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展!日本收藏界视角下西方绘画演变跌宕的500年
2018-11-02 14:48:45 来源:99艺术网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近日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火热展出中,展览中展出多件难得一见的西方艺术精品原作,也因此引发了一阵京城的观展热潮,为我们中国观众亲身体验西方艺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话不多说,我们也来一起看看展览都囊括了哪些经典作品?

\

首先,本次展览作为清华艺术博物馆今年的特展,展品都来自于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展览精选的60幅经典作品,以时间为叙事主线,流派为发展形态,展现了西方意识的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跨越崇尚人文的文艺复兴,经过华丽享乐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再穿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一直抵达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展出的画作诠释了西方绘画艺术500年的流派,堪称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一次短暂巡礼。

展览更是云集了诸如鲁本斯、安格尔、库尔贝、米勒、马奈、莫奈、塞尚、梵高等等大师艺术家。他们每一幅作品都带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气韵,向我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

而本次展览之所以如此特别,首先它的第一个视角是西方艺术史的演变发展。展览生动的诠释了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艺术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另外一个视角就是日本艺术界、博物馆界和收藏界如何看待和理解西方的艺术?如何甄选并收藏西方的艺术品?

富士美术馆是由日本著名摄影师,和平运动倡导者池田大作先生于1983年创办。至今已收藏了超过3万件艺术品。尤其是有计划的收藏了西方艺术史上众多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而日本美术馆的收藏视角,不同于大都会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馆等西方美术馆。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展览所展出的西方艺术品,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日本艺术界和博物馆界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解与认知。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展览的部分作品还曾于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进行过展出,26年之后,再次进入中国。

以下来自99艺术网的现场报道

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

文艺复兴是西方现代大幕拉开的开始,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确立起来,结束了漫长宗教宰制的中世纪。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和个性自由,给西方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次展出的这一时期的作品,以人物肖像居多。

行政长官的肖像
行政长官的肖像
乔凡尼·贝利尼
约1507年

宽宏的约翰 弗雷德里克萨克森候选的肖像
宽宏的约翰 弗雷德里克萨克森候选的肖像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1533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华彩乐章与复古幽情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产生了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伟大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这时期色彩华美,激情动感的巴洛克艺术和贵族享乐主义的洛可可艺术共同谱写一段艺术史上的华彩乐章。

巴洛克艺术代表人物鲁本斯作品《君士坦丁的婚姻》充满亮丽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而布歇的《维纳斯的凯旋》则将洛可可风格弥漫着的享乐主义色彩,展现的淋漓尽致。

观众在鲁本斯作品《君士坦丁的婚姻》作品前
观众在鲁本斯作品《君士坦丁的婚姻》作品前

维纳斯的凯旋
维纳斯的凯旋
弗朗索瓦·布歇
约1745年

倚靠着废墟的女子
倚靠着废墟的女子
叙厄尔
17世纪

男子肖像
男子肖像
弗朗斯·哈尔斯
1633年

哈尔斯因粗犷而有速度感的笔触和大胆个性的画风而为人熟知,他所擅长的是绘制能够一瞬间抓住多名人物特征的集体肖像画。本作品是哈尔斯巅峰时期的创作,精准的绘制出传教士威严的外表,使用了这一时期独特的直接画法,画中能够看出他自由奔放的笔触。与同时期活跃的画家伦布朗厚重而高雅的肖像画相比,哈尔斯的作品非常真实且接地气,人们仿佛能感受到画中人物的呼吸,并且作品成功的绘制出了画中人心理与情感。

农民的婚礼盛宴
农民的婚礼盛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

启蒙运动之后,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从佛罗伦萨和罗马逐渐转向了巴黎,法国成为西方艺术最活跃的国家。18世纪下半叶启蒙思想带来了基本人权的确立,理性主义开始成为主流艺术。并相应的出现了强调逻辑合理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而艺术家们不再探索道德和固定不变的价值观,而是转向心灵深处的思考,提倡情感想象和自然至上的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观众在朱庇特和忒提斯作品前
观众在朱庇特和忒提斯作品前

暴风雨来临前的海景 威廉·透纳
暴风雨来临前的海景 威廉·透纳

波旁布拉干萨家族的唐塞巴斯蒂安玛丽加布里埃尔的肖像画
波旁布拉干萨家族的唐塞巴斯蒂安玛丽加布里埃尔的肖像画
弗朗西斯科·戈雅
约1815年—1820年

渔夫的女儿

渔夫的女儿
渔夫的女儿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1872年

拿破仑加冕礼中拿破仑的肖像
拿破仑加冕礼中拿破仑的肖像
雅克路易大卫工作室
约1808年

此作品将大卫的名作《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中所描绘的拿破仑皇帝正要将皇冠授予约瑟芬皇后的画面单独抽离出来进行描绘,应是大卫工作室创作的作品。

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

1848年至1870年是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期,艺术家们深受科学发展和实证主义的影响,渴望在艺术中逼真地再现自己生活的时代。

19世纪下半叶印象主义以创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印象主义艺术家突破传统题材和构图样式,提倡在户外写生,表现个人眼睛所看见的物象和光照之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展览中马奈、莫奈、毕沙罗、雷阿诺等人的画,就是明证。

此后后印象主义改变了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提倡高度个人个性化的观看方式。更是直接启发了20世纪立体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的流派,透过展览中塞尚、梵高、高更等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楚的瞥见后印象主义风格。

睡莲 克劳德·莫奈 1908年
睡莲 克劳德·莫奈 1908年

牧鹅少女 弗朗索瓦·米勒 1866-1867年
牧鹅少女 弗朗索瓦·米勒 1866-1867年

米勒所生活的年代是动荡不安的,然而他笔下描绘的农民场景却充满了静谧之感,色调柔和庄重。虽然他与大多数巴比松画派艺术家在户外写生有所不同,他更多是在室内创作,但仍是法国绘画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推动者之一,通过轻轻擦拭画布草图,作品的线条仿佛能穿透颜料。米勒用类似水彩的效果,营造出夏日阳光洒满水畔的意境。

\
男子肖像 弗朗索瓦·米勒 约1840-1841年

漫步 马奈 约1880年

漫步 马奈 约1880年
漫步 马奈 约1880年

这幅作品是马奈在贝尔维尤滞留期间一个夏天所创作的,马奈去世后的第二年,该作品在拍卖会上由巴黎歌剧院的马奈作品收藏家弗雷购买,此后经过几个欧美著名收藏家转手,现在收藏于东京富士美术馆中。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奥维尔的环路 保罗·塞尚 约1873年
奥维尔的环路 保罗·塞尚 约1873年

塞尚最珍贵的学习体验应该是学习老师毕沙罗熟练的绘画技巧和对眼前自然景物所展示的谦逊态度,并共同进行创作活动。据加歇博士的说法,塞尚一天要出门写生两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无论阴天还是晴天,他像发了疯似的与画布作斗争。而在创作这一作品时期的塞尚,正在不断积累着风景描绘的训练。这幅作品是著名的美国收藏家、将印象派绘画带到美国的功臣哈维迈耶夫夫妇。他们于巴黎的一间画廊中发现并买下,可以说是塞尚作品中第一次登陆美国,是有着历史故事的作品。

水塘边的柳树 保罗·高更 1888年
水塘边的柳树 保罗·高更 1888年

挖煤农妇和农舍 文森特·梵高 1885年
挖煤农妇和农舍 文森特·梵高 1885年

这幅作品是在高更第二次旅居阿望桥村时所作,可以看出其保留了印象派元素,同时也能直观的感受到在创造性构图和色调方面的更多改变。实际上1938年之后,这幅作品曾被收藏者篡改,近些年来经过修复恢复了原貌,但目前并不是尚不清楚篡改篡改者遮盖住这棵树的意图。

梵高在1883年30岁时,搬到父亲居住的荷兰南部城市纽兰,从这时起他开始真正投入油画创作中并倾注精力描绘农民工匠和纽兰郊区的风景。纽兰时期是梵高成为农民画家的重要时期,梵高在荷兰创作了他的成名之作《吃马铃薯的人》,这幅作品就是梵高在1885年6月创作《吃马铃薯的人》后的第二个月绘制的。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说道,“现在我在离纽兰两个小时的地方工作,拥有大把的时间,我追寻的是一些荒野上的农户,我已经创作了四幅画。除了上次寄过去的两幅大型画作,还有几幅小画作。”这幅作品,就是几幅小画作其中之一。将画笔探入农民居住的环境,是崇拜米勒的梵高,表达农民生活的困苦以及与大自然深层联系的中心题材,梵高饱含同情的将农民居住的房子与比麻雀还小的燕子巢穴相比较,称其为农民的巢穴。他用强烈的笔触和平静的色调描绘出根植于大地并依靠这些土地生活的农民的坚韧。

埃拉尼的多云春季早晨 卡米耶·毕沙罗 1990年
埃拉尼的多云春季早晨 卡米耶·毕沙罗 1990年

\

穿红衣的年轻女子 奥古斯特·雷诺阿 约1892年
穿红衣的年轻女子 奥古斯特·雷诺阿 约1892年

据推测这幅作品是19世纪90年代前半段创作的,此时正值雷诺阿从所谓安格尔式的古典时期转型并确立其新画风。在本作品中,轮廓线条流畅,人物和背景仿佛一同融入光中。画中的女性是典型的雷诺阿式女性,她的形象柔和、眼神稳重,如同果实一般美好。

出浴的女子 奥古斯特·雷诺阿 1896年

出浴的女子 奥古斯特·雷诺阿 1896年
出浴的女子 奥古斯特·雷诺阿 1896年

\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观念艺术的到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即新的工业革命,具有纯粹性和先锋特色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和流派也风起云涌。参加展出的作品涉及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超现实主义、形而上画派、巴黎画派等。

而二战结束后,20世纪50年代世界艺术中心由巴黎转向纽约,西方艺术处于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此时涌现出带有美国特色的艺术思想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艺术世界呈现混杂多元的样貌。

\

静物 乔治·莫兰迪 1948-1949年
静物 乔治·莫兰迪 1948-1949年

改进 胡安·米罗 1916年
改进 胡安·米罗 1916年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米罗一生中最喜欢的主题:故乡加泰罗尼亚的风景。这幅画绘制于1916年,那时米罗还未前往巴黎,刚从美术学校毕业,并开启了绘画生涯,那时的米罗用色大胆,通过粗野的笔触、不符合写实表现的自由形态等,描绘出一幅幅充满了野兽派特点的作品。

抽象理念 雷尼·玛克利特 1966年
抽象理念 雷尼·玛克利特 1966年

保罗亚历山大医生肖像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1909年
保罗亚历山大医生肖像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1909年

这件作品中的人物保罗医生是第一个对莫迪利亚尼的作品感兴趣的人,也是莫里迪亚尼的赞助人,他鼓励这位年轻的画家,并一直购买其作品。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艺术爱好者,经常借助一些公共机构的力量,以各种介绍无名艺术家给大众画商、收藏家的方式支持莫里迪亚尼及其艺术活动。这幅作品是年轻的莫莉迪亚尼创作初期的优秀作品。

马戏 马克·夏加尔 1967年
马戏 马克·夏加尔 1967年

马克夏加尔独特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马西是夏加尔绘画中的重要主题之一。作品中以澄澈的蓝色做背景,点缀着黄和红的色彩,简直就像儿童的梦境一样,他将自己内心的世界汇聚成一幅充满诗意的梦幻画面:奇异的形象,鲜明的色彩,这种极为独特的自由表现,游离在当时各种艺术风格之外,成为无法复制的传奇。

爱 罗伯特·印第安纳 1966年
爱 罗伯特·印第安纳 1966年

坎贝尔的罐头汤 安迪·沃霍尔 1965年
坎贝尔的罐头汤 安迪·沃霍尔 1965年

女人 安迪·沃霍尔 1975年
女人 安迪·沃霍尔 1975年

沃霍尔作为美国波普艺术倡导者和领袖,深深理解在视觉文化浪潮下如何抓住人们的眼球。他通过改变鉴赏者的接受方式,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全新”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大众趣味远远超过了所谓高雅的艺术取向,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此日益模糊。他作品中大面积的色块平面化的处理与欧洲的艺术传统和美学观念彻底背离,构成了波普艺术的一种标准创作模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