物馆需要去举办争议性主题的展览,那么用什么样的手法能避免或减轻争议?让我们回顾澳大利亚博物馆2003年举办的“死亡:最后的禁忌”(Death: The Last Taboo)展览,看该馆是怎样成功处理了死亡这一敏感话题。

\

澳大利亚博物馆举办该展览的目的是揭开死亡神秘的面纱,让人们有一个场所、一段时间去思考和讨论这个平时不常谈起、害怕谈起的话题。策展团队最初的规划是: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探讨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人们对于死亡都有什么选择,并让观众尽量真实地体验死亡。

在展览的前置评量阶段,为了了解观众希望在展览中获取什么信息,以及展览的尺度,工作人员组织了五次焦点团体访谈(focus group),让潜在观众表达对展览的预期。结果显示,该展览的目标观众群应定位为成年人;展览既要从科学的角度介绍死亡,也要提供文化角度的解读。另外,观众对于围绕死亡的故事尤其感兴趣,希望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们对死亡有怎样的看法。

因此,展览最终从自然科学和文化两个角度对死亡进行了诠释,内容包括何为死亡、尸体腐烂的过程、停尸间和火葬场的工作场景、不同文化中的尸体处理方式、葬俗、对死亡的态度等等。另外,展览还运用一些来自死者的物品来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

展览展出的死亡面具
展览展出的死亡面具

该展览的总结性评量显示,观众对展览给出了很高的评价:88%的观众认为展览达到/超出预期,95%会推荐给其他人看。此外,展览的诠释方式也非常成功,多数观众都能轻松了解策展团队希望传达的信息。观众们认为,该展览确实揭开了死亡的面纱,让人们了解死亡,也提供一个讨论该话题的场域。“我们都知道自己将会死去,但很少能像现在这样去探讨它。”

通过观众研究馆方还发现,展览结尾处的6个展柜尤其引起观众共鸣。展柜中分别展出6个普通人的遗物,并配有文字说明讲述他们的故事。其中一个展柜展出了一双自杀者的鞋和他的遗书。还有一个展柜中摆放着一个鞋盒,里面装有一些烧焦的个人物品。这些物品的主人是一个在车祸中去世的母亲,物品取自她的提包,盛放在鞋盒中还给她的家人。

一个自杀者的鞋子和遗书
一个自杀者的鞋子和遗书

观众对于这两个展柜的反应尤其强烈,很多人表示在旁边停留许久不愿离开,因为这些物品的背后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它们不像历史文物一样让人有距离感。观众们表示,以这种方式结束展览非常舒适,他们在平静而又充满思考的状态下离开,并感到度过了一段有意义的旅程。

至于该展览为何如此成功?策展团队认为叙事方式(narrative)是关键。整个展览并非是以猎奇的眼光看待死亡,而是用贴近观众、真实感人的语言去解读死亡,帮助观众去处理这个敏感、禁忌的话题。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我非常喜欢这个展览的讲述方式,很真实,在看到放有鞋盒的那个展柜时,我会想如果物品的主人是我妈妈会怎样?而当我出门的时候,我则会开始想我的手提包里放了什么?属于我的那个鞋盒会是什么样?”

从争议中看复杂世界

简言之,博物馆举办争议性主题的展览,其目的并不是制造争议,而是因为这些议题真的重要,人们需要一个场域去了解、思考、讨论这些问题,而这也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之一——帮助人们看到这个世界发生的变化,看到社会的多元与复杂,提醒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不只一种,刺激新的思考方式,甚至是转变整个社会对某个议题的理解。

当然,争议性主题也必然带来风险,博物馆可能面临资助者的压力、观众的抗议,甚至社会舆论的质疑。但澳大利亚博物馆的例子证明,适当的叙事方式可以减轻展览的争议性,并获得观众的积极回应。如果博物馆一味回避敏感话题,也许能获得短时的平静,但长久下去则会失去与观众的联结。反之,如果采取合适的方式去讲述,那么展览给博物馆,甚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正面效益不可忽视。

死亡在我们的文化中也属敏感话题,也正因如此,我们普遍缺乏对死亡的认知。我们是否也需要一个了解死亡、讨论死亡议题的空间?博物馆又能否成为这种空间,引导人们走出误区,以更加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