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下午,《王铁华:墟/境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圣之空间举行。此次展览展出王铁华近年创作的油画、综合材料、水墨和空间装置,集中反映了他的问题意识和文化立场,以及涵容中西艺术和哲学的思考试验。
展览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卫艳博士主持,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博士生导师殷双喜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原设计学科主任、中国建筑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张宝玮教授,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教学部主任葛玉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医学生物物理学专家程京,大连城市建设集团董事长董学林,香港永宝斋斋主、古董经纪人翟建民,艺术家王铁华分别致辞。
学术主持殷双喜说:"王铁华对艺术的从事并不晚,只是工作室打开的比较晚。"王铁华自幼受过正统的古典素描及色彩训练,高考之后学习建筑专业,硕士、博士均获得建筑专业学位,并设计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世界华人收藏博物馆等知名建筑,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纯艺术的热爱与探索。王铁华以各种材料和媒介表达自我对自然的感悟,作品体现了他对于"事物不稳定性"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在他的作品中,将世界的每一瞬间的即逝性和永恒性凝结于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图像之中。我们可以将王铁华看作当代的"文人画家",即当代知识分子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自我精神的表达。
策展人葛玉君认为,王铁华的近期创作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亦或可能性--即新媒介下关于当代水墨的另类表述,一种基于"水墨文化"的物态延伸与当下生命体验的视觉呈现。在他个人看来,这正是其背后的价值及对当下艺术现状敏感的反思所在。王铁华是在这样一种"有目的"的探索与追问之中,踏上其既具空间意义又具时间意义的"无目的"之旅。进而不断转换着身份,不断的用新的视角、新的方式去重新审视并反思着当下的现实。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王铁华的绘画艺术,他的绘画并不受材料与画种的局限,大体上可以分为布面油画或木板综合材料与纸本水墨综合材料两类。布面油画综合材料作品尺幅较大,构图饱满,色彩强烈,并具有造境的空间感;纸本水墨综合材料则注重虚空留白,语言平面纯化,更加具有精神的深远境界。
在王铁华看来,现代性是多元文化进行文化选择的机会。艺术史是世界的艺术史,在今天,在封闭出一个纯然的,原生态的本土文化传统和所谓的民族绘画是荒谬可笑的。东西方绘画从文化传统的源头上讲,并非不存在可通约的价值标准。
对于本体展览主题"墟/境",王铁华认为,"墟"是时间的残渣,"境"是多重时间和身体的同时在场,在对"墟"和"境"的关照之下,物质的踪迹正是可以对时间的阅读和救赎的过程和载体。而身体通过和时间的对抗,使得"过去"和"未来"同时从"不在场"现身成为"现在"。
展览开幕式后,王铁华艺术研讨会在圣之空间二层举行。殷双喜、邓平祥、葛玉君、牛宏宝、陈剑澜、刘礼宾、郭红梅、徐子林、许柏成、曹天成、张映辉等批评家对王铁华的艺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批评家们对王铁华艺术思索的深度和纯粹性给予充分赞赏,肯定了王铁华艺术发展的方向,认为王铁华的绘画充满着非常多的可能性,对王铁华绘画的未来充满期待。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