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是一种特殊的态度
2017-11-02 09:58:58 来源:美术报 作者:杨琼

\

时常在欣赏作品时听到艺术家说“这幅作品还未完成”“这是一幅还待完善的画”诸如此类的话。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完成的?什么样的作品又是未完成的?完成和未完成之间应该如何来界定?到底是艺术家本人认为作品未完成还是读者公认作品未完成?这应该没有统一的说法吧。

我认为,艺术作品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之说。对于艺术作品(尤其是美术作品)来说,只存在优劣、好坏之分,没有完成与否之别。从艺术家的秉性、心绪以及创作环境上来看,太过于在意作品是否“完成”,意义不大。事实上,从时间上来说,艺术作品永远都不会有“完成”之时,因为艺术家总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发现他的作品中存在瑕疵之处,而希望加于修改。因此,某一时刻(阶段)所创作的作品,可以看做是该时刻所“完成”的作品。只要艺术家本人承认他的作品已经完成,那么作品就是“完成”的。

事实上,从想象力的角度来看,“未完成”的作品有时要比所谓的“完成”作品更能给人无尽想象的空间,其艺术

事实上,从想象力的角度来看,“未完成”的作品有时要比所谓的“完成”作品更能给人无尽想象的空间,其艺术性也更高;而那些无尽细腻、无尽完善的作品反而显得拘谨造作。18世纪英国画家庚斯博罗的作品是公认的具有“未完成的风格”的作品。和他同时代的画家雷诺兹在论及他的“未完成”的作品时认为,一切高级的艺术——即“崇高风格”的艺术——都是想象出来的,“我认为可以解释清楚为什么这种作画方式会有如此的效果:我们假定不确定的风格中具有一种一般的效果,足以使人联想起被画对象;想象力补充出其余部分;观看者的这种补充如果算不上精确的话,至少比艺术家处心积虑才能画出的东西更为令人满意”。可见,“未完成”的作品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换句话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象,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意象来“补充”“未完成”的作品,从而得出更多的、更为丰富的作品的形象来。

“完成”的作品有时是根据公众的审美要求来画的,而“未完成”(如“习作”)的作品更多是出于自己的趣味或为自己而画,可能更具有创作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象派的作品都是“未完成”作品,因为相对于那些古典的、写实的作品来说,印象派作品显得过于粗糙、放荡。而现代派的诸多作品就更无须解释了。可见,“完成”与“未完成”只是相对而言。

康斯太勃尔的习作《干草车》与在卢弗尔展出的已经完成的同名作品相比,更体现出绘画性的手法而非科学的(指透视方面)手法。而他的另一对同名作品《从主教花园看萨利斯伯里教堂》的效果就相差更远了。文杜里是这样评价这两幅作品的:“这幅‘习作’是绘画史上着名的最高艺术成就之一。它把褐色和蓝色结合在一起,仿佛闪耀着神秘的光彩。树木也在放射着光彩,但是画家却用若干深颜色的笔触减弱了它们的亮度,借以突出钟塔的辉煌。我们觉得,在这一片光辉之中,树枝仿佛像跳舞一样无比轻巧和优雅地交织在一起。直到塞尚以前,我们没有看到谁曾有过这般完美。”而在那幅“完成”的作品中,“画家为了使受光的树丛更加如实,而过分地强调了它们。叶丛困扰着树枝。教堂失去了它那轻盈的银灰色调子;教堂的描写变成了单纯的三叶窗、尖塔和屋顶一一罗列交代。艺术作品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篇地形图文献而已。”与此相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其是否“完成”并没有必然联系。

毫无疑问,艺术创作的思想、技巧等诸多因素在特定的时空下是理性的,但更多时我认为是情绪(心性)的,尤其是诸如书法中的草体、国画中的写意、泼墨等艺术样式,非由当下之精神状况体现不可,即便你认为其有所缺失(“未完成”),然想再去修改亦无从下手了,反而破坏了它的一气呵成和在某一特定时空下的统一性。因此时之情绪已非彼时之情绪,此时之笔墨亦非彼时之笔墨。所以说,界定艺术作品“完成”与否是难的。

编辑:江兵

标签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