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国内外艺术界瞩目的“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各项筹备工作日前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即将于2018年11月2日拉开序幕。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延展智慧”为主题,将呈现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位(组)艺术家与小组的百余件作品,涵盖国际艺术展览、艺术家驻地创作、音乐表演、水上艺术装置、公众教育等多个板块,并以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音乐公园为主展场,在锦城湖、梵木创艺区、方所成都店等多个城市地标以及乐山市夹江县同步“发声”。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由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毛继鸿艺术基金会(MJHAF)、成都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成都传华艺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方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
双年展主展场东郊记忆;图片来源: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1. 从巴黎到成都:
世界级艺术机构首次来华“在地”策展
作为以法国前总统乔治 ·蓬皮杜命名的世界著名现当代艺术中心,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现代艺术收藏,在推动全球(现)当代艺术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都市”是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于2016年创立的一个专注于全球展览及艺术研究实践的平台致力于根植特定语境,参与国际对话,反思文化转译以及知识的情境性的实践方式。“全球都市”在最初两年关注“合作与集体性”实践,并于2017年在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呈现了第一届“全球都市”双年展:“集体智慧”。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Cosmopolis #1.5: Enlarged Intelligence)是由该平台发起的第二个大型展览,也是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作为全球重要艺术机构首次在中国城市进行“在地”策展实践。
在首届主题“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主题升级为“延展智慧”,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关注快速的技术变革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关注城乡空间关系,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和其他技术文化转型相关的社会与生态影响、科技与公共空间等议题,并对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和生态智能来推动社会发展展开想象。
2. 一场国际艺术盛会:
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60位艺术家、百余件作品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将带来近60位(组)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与艺术小组的创作,展出包括“全球都市”委约创作的多件作品、互动环境与装置,以及多种形式的研究型艺术创作。展览由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凯瑟琳·魏尔(Kathryn Weir)女士担任主策展人,伊拉莉亚·康迪(Ilaria Conti)担任副策展人。
参展艺术家名单亦已于日前公布:
昆勒·阿德耶米 / NLé建筑事务所(尼日利亚/荷兰),阿尔弗雷德和伊莎贝尔·阿奎礼赞(菲律宾),建筑延伸合作社(哥伦比亚),雅丝敏·本·哈利勒(突尼斯),曼努埃尔·查瓦杰(危地马拉),曹明浩和陈建军(中国),陈秋林(中国),雷塞尔·裘德瑞(孟加拉国),崔洁(中国),埃莫·德·麦德罗斯(贝宁),Gudskul小组(ruangrupa, Serrum + Grafis Huru Hara)(印度尼西亚),奥斯卡·法尔范(危地马拉/墨西哥),费尔南多·加西亚·多利 / 内陆(西班牙),西梅娜·加里多·勒加(秘鲁),弗朗索瓦·泽维尔·格布雷(法国),希尔帕·古普塔(印度),罗穆亚尔德·哈鲁梅(贝宁),何翔宇(中国),亚斯明·贾汉·努普尔(孟加拉国),瓦努里·卡伊乌(肯尼亚),山姆·基奥(爱尔兰),弗朗索瓦·克努埃泽(南非),黎朗(中国),李爽(中国),李文光(中国),刘窗(中国),刘丹(中国),佩恩恩(中国),布拉帕瓦蒂·梅巴伊尔(印度),米米·奥诺哈(尼日利亚/ 美国),邱黯雄(中国),邱志杰(中国),塔比塔·瑞塞尔(法国),拉瑞莎·桑索尔(巴勒斯坦)和索伦·林德(丹麦),博戈希·塞库库尼(南非),库埃·绅(厄瓜多尔),沈莘(中国),亚斯明·史密斯(澳大利亚),试验性艺术小组(巴基斯坦),崔琦·沃什(澳大利亚),汪建伟(中国),穆奈姆·瓦西夫(孟加拉国),魏皓严 / 嗯工作室(中国),达娜·瓦比拉(英国/津巴布韦),黄汉明(新加坡/德国),徐冰(中国),叶甫纳(中国),余果(中国),袁广鸣(中国台湾),郑波(中国),郑源(中国)
Kunlé Adeyemi / NLÉ Works, MFS IIIx3 - Minjiang Floating System,2018, Mock-up view (South-East). Courtesy of the artist, image © NLÉ Works
3. 一次奇特的策展:
突破美术馆白墙,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
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展览,“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是一场突破了美术馆围墙的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充满活力的展览,亦是一个聚合跨界人才、不断生发的创新平台。
早在第一届巴黎“全球都市”双年展,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即邀请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创作小组,在巴黎进行驻地创作;并在展览期间邀请各界人才,把多元文化对话、音乐表演等内容带入美术馆及巴黎市内多个互动艺术空间。本届“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则将在集合大批艺术家的同时,还邀请哲学家、社会学家、作家、建筑师、音乐人等各类人才参与,力图通过对艺术作品、新美学实践与思想的呈现和文化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不断互补、生长、升级,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其中,著名音乐家、作家刘索拉为本届双年展的音乐版块策划了“X音乐节”,以“音乐即认知”为理念,力图展示在本土发生的有特殊个性的当代音乐,包括中国现代派音乐创作、流行电子音乐以及不同流派和形式融合的新音乐创作。
演出现场-图片来源:刘索拉(北京)音乐工作室,摄影:清澈传媒
4. 一条前所未有的路径:
穿越城市与乡村,视觉艺术与音乐,全城过节
从工厂到水上,从公园到书店,从城市到乡村,从视觉艺术展场到音乐节舞台,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观看路径,并将整个城市置于艺术氛围之中。
主题展览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主展场所在的东郊记忆是由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建而来。展览探讨了生态、科技与公共空间,以此展望如何利用智能技术以及生态智能来推进社会发展。此外,双年展将在锦城湖等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场域设立分展场,并在梵木创艺区、方所成都店等多个城市地标以及乐山夹江县同步发声。
漂浮在锦城湖上的“群岛”—— “岷江漂浮系统”(MFS IIIx3),由国际著名建筑师昆勒·阿德耶米与NLé建筑事务所设计,结合中国在地工程师、设计师的创意,构建了一处让人们思考艺术和水文化,并感受生态之美的“未来场所”。阿德耶米的“马科科漂浮学校”在“全球都市”中迭代成为:一场展览、一座音乐厅、一个室外广场。这些展馆将尼日利亚的漂浮居所,也是MFS最初发源的地方,与中国的水利建设技术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本届双年展还邀请了两组跨学科艺术小组——来自哥伦比亚的“建筑延伸合作社”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Gudskul小组,来到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与当地社区进行驻地交流。他们发起协作项目,围绕乡村公共空间的共享实验,将以工作坊和当地居民参与形式展开,最终项目结果将利用当地可获得的物质和非物质材料,集体生产出对乡村语境潜力的新认识。
刘索拉策划的“X音乐节”也推出了强大的演出阵容: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刘义军(老五)的吉他及视觉表演、古琴演奏家巫娜的戏剧化奇奏 、广西"无声合唱团”、莫西子诗的电子音乐/诗演出等等。 紫禁城室内乐团和唐俊乔女子长笛乐团将选取自活跃于中国当代的作曲家曲目,与一些电子乐团体碰撞出火花:SHAO(邵彦棚)、秘密行动,以及旅行者乐团与Jambo曼丁非洲鼓队等。来自不同年代与音乐背景的卓越音乐家们组成的“刘索拉与朋友们”将带来音乐节的高潮。
双年展驻地项目: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图片来源:“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夹江艺术家驻留基地
5. 一场前瞻性讨论:
关于未来、技术、生态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致力于探讨生态、科技与公共空间,以此展望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和生态智能来推进社会发展。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城乡空间与社会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转变的生态影响,其关系转变也与数字经济和其他科技与文化变革息息相关。配合展览,双年展的跨领域讲座与工作坊项目致力于促进新形式的知识交换和思想流通,将联合当地的教育、美术馆机构,以艺术家工作坊、对谈、讲座、放映等形式,将展览的理念、艺术的价值更好地传达给成都的观众。参与者均是来自不同创作与思想领域的实践者。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
预览:2018年11月2日(周五)
公众开放:2018年11月3日 - 2019年1月6日
展览地点:东郊记忆/锦城湖/方所成都店/梵木创艺区/夹江县石堰村及相关文创点位
策展人:凯瑟琳·魏尔(Kathryn Weir)
项目总执行人:宁琤(Laura Ning)
副策展人:伊拉莉亚·康迪(Ilaria Conti)
助理策展人:张涵露
主办方: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毛继鸿艺术基金会,成都传媒集团
承办方:成都传华艺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方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