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内外 2009-11-10 10:45:58 来源:孙振华的日志 点击:
当一架满载着170多位客人的包机徐徐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的时候,“艺术长沙”的活动的第一幕“艺术飞行”告一段落,毋庸质疑,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形象广告。

  最壮观的是开幕式后的晚宴。两辆中巴,八辆大巴,拉着客人到了据说是长沙最大的一个宴会厅,可是人数完全失控了。嘉宾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不断地进入宴会厅,原定400多人的宴会,增加到了六百多人。新的人来了,就再加桌子。不过,这并不妨碍女主持人“越策越开心”,把全场气氛调节得喜气洋洋。上去讲话的人,一定要把大家逗开心,否则,主持人会问在场客人:让不让他下去?

 

  隋建国的参展作品名叫“长沙的沙”。他取了橘子洲头的一粒小沙子,放大到数米高,变成了一个金属焊接的网格式的雕塑作品。这种做法是隋建国近年来做艺术的一种方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隋建国应邀在世博轴上做一件作品,他也是就地取材,在作品放置地挖了一块石头,也打算用金属放大成一件巨大的雕塑。

 

  这种对“在地”的尊重,似乎可以引申为对当代艺术地域特色的思考。

 

  当代艺术是国际化的,但在不同的地域,常常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长沙似乎没有什么有名的“画家村”、“创意区”;在长沙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并不多,发生在长沙的当代艺术的事件也不多。但是长沙人,或者湖南人在外地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却很多,而且非常活跃。这种现象就很值得思考。

 

  原以为“艺术长沙”是为了推介长沙本土的当代艺术,后来发现,几位参展艺术家没有一个是住在长沙的。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长沙也可以做为当代艺术的展示平台,市场平台等等。

 

  当代艺术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湘味当代艺术,如同湘人,热情、好客、富于娱乐精神,硬是把艺术长沙弄得象办了一场皆大欢喜的红喜事。

 


【编辑:张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