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遗作1亿起拍 企业收藏支撑高端拍卖市场
2017-11-01 09:36:01 来源:北京时间 作者:周永亮

\

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遗作即将拍卖的消息,迅速引爆了全球文化圈,大家都在关注它将被谁纳入囊中。这件作品故事很多:达芬奇最后一幅由私人收藏作品,曾长期被被认为是达芬奇弟子作品,曾经价格仅45英镑,到最近被认定是真迹,估价过亿美金。

佳士得拍卖行在这件作品的营销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一方面体现这幅画本身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端拍品在全球艺术市中的特殊角色。高端作品在历年成交量占比均不足 0.01%,却占据着将近10% 的成交额比例,直接影响参与者信心。

俄富豪送拍达芬奇名作 底价1亿美金

近日,国际知名拍卖行佳士得对外宣布,达芬奇作品《救世主》(Salvator Mundi)将于11月在纽约进行拍卖,预计将至少拍出1亿美元的天价。

据了解,《救世主》创作于1500年左右,这是全球仅存的不到20幅达芬奇作品之一,也是最后一幅私人收藏的达芬奇作品。纽约战后与当代艺术部门主席Loic Gouzer认为,“《救世主》是世界级的绘画作品,它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达·芬奇最经典的画作。”此前的1994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以3080万美元竞得达芬奇的《哈默手稿》,这使它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图书。

这件作品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达·芬奇的弟子之作, 1958年在苏富比伦敦成交价格仅仅为45英镑。此后,这件作品从公众视野消失,直到2005年纽约画商Alexander Parish以1万美元的价格买入。2013年,由三个艺术经纪人将作品以8000万美金卖给卖给了瑞士艺术商人、艺术品运输和仓储业务公司Natural Le Coultre总裁Yves Bouvier。同年,Bouvier转身便以1.255亿美元的价格转卖给俄罗斯亿万富豪Dmitry Rybolovlev。

此次《救世主》的委托方就是Dmitry Rybolovlev,他名下拥有俄罗斯著名钾肥企业 Uralkali 和摩纳哥足球俱乐部,2017年以74亿美元身家位列福布富豪榜第190位。他也是艺术市场的大玩家,曾以20亿美元购入毕加索、高更、罗丹、罗斯科、克里姆特等艺术家的38件作品。但从2015年以来,Rybolovlev陆续开始卖掉自己的收藏,价格远低于当初购入价格。其中,高更的《Otahi》以1.2亿美元购入,最终拍卖了不到5千万美元;罗丹的雕塑《永恒春日》以4819万美元购入,拍卖仅得2040万美元;克里姆特的《水蛇II》以1.838 亿美元购入,拍卖仅得到1.7 亿美元。到目前为止,Rybolovlev售出的藏品已经损失超过1亿美金。

至于这件作品如何被认定为达芬奇作品,主要是依据一个国家专家团队的鉴定结果。2010年底,一个由国际专家组成的团队被召集到伦敦,经过多年研究该木板油画被鉴定为达·芬奇真迹。估价也因此扶摇直上。据了解,当时参与鉴定的专家由于与英国国家美术馆签署了保密协议,所以拒绝对外公布关于此画的细节和发表任何评论。“我们被要求保守秘密,不对外说一个字。我们得出结论,这幅画就是达芬奇的真迹。”意大利米兰的达·芬奇研究专家马拉尼教授说。

因为具体鉴定细节未公布,有业内人士对此作品是否为达芬奇真迹仍持质疑态度。毕竟,“达芬奇影响巨大,赝品时有耳闻”。

至于《救世主》最终将会被谁收入囊中?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透露,已经有买家委托保底,因此此次并无流拍的可能性。

企业收藏支撑高端市场迅速增长

针对《救世主》的宣传和推广,佳士得此次下了血本。据了解,佳士得“将于世界各地的关键地点对这幅作品进行巡展,包括香港、旧金山、伦敦。”据了解,仅展览的保险费用,就将花费巨额资金,“把画运到香港来,佳士得此番需承担不菲的运输保险费用,预展地点位于中环的历山大厦更是压力颇大。”魏蔚表示。

“佳士得此次围绕这件作品展开的大力度营销,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业内专家秦先生表示,佳士得希望通过巡展激发整个超级精英竞拍群体,而并非一两个巨鳄的兴趣。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达芬奇《救世主》本身的分量,另一方面高端拍品在整个拍卖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端拍品(1千万元人民币以上)是拍卖市场的特殊拍品,在历年成交量占比均不足 0.01%,却占据着将近10% 的成交额比例,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高端拍品的出现和增加会增强艺术市场参与者信心。

根据苏富比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的销售总额为28.3亿美元,同去年相比增长了4%。另一家老牌拍卖巨头佳士得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估算有30亿美元。两家拍卖行业绩的提升长主要源于高端艺术品市场的增长:佳士得成交超过1000万英镑的拍品有38件,而苏富比成交价在300万美元以上的拍品有106件,增长了16%。

国内的情况也是如此。据《2016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2016 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额67.4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总成交额48.3亿美元,同比增长7%,主要是因为高端市场的增长。高端拍品成交数量较同期增长30%,成交额在全国交易总额中占29%,对中国大陆的市场回暖起到了关键作用。

之所以高端市场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企业收藏的异军突起。从各大拍卖行的竞拍结果来看,掐尖的高端拍品几乎被企业所包揽。2016年,中国共拍出16件成交价亿元以上的拍品,总成交额达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多件拍品是由万达集团、宝龙集团、苏宁集团、华谊兄弟等竞得,2件更是创造了拍卖纪录。许多企业或企业家成立了私人博物馆,在优化资产配置、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获得政府相关支持。企业的参与带动了文物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攀升,成为当前推动中国艺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端拍品打乱艺术品市场结构

随着高端拍品行情的不断看涨,一方面确实对艺术市场的企稳起到了支撑作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表示,以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10家拍卖企业为样本可以看出,2016年拍卖市场获得了小幅增长,成交额也在上升。2015年成交额为168亿元,2016年则上涨到190多亿元。

另一方面,艺术品的供需不平衡进一步加剧。“高端藏品主要集中是古代或近现代作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企业收藏推动高端市场持续增长,也刺激和扩大了对高端藏品的需求。但供给有限,致使精品价格不断攀升。普通拍品供给充足而需求不足,导致成交率不高。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结构。逐步引导中低端拍品市场需求,严格把控供给是稳定市场、推动市场良性发展的主要方向。”秦先生表示。

供需不平衡也导致拍卖行的压力不断增大。“拍卖业最大的压力主要在于征集,拍品资源特别是高端资源匮乏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国内,海外也是如此,征集的收获也远不如过去”,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表示。

从行业规律来看,高端拍品大多出自具有品牌效应的知名大拍行。“因为大型拍卖行在征集、品牌、资金方面的优势,他们征集到高端藏品的机会更大,中国拍卖市场变得越来越集中”,秦先生说。据2016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成交额排名前五的拍卖企业占全球拍卖总额的46%,较上年增长了6%。而排名第6至25的中性拍卖企业所占份额则从35%减少到30%。其中,成交额前三名(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首次由来自北京的企业包揽,三家企业共占据全球总成交额的33%。

与此同时,2016年,共有271家拍卖企业举行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较上年减少了1%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上拍的拍品数量也下降至7年来最低水平,总计49.9万件,较2015年下调了6%,比2013年峰值更是下降了29%。由于低端市场盈利空间下降,越来越多的拍卖企业,尤其是较小型企业,选择减少或暂停拍卖。此类企业的比例在2016年达到39%,为近六年来最高值。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