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毛旭辉接受99艺术网董事长兼CEO杨凯先生的采访
杨凯:“八五”那个时候看艺术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张晓刚说他当时非常有压力和困惑,认为艺术没有未来。当时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迷茫或者压力?
毛旭辉:那是肯定的。因为实际上“八五”是年轻人的事。因为实际上“八五”是年轻人的事。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没到30岁,这些30岁以前的年轻人面临着所有青春期里面所面临的问题。那一代愤青就是那样。处在特别的青春期,本身就有一些困苦、烦恼,再加上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改革开放初期,是社会发生变革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焦虑,包括艺术。新出现的东西与旧的东西,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非常大的。他们想求新、求变,但是与自己的家人、整个社会的思想都会发生矛盾。
杨凯:那个时候因为大家碰到一种精神的危机,艺术是一种寄托,艺术家想通过艺术追求的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
毛旭辉:解决世界观的问题,那是肯定的。因为在我们之前只有一种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只有一种理想就是共产主义。从“文革”开始到结束,那十年政治文化的动荡已经到了顶峰,到我们这一代人开始认知世界的时候,历史风云人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我觉得中国当时处在一个价值转换期,所以要开放,要引进西方的思想和西方的价值系统。当然在文化上,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哲学必然对那一代年轻人影响很大。这是非常自然的关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是期待变化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