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静物主题之绝罕珍品
花卉静物作为西方古典绘画中经典之主题,在东方艺术传统亦饶富象征意义。蘇富比是次现代艺术晚拍隆重呈献花语系列,由常玉浪漫不羁之《盆花》开启亚洲现代先驱笔下宏大的花语系统;再现吴冠中五〇年代绝罕佳作《人寿年丰》及七〇年代黄金时期充满生命朝气之《荷塘》;承接以林风眠赞誉世间善美之《荷塘》,旨在展现三位大师各具匠心之艺术语汇,赞誉勃勃生机之美学视角。
常玉《盆花》
常玉《盆花》
1930至40年代作,油画画布,92 x 60.3 公分
估价:28,000,000至40,000,000港币
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常玉带着自己的传统训练走进西方世界,在现代生活中自我创造。《盆花》作于三〇至四〇年代间,用色呈现三〇年代经典之三色构成:米白平涂背景,浅灰描绘茎叶,粉红渲染花朵,营造出朴实无华的浪漫情调。若隐若现的粉红线条勾勒出花盆轮廓,纯粹却精准,画面散发出的空灵韵味诚为西方静物画所不可能及。
对枝叶、花瓣的处理则颇见书法中「飞白」之书写性笔触,抑扬顿挫中点出物像神趣。画面下方一抹对比强烈的红褐色,将画面背景几何分割,再加以不拘小节的线条,铺陈出分明的质感,形似中国传统木器家具,与艺术家创作生涯后期盆花作品中浓厚的用色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本作在延续三〇年代风格的同时,还蕴藏着向五〇年代转型的征兆。
我觉得常玉自己就是盆景,巴黎花圃里的东方盆景。
- 吴冠中《说常玉》节录
美学大师蒋勋曾评论常玉笔下的花果静物是他心底「乡愁」的符号化身,而此阶段的常玉投影在花卉中的意象,比起确切的思乡之情,不如说是一种对于自身文化的无垠眷恋与对艺术理想的纯粹精神。《盆花》于此已化作一个可代入的精神符号,既是常玉自我意识的强化,亦是他时而匿藏于庸俗的现实世界,时而又从中剥离出来的独行者之灵活形象,不带有忧郁迷惘的困乏,也看不到未雨绸缪的担忧,而唯见一股属于大时代的英雄主义浪漫气度。
若与常玉全集比对,可发现本画与其笔下的蔷薇科玫瑰花种最为相似。另外发现常玉作于三〇至四〇年代的花卉作品,包括本画在内以玫瑰为主题的作品仅有七幅,现登场香港蘇富比晚拍,诚为藏家珍藏之首选。
吴冠中《人寿年丰》
吴冠中《人寿年丰》
1959年作,油画画布,100 x 60.5 公分
估价:7,000,000至10,000,000港币
五〇年代,时值神州大地以社会主义建设新秩序,无数怀抱理想主义的年青志士,都为了建设平等均富的乌托邦而舍身忘己,正当而立之年的吴冠中亦是其中一份子。由于艺术家五〇年代的传世作品凤毛麟角,因此在国际拍卖平台探讨他此际经历的机会甚少。
本次现代艺术晚拍,蘇富比荣幸征得吴冠中创作于1959年的油彩画布作品《人寿年丰》,展现艺术家难得一见的五〇年代艺术风格:画中的向日葵,应是在艺术家日常生活所见之物象,其造型硕大饱满,不仅具有现实主义精神,体现基层人民奋发昂扬的生活侧面,同时呼应艺术家此时的生存状态,开启其以花卉自喻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鉴于艺术家当时身处的社会环境,官方意识形态日益强烈,「向日葵」亦或同时隐喻对于国家领袖之歌颂。
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
- 吴冠中《致吴大羽师书》节录,1949年
按《吴冠中全集》及公开拍卖纪录统计,此乃艺术家五〇年代硕果仅存的十一幅油画的其中之一,更是当中唯一能及100公分的最大尺幅之作,亦是其传世作品当中最早的静物花卉作品,对于研究吴冠中早期创作风格,可谓最重要之标本。此次适逢吴冠中先生诞一百周年纪念,亦恰好是《人寿年丰》诞生六十周年之际,蘇富比正好借此绝罕珍品,与藏家和观众一同回顾艺术家这段奋斗峥嵘的早年岁月。
吴冠中《荷塘》
吴冠中《荷塘》
油彩纤维板,1974年作,33.6 x 29.5 公分
估价:4,500,000至9,000,000港币
1964年,吴冠中执教的北京艺术学院改为中国音乐学院,继而调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央工艺美院的全体师生被下放到河北李村劳动改造,在长达六年的时间被禁止作画。这对视绘画为生命的吴冠中来说有如当头一棒,他不怕吃苦受累,但不能作画之苦着实令他愁肠百结。直到1972年,禁画令才得以放宽,吴氏终于为自己的艺术理想盼来了一线生机,久遭囚禁的创作激情以狂放的姿态喷薄而出,成就了他七〇年代作品丰收的黄金时期。
《荷塘》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将吴冠中对荷花之情结完整地浓缩于画面,从容不迫地回顾曾经乌云压顶的岁月,以荷花凌人之生命力自况绝处逢生的精神面貌,大笔挥洒生之向往。他一生寻寻觅觅,在荷花之前,画过向日葵花,画过遍野山花,画过果园藤蔓,也画过墙角野菊,直到开始尝试画荷花才真正让艺术家打开心门、娓娓道来沉重而独特的生之含义。
荷塘里展现了生命之始与终的全过程,那是人世沧桑的浓缩。轻盈与滞重,欢乐或悲壮,各具其独特之美??她展现的不止于荷之生命历程,想吐露的,是无奈,是挣扎,是傲视,是长歌当哭。
- 吴冠中《荷塘春秋》节录
若将本画与今年春拍呈献的油画《荷花(一)》并观,本画尺幅虽然精巧,但细节刻画入微,绝非前画局部特写,而是融合前画所有精华的珍贵缩影,无论主角白荷,还是芸芸荷苞皆能在《荷花(一)》中寻得一一对应的存在。《荷塘》作为艺术家七〇年代的精彩缩影,几近完美地将他从人生炼狱中提炼出的绝美生命力浓缩于画面,匠心独具,世无其二。
林风眠《荷塘》
林风眠《荷塘》
彩墨纸本,67.8 x 136.3 公分
估价:7,000,000至10,000,000港币
林风眠的前半生中,有过两段最好的时光,一是单纯无邪、天真浪漫的童年时期(1900-1919年),二则是潜心追逐改革艺术教育之理想、自信满满、顺风顺水的杭州时期(1927-1937年)。《荷塘》承载着艺术家这两段美好时光的珍贵记忆,今登录香港蘇富比晚拍,以荷塘为浓情载体,娓娓道来林氏对自然和人生的丰富解读。
艺术家一生探索东西融合的境界,《荷塘》采用考验技法和功底的具象描绘,意境上与张大千笔下近似工笔画、精雕细琢的荷花形象十分类似,缜密中见洒脱,儒雅中蕴酣畅。而具象描绘之下,又蕴藏着西方立体主义错综复杂的几何构图,其间流动的生命朝气,犹如一曲二重奏,高低起伏,萦绕不息。构图之外,画面立意丝毫不带逆境中的挣扎意味,只有前所未有的青春、阳光、和乐观的情怀,在林氏的作品中,极为少见,在其众多以荷花、荷塘为题的作品中更是堪称唯一的存在。
《荷塘》初次现世于香港荣宝斋和香港协联古玩拍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1995年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会」中,当年坊间皆知,协联拍卖公司一向素享精拍林风眠真品的美誉;之后又于2018年10月在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花语花博》中展出,与常玉、赵无极、潘玉良、丁雄泉、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等东方现当代大师们分庭抗礼,足见本画东西融合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
拍卖详情
香港蘇富比秋拍
现代艺术晚拍 | 10月5日 18:30
香港预展 | 10月3至5日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一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