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积极探索实践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9-12-23 09:06:43 来源:美术报 作者:朱杨健

\
村落的晨曦

走进丽水美术馆的3号展厅,仿佛走进了一处桃源仙境,古色古香的村落或隐没在金色银杏叶间,或藏匿于满树柿子下;小船静静徜徉在清澈的河水间,勾起一大串属于故乡的回忆;鸡犬相交,角落里一把古老藤椅定格了时光……

每个人都很想走入画卷,去画中那个地方看看,那里的每一寸光阴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松阳。

画家张明的第二故乡

此次丽水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是“2019张明中国画作品展”,本次展览由松阳县艺术助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丽水市美术馆主办,将持续至12月25日。

展览一共78幅作品,均是画家张明在松阳采风、写生所作。

松阳有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自古就有“桃花源”的美誉,田园风光优美、自然生态良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古城格局完整,依然保留着鲜活的传统农耕商业业态,以及众多民俗节庆活动,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最后的江南秘境”。

\
金色的布达拉

近年来,松阳积极探索实践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理念,整县推进“拯救老屋行动”“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系统推动乡村生态修复、经济修复、文化修复和人心修复,乡村开始出现了蓬勃的发展生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张明正是松阳“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的首批代表,入驻了松阳县三都乡杨家堂村。

当然,张明与松阳的结缘更早,早在十余年前,他就被松阳的美所深深吸引,几乎每年都要来多趟,他深入村落,和村民同吃住,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和抒发艺术家的感受。可以说,松阳之美,源于自然,张明绘画作品之美,源于松阳。松阳的古村落,几乎都留下了张明写生的足迹。他用田园牧歌般的笔触和色彩对松阳这块不可多得的、充满神奇的乐土进行赞美和歌颂,历时十余载而不缀,使得这片乐土始终魂牵梦绕般地饮誉一方。

这次画展,也是张明饱含激情、満怀赤诚之心献给他的第二故乡丽水、松阳的一份艺术厚礼、是他对哺育他艺术生命的丽水、松阳的田园山水、新朋旧友的一次深情的感恩回报。

当艺术遇见乡村振兴

“我到松阳十多年了,这里的古村落保存完整,保护做得非常好,有着独特的艺术气质,也给了我无穷的创作灵感。”张明说。

松阳吸引着艺术家,激发着他们的创作灵感,而艺术家们用画笔尽情展现着松阳的美,让更多人看见它,走进它。

当艺术走进松阳古村落,竟然产生奇妙的化学变化,连静止的画卷都马上栩栩如生起来,仿佛里面的一笔一划都被赋予了热烈而壮丽的生命力。

我们看到,在张明的“松阳作品”中,将以人的生命体验为核心的审美观与以人的对象化审美观有机合璧,立足于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审美意识,形成了一系列的多元并进的审美格局及审美范式,以生态美学体系,重建艺术的审美维度和人文关怀。

这是张明“松阳作品”的最终目的,也是松阳古村落文化的意义所在。

松阳的“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仍在进行中,艺术家们发现美、记录美、创作美,同时也将社会的关注焦点带进了乡村,如今的松阳之美早已声名远播。

松阳的年轻人们回来,他们被家乡的青山绿水所吸引,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他们开民宿、做产业,让古村落披上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衣裳。

一切是那么的欣欣向荣。

而对艺术家们而言,乡村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们怎么舍得离开。艺术离不开生活,深入农村深入大自然,用艺术振兴乡村,已经成为了艺术家们更高层面的目标。

再一次站在张明的画卷前,她真的很美,那么自然、清新、秀逸,又不失大气地静静地凝视着你我,呼唤着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画镜,与她一起迎着山坳里缓缓轻吹的熏风、淅淅沥沥的春雨、雾气蒸腾的炊烟、叮叮咚咚的清泉、若无若有的花香鸟语,以及林荫深处小桥流水、高墙深院内尘封的古宅……

此时此刻,更想走进松阳,去寻觅画中的仙境,去品读、回味那一段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往事旧梦!

编辑:江兵

标签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
新闻主编信箱 Email:art@99ys.com 商务合作99yangkai@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401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19027716号-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36号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