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2018-04-26 17:39:1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4月26日下午,由伦敦泰特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

剪彩仪式
剪彩仪式

作为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英国风景画展,本次展览分为“现实与梦想”、“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现代早期风景艺术”和“现代晚期风景艺术”五个部分,集中向观众展示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等18、19 世纪的知名风景画家,以及拉斐尔前派、印象派画家,此外还有 20 世纪超现实主义、先锋现代主义画家的作品,以期全面展示 18 至 20 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发展历程。

\
开幕式现场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绘画史上,风景于我们而言,有着永恒的魅力。本次展览中的风景画不仅展现了英伦三岛的奇绝风光,更是一扇帮助我们洞见和理解西方艺术与历史的绝佳窗口。”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国内与国际合作项目主管朱迪思·奈斯比特表示,“这次是泰特的风景画第一次来华展出,我们从馆内绘画收藏中精心挑选出71 件作品,作品涵盖了油画、水彩、版画和照片等多种不同媒介,希望以一系列经典名作向中国观众介绍跨越三百余年的英国历史文化。”

一、“现实与梦想”

17 世纪的科学革命引领着艺术家们对大自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从树木山丘,到云彩霓虹,无不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扬·希伯瑞兹(1627-约 1700)的《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很可能是由当地一名商人订制。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流经伦敦的中心地带,然后汇入大西洋。画中可以看到田野、码头、啤酒屋以及繁荣的市场。画 面上的两道彩虹为这幅作品增添了戏剧性,也揭示出在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研究愈发浓厚的兴趣。

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
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

起初,风景绘画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肖像画中充当背景,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荷兰风景画家的启迪。到了 18 世纪初,风景图像已成为英国视觉艺术领域的一股重要风潮。作为英国风景绘画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英国最成功的世俗肖像画家之一,托马斯·庚斯博罗(1727-1788)在他的名作《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中,营造出一个充满田园氛围的风景世界。画面的背景描绘的是一片虚构的风景,由阴沉的天空、湖泊和远山构成,而牧师正坐在一棵树下,他将大提琴置于双膝之间,身后是一只爬满常春藤的大缸和一间神庙,庙里有一座手执里拉琴的人物雕像,以强调这幅肖像画所要表现的音乐主题。

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 ©Tate Britai
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 ©Tate Britai

\
展览现场

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真正使英国风景绘画摆脱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影响而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人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8 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风景是对讲求平衡与美的古典审美的反叛。艺术家们寻求“崇高”的主题,以期更深刻地表现与大自然的情感交融。因此,暴风雨和地震等野蛮又危险的自然现象成了当时典型的风景画主题。当时的画家中以透纳最为卓越。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的《格里松山的雪崩》,焦点在于坐落在瑞士的格里松山上正发生着的雪崩,大量冰砾倾泻而下。他的创作灵感很可能来自关于1810 年格里松山发生的雪崩导致 25 人死亡的一系列报道。另外,透纳从此次同时展出的卢戴尔布格的《阿尔卑斯山的雪崩》中获得启迪,意图刻画出冰块与岩石丰富的质感与纹理,以期向观众传达壮丽大自然所蕴含的一种令人敬畏和毁灭性的力量。

格里松山的雪崩
格里松山的雪崩

\

与透纳不同的是,约翰·康斯太勃尔(1776-1837)并未去国外游历,而是更偏爱本国的风景,题材通常取自其家乡埃塞克斯郡和萨福克郡的景色。《布莱顿链条码头》描绘的画面中,建于 1823 年的链条码头笔直通往前方,一切都处在一大片阴沉沉的天空之下。 当艺术家目睹眼前这一幕场景时曾瞬间被其吸引,但同时对于现代休闲方式与传统捕捞活动形成的对比感到厌恶。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很多人都认为托马斯·吉尔丁(1775-1802)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富才华的水彩画画家。据说透纳曾经表示,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以换取让吉尔丁多活几年。吉尔丁 1800 年创作《切尔西的白屋》时,切尔西还是一个小小的市镇,坐落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的北岸。画家在纸上特意留白,涂上一抹淡淡的黄色,表现了日落黄昏时分,夕阳余晖照亮了白屋的一瞬间,强烈的对比使这幅作品闻名于世,成为英国风景绘画的杰作之一。

切尔西的白屋 ©Tate Britain
切尔西的白屋 ©Tate Britain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浪漫主义风格中最极端的代表人物是约翰·马丁(1789-1854),他以创作圣经主题的巨幅画作闻名于世,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却被许多评论家批判为庸俗之作。他的《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毁灭》所表现的就是一个即将被火山熔岩摧毁的悲惨世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三、“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

19 世纪早期,自然主义不同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家所创作的风景绘画,产生了一种新的趣味,早期风景艺术的宏伟壮观被摒弃,艺术家转而创作让人感觉更为亲近的风景画。

此次展览中,康斯太勃尔的《戴德姆的水闸和磨坊》是一幅未完成的室外写生油画底稿。这幅画展现了斯陶尔河上一座面粉磨坊前的水闸,磨坊的主人正是艺术家的父亲,一位富有的磨坊主。康斯太勃尔的艺术生涯中,他不断创造出高度原创的油画作品,以供在皇家美术学院的展览中展出,但他标新立异的技法,在当时很难获得认同。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1829-1896)是那个时代最成功的画家之一,1885 年他被授予爵位,并于 1896 年当选为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作品《月亮已经升起,但夜晚尚未降临》标题取自拜伦的诗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意指一天中难以描绘、神秘莫测的时间。前景中有一头雄鹿和一头雌鹿,暗示着凯恩利斯是被狩猎的鹿的避难所。 透纳的《格朗维尔》描绘了法国诺曼底科唐坦半岛海岸边的一个小镇。透纳曾多次前往诺曼底旅行,这幅画是以 1827-1828 年间的一次旅行中所画的铅笔速写为蓝本绘制的,堪称是透纳所谓“色彩研究”的一个绝佳范例,画中具备一种抽象的品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非常现代。

“月亮已经升起,但夜晚尚未降临” ©Tate Britain
“月亮已经升起,但夜晚尚未降临” ©Tate Britain

格朗维尔 ©Tate Britain
格朗维尔 ©Tate Britain

19 世纪早期,透纳和康斯太勃尔对法国的艺术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法国最终以印象派的诞生作为一种响亮的回应。克劳德·莫奈及其他印象派画家所运用的“外光法”和松散自由的绘画技巧,又为英国风景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洪中的雄鹿与鹿猎犬(“被猎杀的雄鹿”) ©Tate Britain
山洪中的雄鹿与鹿猎犬(“被猎杀的雄鹿”) ©Tate Britain

四、“现代早期风景艺术”

20 世纪上半叶的英国风景艺术呈现出一种既锐意创新又极端保守的双重性。包括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爱德华·沃兹沃斯和伊冯·希钦斯在内的艺术家们,对欧洲艺坛的激烈变化做出回应。在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到野兽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痕迹。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1887-1914)的《北威尔士的阿雷尼格山》创作于 1913 年。这是他以此风景为题材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最大的一幅。画面以迅捷流畅的笔触绘就,其中能够看到“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影响。英尼斯曾于威尔士和法国创作,年仅 27岁便不幸死于肺结核。

北威尔士的阿伦尼格山 ©Tate Britain
北威尔士的阿伦尼格山 ©Tate Britain

也有许多艺术家寻求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保罗·纳什(1889-1946)是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超现实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他将其对英国风景和史前神秘遗迹的钟爱,对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超现实主义)的强烈兴趣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让人过目不忘的画作。《梦中的风景》很明显受到意大利形而上学派画家乔治· 德· 基里科的影响,表现了艺术家非常熟悉的英格兰西南部的多塞特海岸,代表梦的意象是一只巨大的鹰。

梦中的风景 ©Tate Britain
.梦中的风景 ©Tate Britain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五、“现代晚期风景艺术”

到了 20 世纪中后期,英国风景绘画艺术仍然在不断创新,如今其依然被视为对英国视觉艺术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从展览的最后几件展品可以看出,这一艺术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充满着无限的新意与可能。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弗兰克·奥尔巴赫(1931 年生)的《大熊座的起源》,在绘制图像时反复刮平画布上的颜料,营造一种抽象感的同时,仍然保留了艺术家长时间观察后的结果:它可以是一根树枝、几条人行道或者一根灯柱。人们可以在此看到伦敦的全景。理查德·朗(1945 年生)没有采用绘画的方式,而是使用其他在世界各地行走时寻找到的素材来创作。《行走一百英里》这件作品左侧是一幅德文郡达特穆尔地区的地图,地图上的圆圈表示一百英里的步行路线,右边是他每日行走时写下的观察和感受,文字下方为行走时所摄的照片。

大熊座的起源 ©Tate Britain
大熊座的起源 ©Tate Britain

行走一百英里 ©Tate Britain
行走一百英里 ©Tate Britain

创新的同时,仍有许多艺术家继续沿用传统方法绘制传统主题的作品。斯蒂芬·麦肯纳(1939 年生)描绘的油画《英国橡树》,亦可跻身近代英国风景艺术最杰出的作品之列。

英国橡树 ©Tate Britain
英国橡树 ©Tate Britain

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位于伦敦的米尔班克(Millbank),是一部典藏在建筑里的英国艺术史,也是英国泰特四座美术馆中最早的展馆,于 1897 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创立,起初主要收藏亨利·泰特爵士赠送给国家的 19 世纪英国绘画和雕塑,以及一些从国家美术馆转移而来的绘画。当代的艺术收藏品现在也已被该馆列入了收藏范围。如今,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以收藏和展示 15 世纪迄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收藏的透纳作品堪称是世界上最完整的。

本次展览将于 4 月 27 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到 8 月 5 日,随后将移师中国美术馆进行巡展。


\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

 开幕:2018 年 4 月 26 日

展期:2018 年 4 月 27 日 - 8 月 5 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关于泰特(Tate)

英国泰特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美术馆群,创办于 1897 年的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也是泰特四座美术馆中最早的展馆, 此外还有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默西塞德郡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康沃尔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泰特的使命是促进公众对英国艺术及国际现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泰特约有 73,000 件珍贵艺术收藏品,从十六世纪直至今日,所涉及的艺术家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泰特从属于拥有着 35 个合作机构的英国视觉艺术领军组织 PlusTate 的一员,致力于鼓励包容性的文化氛围和具有冒险精神的艺术。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以收藏和展示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也涉及当代艺术作品。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展览,是对英国艺术编年史式的伟大呈现。美术馆拥有透纳(JMW Turner)作品最丰富的馆藏,也藏有如约翰·艾佛雷特·米莱(JohnEverett Millais)的《奥菲莉亚》(Ophelia)在内的世界级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作品。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透纳奖”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艺术奖项之一。

关于策展人理查德.亨弗瑞斯(Richard Humphreys)理查德·亨弗瑞斯曾就读于剑桥大学悉尼·萨塞克斯学院,和伦敦科陶德艺术学院。他曾是泰特美术馆公共教育方面的负责人,过去长期负责泰特学院项目和解说等方面工作。关于英国艺术,他著述颇多,曾出版众多著作,并举办过一系列大型国际展览。他也曾是泰

 特一度深受欢迎的项目《英国艺术家》系列的编辑。现在他是一位独立撰稿人,策展人和讲师,近期为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出版了一部关于约翰·康斯特勃( John Constable)画作《The Leaping Horse》的著作。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