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的最高拍品,来自爱德华鲁沙Edward Ruscha的“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That Was Then This Is Now”(1989),以为电话竞拍者以71万3000拍得。
菲利普斯星期一晚间拍卖为当代艺术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当晚的39件作品中的30件顺利找到买家,510万1350的销售额略低于事先估计的534万。
当晚的卖出拍品率和价值率均达到了7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拍卖行事先做出了明智的目标估计和适度的底价设定。只有一件作品拍出了超过1百万美元,来自Ashley Bickerton用油彩、丙烯、石墨在装饰板上创作的Herr Schoendorff (1999) (估价:1.5至2万英镑)。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菲利普斯去年六月的晚间拍卖销售额达到了2450万英镑,这意味着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9%。但是去年的只拍出了66%的作品。
作为三大拍卖行中至少是在当代艺术领域最小和最脆弱的一家,菲利普斯最近收购了总部设在莫斯科的豪华服饰品牌水星集团Mercury Group,这似乎预示着它生存境况产生的转机。
首件拍品来自理查德王子的“美国精神四”(2005)(估价:40至60万英镑),这是基于他1983年并不出名的作品“美国精神’的再创作,这幅作品是对Gary Gross拍摄的童星波姬小丝10岁时裸照的翻拍。
虽然也有杰夫昆斯、安迪沃霍尔、达明赫斯特这些大家的作品,但是它们都未能突破百万美元的大关。
昆斯可爱的不锈钢作品“人鱼怪物”Mermaid Troll (1986),被一位电话竞拍者以24万1250英镑的价格买走(估价:25至35万英镑)。同样以便宜价格拍出的还有Wilhelm Sasnal的“坟场”Cemetery (2002),,最终以低于估价(5万至7万英镑)的3万7250被伦敦豪斯和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的乔尔Joel Yoss拍得。
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也有露面,张晓刚的一幅女孩的无名肖像(2006)派出了26万英镑,低于估价30至40万英镑。
当晚拍卖会海报上的标语是“我们会尽力得到更多”,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杰克戈尔茨坦Jack Goldstein的无题Untitles(1988)经历了10钟的漫长竞价,以1万英镑的底价起拍,价格以每次约1千英镑的速度增长,最终却拍出了12万1250英镑,大大超过了2万至3万的估价。
“人们会觉得今晚的拍卖很舒服,”菲利普斯拍卖行当代艺术总监迈克尔麦金尼斯说,“因为这就是现在的市场情绪和气候。”
(来源:ARTINFO,点击参看原文)
【编辑:张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