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由中国文化部支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主办,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和北京时代美术馆协办,双年展将于2017年5月13日开幕,延续至11月26日。本届双年展总主题定为“艺术永生”(Viva Arte Viva),旨在成为“由艺术家与艺术家为了艺术家而设计”的一届双年展,将艺术家置于第一线,为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提供机会。而以“不息”(Continuum -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为题的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也将是一个由“艺术家为艺术家策划”的展览,提出关于什么是“永生”理解的中国方案,展示中国智慧的深刻内涵,以当代和民间积极互动的方式,阐释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永生的奥秘。
邱志杰
经专家委员会评选,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国内外知名艺术家邱志杰担任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由其策划的展览主题“不息”寓意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恰如其分地呼应了中国关于“永生”的回答。整个展览的呈现,旨在捕捉这股“不息”的能量。在捕捉古老文本中不息的故事和在当代艺术所迸发的新生命力中;在捕捉传统的制作工艺于今天的转换与重生中;在捕捉皮革所致的光影中;尽情演绎一个艺术家自编自导的剧场。
关于策展理念
展览在意象上将以“山·海”与“古·今”两个相互流变、转换的“阴·阳”结构来展开叙事。“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这两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构成“山”与“海”对应的意象;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和马远的《十二水图》二幅宋代古画共同构成展览的“引文”,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构成指向“不息”的意象。一位汲取大海能量的当代中国艺术家汤南南与另一位汲取“迷信”能量的当代中国艺术家邬建安;一位雕刻影子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与另一位汇集苏绣艺术传承脉络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姚惠芬将对这两个故事、两幅宋画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合作,为展览空间的“叙事”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可能。
汪天稳
骷髅幻戏图
这二组由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当代艺术家构成的对比叙事,亦共同表达了“不息”所蕴含的“合作”与“传承”的精神气场。苏绣大师姚惠芬不仅将以精湛绝伦的上百种针法再现《骷髅幻戏图》,也将参与汤南南《遗忘之海》的创作。邬建安与皮影大师汪天稳已合作多年,在该展中将针对马远《水图》和山海意象展开新的创作;而出生于剧场世家的汤南南与皮影大师汪天稳,来自上海金山的邬建安与苏州的姚惠芬,也将交叉产生出新作品。民间工艺和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在中国艺术的不息再造与重生的能量中相互渗透,构成互文性的集体创作网络--既有两点之间的交互,又有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之间的交互,每位艺术家还分别与其它三位艺术家合作;同时,更多的策展人、艺术家们也将合作形成一个现场表演。在这片交叉合作的网络中,传统分别由当代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家所继承和阐释。
Tang Nannan汤南南(photo by Su wei苏薇摄影)
《遗忘之海20》,汤南南,纸本水墨,76×145cm×4 2014.jpg
汤南南摄影《全球沙滩考古计划》之《流觞》400x1000cm 2012
因此,每一个中国艺术家,都不是一个人在创作。他的创作,总是一种应答和开启,总是在期待唱和,总是可以加批注和题跋。中国艺术绝不是任何一个生死有命的中国艺术家的个体创造,而是一场历时五千年的集体创作,这是一代代艺术家不断卷入的,一场跨越千年的唱和和雅集。本届中国馆向世界展示的当代中国艺术,也将是这场数千年的集体创造的新的生产。它正直坦荡,不是削尖脑袋猴急经营的创造力,而是脱胎换骨后的自然洋溢;不是暴烈的资本炒作的成功,而是感染和召唤所致的认同。它是一种基于中国文明的底色和基因,基于中国人的人情冷暖和匠心文运、通情达理的新的当代艺术。
邬建安
《九重天》,邬建安,皮影装置, 手工镂刻牛皮,40cm x 391cm x 23.3cm
与往届中国馆截然不同,本届中国馆展厅特别设置了文献区,展示四位艺术家各自的师承,进一步把“不息”由意象和气场,落实为文献的证据。邬建安的老师是吕胜中先生,吕胜中先生的老师是杨先让先生和冯真先生,杨先让的老师是徐悲鸿,冯真的老师是苏联画家莫伊谢延科……汪天稳的恩师是李占文,李占文的恩师是李三喜,李三喜的师傅……汤南南的大学老师是徐里……徐里的老师是林以友、谢意佳;林以友的老师是倪贻德和胡善余先生,谢意佳的老师是黄宾虹、林风眠等……姚惠芬的恩师是牟志红,牟志红的老师是金静芬,金静芬的老师是沈寿……姚惠芬的另一位恩师是任嘒娴,任嘒娴的老师是杨守玉,杨守玉的老师是吕凤子,吕凤子的老师是李瑞清……每一位中国艺术家,有着各自的师承,也都同时是一个教师。在这样一种雅俗新老之间重重叠叠的唱和以及代代相传、无穷尽的接力中,聚集起的是不息的能量场。而这种艺术阐释模型,将完全不同于那种强调个人创造的艺术生产模式,这就是中国艺术和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秘密。
姚惠芬
当代的中国艺术,一脉相承,这是我们对于“艺术永生”的回答。在长达半年的展期中,不仅可让观者在绘画、影像、装置、雕塑、行为、摄影与苏绣、皮影等多元展演形态中游走古今;并且通过多媒体皮影剧表演、皮影工作坊以及《全球沙滩考古计划》之《威尼斯》和《寻海记》等公众创作活动,不断充实和更新观者的多维体验;而这场持续180天的“不息”的戏剧,亦让“中国元素”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奔腾不息。
海报
关于组织架构
支持: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协办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北京时代美术馆
合作机构
明园集团
华熙集团
关于策展人
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 开始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硕士博士导师。他作为艺术家曾参加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5年威尼 斯双年展主题馆。及2002年和2013年的圣保罗双年展,及其他 各种国际双年展。作为策展人在1996年策划了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展,以及1999 年到2005年之间推介青年一代艺术家的“后感性”系列展览。 2003年他策划了798艺术区的第一个展览。2012年他是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的总策展人。
关于艺术家
汪天稳,陕西皮影传承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着名皮影雕刻艺人李占文。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皮影艺术雕刻鉴定专家、陕西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1982年,受邀为日本国立民俗博物馆负责设计、刻制《孙悟空大闹天宫》全套,深受日本友人的赞誉;1983年设计、制作的皮影人物:《樊梨花刀劈杨藩》,获中国轻工部旅游产品优秀设计“一等奖”;1984年刻制的皮影人物:《帝王出巡图》,获陕西省优秀产品设计 “一等奖”,同年并获西安市旅游产品“百花奖”;2000年,作品《番将》获得首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创作奖;2008年创作的《白蛇传》,在中国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汤南南,1969年生于福建云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以乡愁为切入点,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等多个命题。试图以社会学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大海和流水为意象,探索绘画、装置、摄影、动画、多屏幕录像剧场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寻找自身生活经验的启示,并关切当代生活情境的可能性。
姚惠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自幼就开始学习刺绣。师从近代苏绣“仿真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娴。擅长将苏绣乱针绣的技法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绣制中,使其绣品更具独创性。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其作品曾连续在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荣获金奖。主要代表作品有《张大千肖像》、《泼彩红荷图》、《荷之韵》等。
邬建安,生于北京,祖籍上海金山。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获学士学位。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生活、工作于北京。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