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连金•西多罗夫、安德烈•卡瓦利丘克艺术展”开幕
2019-07-29 16:59:3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这意义非凡的日子里,由中国美术馆和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捐赠与收藏系列:瓦连金·西多罗夫、安德烈·卡瓦利丘克艺术展”于2019年7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展览现场

瓦连金·米哈伊洛维奇·西多罗夫出生于1928年,油画家,获人民画家称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苏里科夫美院教授、西多罗夫工作室导师,曾履职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23年,2009年成为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卡瓦利丘克·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出生于1959年,雕塑家,获人民画家称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文化艺术顾问,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俄罗斯联邦公众院文化分部委员会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前言中写到,这两位艺术家,一位基于对故土的记忆与怀念和对时光的深刻思考,创造出抒情细腻、充满诗意的艺术语言,营造出安详静谧的画境;另一位对客观现实世界和微观世界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高超的表现力,以刀代笔,塑造了契合民族精神和生命张力的典型形象。这次展览将在柔丽与雄强,纯真和静穆之间演奏出一曲力与美兼具的交响乐,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西多罗夫和安德烈的艺术皆源自现实主义。西多罗夫在风景油画中追求东方情调,其作品具有温暖、抒情的倾向;安德烈从表现现实人物转向物象的微观形式探索和精神意义,其作品是静穆、冷峻的。邵大箴评价道“两位艺术家的共同特点是对自然、对民族、对生活、对社会都具有浓厚的情感,他们用沉静的心情进行艺术表现,他们都致力于艺术事业,并在各自的创作领域成就卓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西多罗夫的油画具有深沉厚重的审美意象,画作中纤细的笔触层层铺陈,他钟爱用银灰色的调子展现俄罗斯乡村的四季景致,天空低沉,大地辽阔,让人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田园诗。他的作品于平凡中见诗意,于单纯中见情致,像一首首对俄罗斯乡村田园生活的咏叹调,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带来内心的平静。他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生生不息的颂赞这一主题切中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母题--故土与思乡。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安德烈作品题材涉猎广博,收放自如,从具象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到现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塑造了众多大型室外纪念碑式雕塑作品,既是个人肖像也是俄罗斯人民集体群像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俄罗斯庄严静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他的动物雕塑作品充满激昂的动感和雄健原始的力量感,给观者带来健美、雄强的审美意趣。与此同时,安德烈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向非常敏感,他通过观察高倍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感知生命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58件,其中油画24幅,雕塑34件。藉此展览之际,两位艺术家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12件,其中有5件西多罗夫的油画作品,7件安德烈的雕塑作品,将作为珍贵的国际艺术财富永久收藏在中国美术馆。“这是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成果和深厚友谊的见证。相信此次展览和捐赠作品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并在未来两国的人文交流中产生深远影响。”吴为山说。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3-17号展厅,将展出至8月11日(周一闭馆)。

前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恰逢中俄建交70周年。今年对于中俄两国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既是见证深厚友谊的里程碑,又是在新的高度上取得更深入合作交流的起点。在这美好的时刻,举办“瓦连金·西多罗夫、安德烈·卡瓦利丘克艺术展”,可以说对进一步促进中俄艺术家心灵的互通,情感的共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多罗夫和安德烈两位先生长期致力于俄罗斯艺术事业的发展,均获“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并相继任俄罗斯美协主席33年,在文化艺术诸领域成就卓着,影响远超俄罗斯联邦的疆土。两位先生的艺术均立足于现实主义,从写实入手,建立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话,以自己的情感、观念和哲学思考对艺术对象进行取舍、概括,以主体之神思妙绘客体之物象,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并举,真实与诗意并存的艺术境界。

俄罗斯着名油画家瓦连金·米哈伊洛维奇·西多罗夫曾担任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23年,2009年成为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他出生于1928年,岁月静静流淌将近一个世纪,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沉淀出艺术家平静怡悦的心境。他的作品几乎很少描绘高山大川的雄奇险峻,而是始终围绕俄罗斯乡村的田园生活而阐发。他的笔下天空蔚蓝,朵朵白云如梦似幻,俄罗斯古老的大地绵延伸向远方,广袤辽远,将观者的视线和心绪引向远方,展现出俄罗斯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景色壮美的自然特征。他的创作并不是单纯的对景写生,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观察、记忆、感悟,自然而然地达到抒写的艺术状态,抒情是其作品的主旋律。温和细腻的色彩,层层铺陈的近于平涂的细密笔触,于大面积色块之中见丰富精致的细微变化,画面洋溢着装饰性意趣,平易近人,他笔下的普通乡村生活充满蓊郁清新的诗意。对土地深切的热爱,把爱和生命延续,这是西多罗夫最为关注,并且一再表现的主题,这个主题奠定了他的艺术高度。

文学性、抒情性、叙事性是俄罗斯艺术的重要特征。西多罗夫的艺术中所表现的河流、树林、乡村,令人一下子感觉其中仿佛有故事,它使观众在对画面形式产生审美愉悦之际,勾起淡淡的乡愁……毫无疑问,作者胸中的诗情伴随着眼前的阳光与笔下的色彩进入了化境。风景,是人精神的对象化,在伟大的自然与心灵之间,西多罗夫描绘了一道最美丽的彩虹,那就是他丰富而动人心弦的作品。他的这些风景画遥接了欧洲有史以来诸大师对自然的认识与形式的创造,也进入中国观众的诗性审美经验范畴。

着名雕塑家卡瓦利丘克·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出生于1959年,现任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俄罗斯总统文化艺术顾问,俄罗斯联邦公众院文化分部委员会主席。在40多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在俄罗斯、欧洲和亚洲创作并制作了60多组大型室外纪念碑式雕塑作品,造型雄厚,体块严整,线条爽利,气势恢宏。他非常注重雕塑与雕塑之间,雕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呼应关系,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对主题、形象和心理的高度认知,使他的作品不仅富于学院派的精确严谨,传统派的古典高雅,更能突显俄罗斯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雄纪念碑》《全俄皇帝亚历山大三世纪念碑》《普希金纪念碑》等等,既是个人肖像也是俄罗斯人民集体群像的生动写照,映射出庄严静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他的艺术风格非常鲜明,往往从内在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是艺术家的心声,亦或是艺术家赋予雕塑的生命之音。他的《切尔诺贝利受害者纪念碑》是关于核电站悲剧主题的最佳作品之一,这件雕塑极富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是20世纪末俄罗斯雕塑中最具纪念意义的艺术作品之一,在悲剧基调中涌动着生命的张力和人文主义关怀。他的动物雕塑作品往往表现骏马、猛禽、猛兽,同样具有纪念碑性,形象鲜活生动,动态自然逼真,充满激昂的动感和雄健原始的力量感,给观者带来健美、雄强的审美意趣。与此同时,安德烈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向非常敏感,近年来,他的关注视角从宏观的现实世界转向微观的人体内环境,表现染色体、细菌、人体细胞等高倍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并运用动态照明等现代科学技术,赋予其形式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增强对细胞结构的生命感知。安德烈的艺术作品题材广泛,收放自如,从具象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到现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两位艺术家,一位基于对故土的记忆与怀念和对时光的深刻思考,创造出抒情细腻、充满诗意的艺术语言,营造出安详静谧的画境;另一位对客观现实世界和微观世界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高超的表现力,以刀代笔,塑造了契合民族精神和生命张力的典型形象。这次展览将在柔丽与雄强,纯真和静穆之间演奏出一曲力与美兼具的交响乐,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藉此展览之际,两位艺术家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12件,其中西多罗夫油画作品5件,安德烈雕塑作品7件,作为中国美术馆珍贵的国际艺术财富永久收藏,是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成果和深厚友谊的见证。

相信此次展览和捐赠作品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必将引起中俄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并在未来两国的人文交流中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2019年7月

作品赏析

《春天在山上》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85×100cm 1976年 中国美术馆藏
《春天在山上》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85×100cm 197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古老的伏尔加河》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95×115cm  201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古老的伏尔加河》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95×115cm  2019年 中国美术馆藏

《雪化了》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53×59.5cm 1982 年 中国美术馆藏
《雪化了》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53×59.5cm 1982 年 中国美术馆藏

《棉花田(晚上)》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5×80cm 1972年 中国美术馆藏
《棉花田(晚上)》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5×80cm 1972年 中国美术馆藏

《安静的傍晚》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65×78cm 201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安静的傍晚》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65×78cm 2016年 中国美术馆藏

《葡萄园》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6×79cm 1972年
《葡萄园》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6×79cm 1972年

《苹果园》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7×80cm 1974年
《苹果园》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7×80cm 1974年

《花园里的最后一场雪》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52×65cm 1970年
《花园里的最后一场雪》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52×65cm 1970年

《晚上在山上》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68×89cm 1976年
《晚上在山上》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68×89cm 1976年

《最后的一束光》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49.5×59cm 1977年
《最后的一束光》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49.5×59cm 1977年

《粉红色的夜晚》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5×79cm 1978年
《粉红色的夜晚》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纸板油彩 65×79cm 1978年

《晴朗的秋日》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85×104cm 1994年
《晴朗的秋日》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85×104cm 1994年

《春天涨潮》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85.5×104cm 2002年
《春天涨潮》 瓦连金•西多罗夫  油画 布面油彩 85.5×104cm 2002年

《40年代的石油工作者》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52×20×30cm 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
《40年代的石油工作者》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52×20×30cm 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受害者纪念碑1(小稿)》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53×50×15cm 198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受害者纪念碑1(小稿)》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53×50×15cm 198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受害者纪念碑2》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28×25×6cm  1989年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受害者纪念碑2》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28×25×6cm  1989年

《列夫·托尔斯泰》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65×23×18cm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列夫·托尔斯泰》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65×23×18cm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伦勃朗》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42×20×16cm 2013年 中国美术馆藏
《伦勃朗》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42×20×16cm 2013年 中国美术馆藏

《40年代的冶金工作者》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33×37×15cm 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
《40年代的冶金工作者》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33×37×15cm 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嬉戏马》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67×110×43cm 2018年 中国美术馆藏
《嬉戏马》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67×110×43cm 2018年 中国美术馆藏

《戏马》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40×83×45cm 2018年
《戏马》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40×83×45cm 2018年

《猛犸象》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55×80×24cm 2018年 中国美术馆藏
《猛犸象》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55×80×24cm 2018年 中国美术馆藏

《猛犸象》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60×100×34cm 2019年
《猛犸象》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60×100×34cm 2019年

《疲倦的塔纳特》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38×28×27cm 1991年
《疲倦的塔纳特》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38×28×27cm 1991年

《唐吉坷德》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34×35×25cm 1998年
《唐吉坷德》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34×35×25cm 1998年

《鹰·决斗》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52×78×46cm 2011年
《鹰·决斗》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52×78×46cm 2011年

《染色体》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39×14×9cm 2018年
《染色体》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石头  39×14×9cm 2018年

《神经细胞》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31×33×25cm 2018年
《神经细胞》 安德烈·卡瓦利丘克 雕塑  铜 31×33×25cm 2018年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8/808  主编信箱 Email:art@99ys.com 客户投诉
编 辑QQ:117359111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2010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19027716号-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36号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