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玻璃花瓶能卖上百万?  玻璃艺术品市场行情透视
2019-07-08 09:41:14 来源:美术报 作者:周懿

巴乔 玻璃花瓶
巴乔 玻璃花瓶

在国际拍卖市场,玻璃艺术品已是常见门类,比如法国装饰运动时期的玻璃艺术大师雷尼·拉里克、迪姆兄弟等的玻璃作品可达百万人民币。而在国内拍场,玻璃艺术则是小众门类。在国内大众眼中的玻璃,是日常使用品。为什么一个玻璃花瓶能卖上万,甚至上百万?玻璃艺术有哪些门类?升值空间又怎样?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玻璃艺术收藏家陈刚。

美术报:玻璃艺术收藏在我们认知中不太常见,能否请您介绍目前国内、国际在玻璃艺术品收藏方面的情况?

陈刚:西方一些大的拍卖行,比如苏富比、佳士得都经常有玻璃艺术品拍卖的案例。玻璃艺术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经常是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拍卖上呈现。但在国内拍卖中,几乎没有玻璃艺术品的拍卖,更不用说形成独立的体系和门类。

玻璃的历史很悠久,中国古代有琉璃的工艺品,但是近几百年玻璃器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断层。虽然我们在清代宫廷中可以看见玻璃制品的使用,但这种技术或者说这些器物,也是西方传教士引入的。到了现代,我们有铸造玻璃的技术,是把玻璃作为实验室用具、大众日用品,最早是在热水瓶内胆、电灯泡上的使用,但我们缺少作为使之成为“艺术品”的技术。相对来说,吹制玻璃的难度就更大,随机性和艺术性也更多。国际上有很著名的玻璃艺术大师,这在国内就是零——国内几乎没有艺术家做玻璃这种媒介的艺术作品。因为玻璃艺术技术门槛高,但其门类没有被市场认可,在中国系统收藏玻璃的藏家也几乎是零。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匠人,没有形成体系,艺术家无法创作,就无法形成市场,也就没有藏家。

美术报:一般认知中,市场上一个玻璃杯或一个普通玻璃花瓶只要几十元,为什么玻璃艺术品能达到“艺术品”收藏的程度,并且价值不菲呢?

陈刚:玻璃器在老百姓眼里只是一件器皿,充其量只是“工艺品”,如何在大众认知中使之到达“艺术品”的程度呢。我认为应该从艺术家的角度来打破这种认知。谈到当代的玻璃艺术,避不开著名的玻璃艺术家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他的玻璃装置艺术出现在水面、森林、酒店等公共空间,十分醒人耳目。他带来了玻璃艺术的新形式。而他本人不会烧制玻璃,作品是与工匠共同合作的。

我从1989年开始开画廊,在一级市场培养艺术家。看到玻璃这种材质给我很大启发,就是玻璃材质可以给艺术家二次创作的机会。玻璃晶莹剔透、颜色丰富、干净纯洁,这是陶瓷或其他材质无法替代的,对于艺术家来说,如果想表达这种纯净感,可能只有玻璃这种材质可以做到。我之前带好几位艺术家朋友去捷克做作品,希望他们的绘画能以玻璃这种材质做一种新的二次创造。

因为在国内,人们对艺术家有理解和认知,回过头也会对玻璃这种材质有新的认识,慢慢打破“实用”“工艺”的这条界限。艺术家的思维创作,通过玻璃工匠的双手,呈现玻璃这种材质的完美性和艺术性,展现玻璃的艺术价值。可能藏家过去买过艺术家的画,也就会进而收藏艺术家的玻璃作品,价格一旦有了比较,慢慢就建立起衡量体系和认知度。

美术报:那么如何看待艺术家与玻璃工匠的关系?一件玻璃艺术作品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艺术家还是工匠呢?

陈刚:一件好的玻璃艺术品,艺术家与工匠缺一不可:艺术家有头脑和思维,工匠有高超的技术,艺术家借助工匠的手来呈现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创作可以是全方位的,可以是绘画、雕塑、影像等等媒介,当然也可以用玻璃这种媒介。但是目前国内没有很好的工匠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玻璃媒介的艺术创作,这是一个难题和空缺。上海有一个官方的玻璃博物馆,当时因为上海申办世博会阶段,需要一个世界性的玻璃博物馆才建设起来。

2006年我就看到玻璃在国内的这种空缺。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把专业的玻璃教育先做起来,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慢慢成长。玻璃艺术在中国发展的路未来还很长,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我看到藏家、机构、酒店都会来购买,潜力非常大,我相信未来,中国的玻璃艺术在世界上也会有一席之地。

美术报:玻璃的铸造和吹制技术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吹制玻璃更具艺术价值?

陈刚:铸造玻璃是通过制作模具来生产,是可以量化的,但是过程比较漫长,开模、设计、铸造、打磨要至少45天。吹制玻璃吹制完成后经过12小时的冷却就可以出炉了。另外吹制玻璃更具有艺术性、随意性,可以在一刹那自由地表达。还省掉了打磨的过程,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就是因为其不可复制性,使它的艺术价值更为让人珍视。

美术报:能否介绍玻璃艺术品的升值潜力呢?

陈刚:十几年前我在广州组织过一场拉里克(Rene Lalique,1860-1945)的专场拍卖,当时的封面是一件“自由女神”。这件作品当时就以约50万人民币被收藏了,收藏的机构很有眼光和前瞻性。

但是谈升值,只有易手成交了,我们才能看到数据。市场还没有健全,目前也无从谈“升值”,至少从国际上的行情来看,是不会贬值的。

美术报:国际上有哪些玻璃艺术大师的作品值得关注?国外在发展玻璃产业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案例?

陈刚: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时期(20世纪20~30年代)有一批玻璃大师,比如雷尼·拉里克、弗朗西斯-埃米尔·德科切蒙(Francois-Emile Decorchenont,1880-1971)、阿米里克·沃尔特(Almeric walter,1859-1942)、迪姆兄弟(Daum Brothers)、毛里斯·玛里诺(Maurice Marinot,1882-1960)等,在国际拍场价格很高。劳斯莱斯的车头就是拉里克设计制作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是垄断收藏拉里克的作品。那一时期大量好作品流转到了日本。目前日本就有拉里克的厂家和美术馆,日本的玻璃产业也因此得到长足进步。

再说起捷克,他们的骄傲是精工、机械行业,比如捷克枪械;第二就是波西米亚的玻璃,比如教堂玻璃、玻璃浮雕、吹制玻璃……实际上最早创造施华洛世奇品牌的就是捷克人,后来奥地利人在设计上进行了全方位提升,使之成为奥地利的品牌。

捷克有一个“水晶谷”玻璃小镇,当地人的祖先发现了石英砂矿,继而有水、火、木,就像中国的“五行”一样,用这些物质发展了当地的玻璃产业。当地有一百多个玻璃企业、工坊,政府将这些企业整合起来,用资源推动玻璃在布拉格的发展,打造出“水晶谷”这样的概念,拉动产业同时也带动旅游业。如今,由于“一带一路”,中国和捷克走得更近,我们希望捷克玻璃好的资源、好的人才、好的管理能够引进到中国来。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