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展览前言总是看不懂
2017-09-28 11:06:34 来源:单读 

\

在看展之前,当我们总希望能够尽快了解展览,而站在巨大的展览前言墙前时,却发现他们并不说人话!我们问了问几位策展人、艺术家和记者,他们有人说这是必要的姿态,有人说展览前言就是“皇帝的新衣”,还有人说写展览前言的人根本就不想让你读懂!你们也来吐个槽,为什么展览前言总是让人看不懂?
 

林梓

艺评人

正如男女接触时总有一方展露出一种性冷淡的姿态一样,这种姿态会让被动的一方占据绝对的有利地位。艺术行业与主流社会互动的时候就必须抢占这个被动地位。被动意味着诱惑,意味着自信,意味着主体性在另一方身上的显露。虽然画廊中的绝大多数是不会在乎普通游览者的认知问题的,因为游览者不会购买。但画廊对姿态非常敏感。这可能与这个行业中的男女比例有关。

蒋志

艺术家

最好不要依据展览前言来看展览,这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们看待事物的感受是日日弥新,作品和文字也是我们遭遇的事物之一,我们的观察和理解也是生成的事物之一,它们一直在变化,固守一时一境而形成的阐述于我们无益,也不可能。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看得懂他人,对自己的思绪和感受也如此,茫茫无迹可寻。我们应该放弃去理解文字和作品,而把它作为我们当前的感受和思考的材料,即时去用,去创造自己的新。

曾嘉慧

青年策展人

很多展览前言看不懂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妥协,尤其是群展,很多时候要把一些完全不相关的作品串在一起,那概念和语言必须模糊到有足够的阐释空间。策展语言又是一个介于学术语言和大白话之间的东西,它存在大量自创词汇,只能在非常狭隘的语境去理解。在中国,还有个操作问题,太多展览的策划时间都太短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梳理关系。

蒯乐昊

单读作者,《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

为什么展览的前言读不懂?因为那常常就是根本不想让你读懂的人,写给那些注定不可能真正理解艺术的人读的。

艺术圈的人是这样读前言的:他们首先瞄一眼落款,对发言人的性质和分量有了预判,然后他们的眼睛在前言里跳跃,捕捉住几个关键词,足够了。他们于是放心地快步迈进大厅,进入了他们相对擅长的视觉环节。

请原谅我的刻薄,但是这就是实情——“看不懂艺术理论文章的人,就是愚蠢的、没文化和缺乏感受力的,”这个隐形逻辑,跟《皇帝的新装》里那两个宫廷织匠的逻辑是一色一样的,至此,理论家和艺评人们获得了不容置疑的权威,而观者自觉闭上了嘴巴。

在中国,学界自来有理论至上的传统,提出思想和观点的人,往往似乎深刻过践行者。这也许也没错,但是在艺术领域,评论家充当了艺术家的场外裁判,然后谁又来甄别评论家水平的高下呢?

艺术圈的文化修养参差不齐,而且艺术圈人多资源少,出头不易,加上很多艺术家往往讷于言辞,这时候,他们就希望能有人帮他们把脑子里想的东西说清楚,甚至把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想到的东西也说出来,评论家们有时受雇扮演这一角色。

越是心虚的人,越是喜欢找件名贵的外套来包装自己,外套上还别满了类似“后现代”、“去中心化”、“前置危机”等闪烁着未来主义光芒的大别针,唯恐别人浅化了自己的创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可能也是当代艺术的虚高位置把艺术家们架在那儿了。

当然,我同意,艺术不是用来解释的,是用来感受的。前言看不看得懂,甚至艺术本身看不看得懂,都不是最核心的命题。总还是有诚恳的艺评人和诚实的艺术家,遇到了他们写的前言和他们做的展览,就不妨认真地多看上一会儿。而其余时候,对待艺术展览前言,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像你对待你新买手机的说明书:印得再精美,再详尽,你也是宁可先抓起手机自己摸索体会。

杨鉴

蜂巢艺术中心策展人

越牛逼的展览,文字越简单,越简单的展览,越需要文字写得牛逼一点,帮它加持。对展览作品比较有自信的艺术家,文字就简单,对作品没什么信心的,就要找个高手往哲学上提一提,差不多是这个趋势。所以一般来说,前言文字看不懂的展览,通常比较普通。

苏文祥

艺术家、泰康空间策展人

前言是展览的一部分。有时候展览就是从前言,或者新闻稿开始的,不一定从作品,各种技术处理的显露、呈现,甚至包括开幕、艺术家的扮相,都是展览的一部分,展览(动词)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如果这个展览想“装逼”,那一定不会放过前言。

看不懂有两种,有些事物就是需要特定的语言去描述,我们不可能懂所有,真看不懂是有可能的;另一种是作者语文没过关,这个就不好说了。我们空间的展览大多没前言,有纸上的展览简介,我们一般力求写的能让人看懂

编辑:江兵

标签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