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契"乾隆四十二年三月 2009-11-11 13:30:18 来源:《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 李超 点击: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媒体定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录像、video被当作主流新媒体,到了今天,新媒体被泛指网络。

  美国网络艺术家维多利亚·韦斯娜作品

 

  “新媒体艺术”自踏入中国之初就开始不断的“发育”:90年代以张培力为代表的新生代录像艺术家,是当时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策动者。21世纪以后,数码网络等高科技产品逐渐介入日常生活,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开始蜕去录像艺术的那层“龙衣”,多媒体交互装置艺术大行其道。今天,互联网已经变成一张无所不在、包囊万物的网膜,无限延展性、不可预知性决定了互联网能够成为先锋艺术的可能。因此,在不可阻挡的网络全球化进程中,网络艺术已经成为新媒体艺术不可不谈的一项艺术形式。

 

  中国录像艺术自启蒙初始就被当作一种艺术形式来接受和利用,而网络艺术在中国正式亮相之前,就已经有浑厚的群众基础,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网民基数,网络科技也处于世界前沿。相比录像艺术,无疆界、虚拟性以及欺诈性等如此诸多不可掌控的因素,决定了网络艺术不可能循规蹈矩的按照“乌托邦——边缘化”的艺术通用线索发展。人们把网络艺术当作某种不受待见的“新玩具”,对它的出现没有多大的震惊,反而对它的兴奋期正如viper上瘾般无休止的延续。话语正在僵死,观念正在混乱,“玩具”风格正在固化,主题正在边缘化,笔者认为,中国网络艺术正走向一条不可预测的道路。

 

  观念落后于技术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媒体定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录像、video被当作主流新媒体,到了今天,新媒体被泛指网络。网络艺术在中国发展之初,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们集体无意识,甚至有人叫嚣“网络就是网络,艺术就是艺术”,但后来事实证明,网络可以是艺术,它已经在悄无声息地点拨我们的神经,并且往往能够引起爆发性的关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