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OCAT主办、华·美术馆承办的 “抗体——新视觉艺术节2017”于2017年8月26日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正式开幕。“新视觉艺术节”系列展览始于2004年,连续每年呈现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的优秀作品。
本次展览对今年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展进行了全面考察,遴选出具代表性的毕业生作品。展览由谢安宇、余敏玲、孟祥远策划,以“抗体”为主题。“抗体”在此所隐涉的是一种个人立义的精神和态度,具体到艺术创作当中,则应时刻警惕自我意识的惰性和集体思维的惯性,保持个体的独立知行。
葛宇路,《葛宇路》,2013-2017,图片:华·美术馆
陈思雨,《切肤之痛》《Keenly felt pain》,2017 ,图片:华·美术馆
孔淋,《声渊》,2017,图片:华·美术馆
历经14年,新视觉艺术节不断前行
近距离观察艺术教育体系的转变、艺术学生的成长经历和观察者自身评介体系的变化。
毕业展是艺术教育体系和个人成长相交融下的成果展现,本届“新视觉艺术节”尤其关注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抗体”以及随之形成的自我免疫表现,甄选展示了来自全国不同院校的31位青年艺术家的31组作品,包括架上绘画、影像和装置。同时也提问当代艺术在体制的培养下如何维持其批判属性;以及如何在更广阔的艺术语言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以独立的个体身份,摆脱那些集体意识下的创作惯例;提倡通过艺术的方式在和公共关系的博弈中产生行动。
段官来,《众生相-浮生》《All Sentient Beings-Floating dream》,2017 ,图片:华·美术馆
胡木欣,《Everyone Be Ready All Time》 , 2017 ,图片:华·美术馆
历经十四年,“新视觉艺术节”形成自己一个独特的观察点:它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近距离观察艺术教育体系的转变、艺术生们的成长经历和观察者自身评介体系的变化,同时也记录着整个艺术生态圈最基础、最细微、最具活力的状态。
胡容源,《意体》,2017,图片:华·美术馆
陈新益,《Bling bling系列》, 2017年,图片:华·美术馆
曹冰洁,《维特鲁威女人Ⅱ》,2017年,图片:华·美术馆
自我意识的惰性和集体思维的惯性
在象牙塔的庇护之下,毕业生的呈现也是多姿多彩。个体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刺激着毕业生们,使他们在多方洪流的冲击之下更多的事“辗转”、“扭捏”、“焦躁”和“彷徨”?还是能足够坚定的,坚持“开放”、“乐观”、“平和”和“谦逊”?
艺术市场屡屡刷新拍卖神话。眼看今天众多艺术院校,为适应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形势,正陆续开办与当代艺术相关的专业和系别。芸芸青年学子,在越来越有序安全的当代艺术生态中学习、创作、谋生,他们稚气的脸庞总是洋溢着自信、骚动、不屑与反叛……不知他们身处这个看似日益自由的环境中是否已深谙自由的真义、权利和义务?当代艺术的基本属性是批判性,体制里培育出来的批判,看来既有趣又充满悖论性:集体中的个体该如何自处?每年到各大院校考察毕业展,我们总是从密密麻麻的作品里寻找答案。
马良靖,《风景记》,2016,图片:华·美术馆
李嘉慧 ,《有猫病》,2017,图片:华·美术馆
李睿璟,《虔诚地畸变》,2016-2017,图片:华·美术馆
每次的毕业展都像一个巨大的标本室,陈列着有关艺术教育体系和个人成长相交融下的毕业创作“标本”。标本茁壮的形态显示着单个个体活力十足。在象牙塔的庇护之下,毕业生的呈现也是多姿多彩。毕业展既是他们阶段成长的检视,亦是人生转变的重要节点。在这之前,艺术教育体系助他们强健自身,打好基础。而个人的成长需要完善自身免疫系统,形成“抗体”。
左立燕,《镜中像》,2017,图片:华·美术馆
杨腾,《蚀年,树》,2017年, 图片:华·美术馆
形成“抗体”的因素有很多,外界的刺激和自身的准备是最基本的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科技、资讯,新的世界局势变革,全球化的影响刺激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体系。如今学生们不再如以前只能通过传统媒介的流传轨迹发现、了解和学习。网络将每个人紧密地捆绑到一起,个人再也不能“独善其身”,都成为这个“网”的一份子。海量的资讯犹如病毒一般随时轻易的侵入到学生们之中,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这个磨炼,学会分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悄然变化。个体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刺激着毕业生们,使他们在多方洪流的冲击之下“辗转”、“扭捏”、“焦躁”和“彷徨”。毕业生一方面内心必须足够坚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开放”、“乐观”、“平和”和“谦逊”,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独特的观察;另一方面,还必须强大自身的免疫力,形成自身特有的“抗体”。
张凌瑞,《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2017,图片:华·美术馆
赵胤杰,《线与蓝》, 2017,图片:华·美术馆
“艺术自由”?!
“那么,我们今天在美术馆里所看到的那些当代艺术作品,到底有多少是毕加索口中那“值得一做的事情”呢”
1946年,毕加索在拒绝纽约前卫艺术家请他声援“艺术自由”的恳求时说:“眼下的问题是,根本就没有强有力的学院派艺术是值得与之抗争的,也许可以说,学院艺术已经奄奄一息,而这对现代艺术是很不利的。原则即便糟糕之至,也该制定原则,艺术有没有力量的佐证,在于它能否冲破重重障碍。”中国的艺术院校受国家部门管辖,其中的管理组织者、教学者、工作者均是体制内人员,有着严格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行使着各种规条戒律。若按照上述逻辑,此种境况,该是对现代艺术很有利,但是中国的学院同时又是现代艺术的发生地和训练场,且听毕加索继续说:“艺术家一旦被认可,就意味着他所做的一切可以理解,可以通过,因而只是一顶破帽子,根本不值钱。一切新事物,一切值得一做的事情,都没法得到承认!”[i]那么,我们今天在美术馆里所看到的那些当代艺术作品,到底有多少是毕加索口中那“值得一做的事情”呢?
赵宇,《重叠》《复制》《缠绕》,2017,图片:华·美术馆
唐婉婷, 《表象》/《Appearance》,2017,图片:华·美术馆
吴凌舒,《满满地占有,慢慢地侵占》,2017 ,图片:华·美术馆
新视觉艺术节自2004年创办至今,已经走到第14个年头。作为这些艺术毕业生的观察者们,我们希望在艺术考察中看到一些“设身处地”,根植于脚下这方土壤,从此在的空气与水源滋长而来的,饱含生命力和活力的当代青年艺术创作。传统,本应如同一个自治的生命体,带着与生俱来的血脉,时刻倾听时代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脉搏,在丰富生动的环境里不断滋生鲜活的血肉。但很遗憾,我们谁也不知道,中国传统如果存活至今,该生长成什么模样。梁思成倡议改造成环城花园的古城墙,拆了就再也建不回来了。蒙昧激进年代的精神创伤虽已痊愈,谁也无法否认和掩盖这种创伤后遗的心理扭曲和精神痛楚。
乌英嘎,《地球电台》,2017,图片:华·美术馆
屠若晗,《组装一个屠若晗》 ,2017,图片:华·美术馆
牛原昕, 《看起来很美》,2017,图片:华·美术馆
记忆恐难再续,体制内外,现实似乎并没有给予我们多少可以选择的余地。如果不能时刻警惕自我意识的惰性和集体思维的惯性,保持个体的独立知行,“艺术自由”终究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标签和口号。
——余敏玲(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
更多现场情况:
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学术主持冯峰先生致辞
策展人代表谢安宇致辞
艺术家代表葛宇路致辞
开幕式嘉宾合照
开幕讲座主讲嘉宾、吕胜中老师讲述“为什么上世纪”
关于展览
抗体——新视觉艺术节2017
展 期:2017年8月26日-10月8日
地 点: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
主 办:OCAT
承 办:华·美术馆
展览总监:张立勇、栾倩
学术主持:冯峰
策 展 人:谢安宇、余敏玲、孟祥远
支 持: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场地支持: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顺序):
曹冰洁、常腾飞、陈思雨、陈新益、段官来、葛宇路、古鹏、郭婷杨、胡木欣、胡容源、孔淋、李超然、李睿璟、李嘉慧、卢国振、马良靖、牛原昕、仇贝、商骞文、唐婉婷、屠若晗、乌英嘎、吴碧林、吴凌舒、杨腾、杨尹如、郑丽镇、张凌瑞、左立燕、赵胤杰、赵宇
美术馆背景
OCAT创立于2005年,2012年4月正式登记为独立的非营利性美术馆,并构建了布局全国的当代艺术馆群。它是由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赞助的新型艺术机构。馆群总部设在深圳,目前包括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 OCAT上海馆、OCAT西安馆、OCAT研究中心(北京馆)。其中,华?美术馆是国内首家以设计为主题的美术馆,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华侨城正式成立,现为OCAT馆群中的设计馆。OCAT和华·美术馆通过坚持举办“新视觉艺术节”,来坚持对青年艺术家的挖掘、推动和对当下教育现象的关注,共同完善和构成艺术生态里的各个环节。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