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翔:建筑思维仍停留在工业时代 2010-04-02 11:07:51 来源:东方早报 蔡晓玮 点击:
将建筑和传达并置——日本福冈大学建筑系教授赵翔前天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专题讲座中试图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范畴打通。

  日本福冈大学建筑系教授赵翔谈建筑的传达

 

  将建筑和传达并置——日本福冈大学建筑系教授赵翔前天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专题讲座中试图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范畴打通。在他看来,公共空间的塑造虽然在物理层面依赖于建筑师的努力,但在意识层面则依靠传媒的孵化。“很多对于建筑的报道多少有些走偏,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对于建筑视觉效果的描述,但这其实是对建筑的误解。”赵翔说。

 

  关注建筑的生活层面

 

  1960年代,经历第一次石油热潮的沙特开始打造国际都市利雅得,当时,利雅得的建筑得到世界媒体广泛的宣传和艳羡,然而,在今天看来,这个花费巨资建造的城市和任何一个大都市没有多少不同;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始建于1956年,政府耗费巨资,仅用41个月的时间就把一片荒凉的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虽然一系列建筑在审美上获得赞扬,然而居民的生活十分不便,生活成本和财政支出都非常庞大。40年过去了,如今这样的造城运动仍然疯狂,最典型的例子是迪拜,赵翔引用了日本建筑大师桢文彦对其的评语:“只考虑了高收入者和旅行者的方便,建立以汽车为优先的交通规则,而步行者和以大众交通出行的大众的需求被忽略。”

 

  在赵翔看来,如果迪拜的泡沫没有破灭得如此迅速,媒体对其明星建筑的鼓吹仍会继续,像桢文彦这种冷静的声音则往往被忽视。赵翔认为大众应该关注建筑的生活层面,“我们的建筑中近80%是居住建筑,然而,我们对于居住空间本身的了解很不够。”据介绍,在荷兰曾经出现一幢住宅楼有几十种户型的设计,这些设计考虑到不同的家庭组合方式,而在中国,住宅设计绝大多数仍然处在流水线阶段。

 

  建筑的本质取决于人

 

  赵翔对于教室门入口处一级台阶的设计颇有微词:“这样很容易把人绊倒,只有三级以上的台阶才能从视觉上引起人的注意。”在赵翔看来,如今国内的不少建筑规划和设计仍然不是将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而是从任务书、从现有建筑的层面来考虑,而这正是工业时代以机器作为主导的思维的延续,人从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成了附属。

 

  “我们现在有不少的创意产业园区。但是我们是不是思考过,创意及创意产业所处的时代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构?”赵翔认为,网络时代的网型结构决定了人的重要性,“创意活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重要的是人的思考和传递,不应该受工作地点的制约。因此, 完全没有必要特别把创意园区固定在什么地方。”

 

  对技术的崇拜是工业时代的特征之一,但对技术的综合评估则往往被忽略。“以轨道交通技术为例,在美国,地铁和轻轨使中产阶层人群向郊区扩散;而在欧洲,同样的技术却使得城市中心的中产阶层人群增多。那对于中国来讲,轨道技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一个评估?”赵翔说。

 


【编辑:张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