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代前言——四十有惑
二. 论证与批评
1.哲学、哲理、理性艺术
2.现代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兼论现代艺术的理论基础
3.关于现代绘画语言的哲学思考
4.艺术的两大支点:艺术家与世界
5.哲学不是一种批评方法论,但它今天对艺术界仍然很重要
6.在关系之间学会游移
7.从线性对应到网状并置
8.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9.对中国当代艺术新体貌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10.从批评的死结中出走——关于作品意义的批评的批评
11.格林伯格:他的艺术批评观及其对美国现代艺术的影响
12.批评之批评的时代?
13.艺术的边界:一个当代情境中的老问题
14.艺术是有底线的
15.在艺术的名义下
16.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17.行为艺术:艺术家的尴尬还是社会的尴尬 ——19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之二)
18.走在钢索上的艺术家——大陆艺术家谈行为艺术
19.走出平面的装置艺术——19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之一)
20.追求纯净的艺术品味——写在91’中国油画年展之后
21.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新突破
22.中国女性艺术:在开放和自由中寻找自我
23.影像的真实与影像的观念
24.由里及外,直面现实——“卡通一代”的启示
25.感受金钱,面对生存
26.市场情景中艺术作品的价值本质
27.市场情境中美术批评的一点设想
28.一九九三:中国美术批评家开始走向市场?
29.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与商品拜物教
30.市场、策展与批评,你究竟选择谁?
31.批评家的角色可以转变,但不能多元
32.艺术批评与艺术策划在美术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3.公共传播与当代艺术
34.公共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是时代的要求
35.当代艺术中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性的当代艺术
36.本土情境与全球话语:一个中西方二元对立的预设?
37.驿动的心何处锚地?
38.中式意识──审美营造的当代复兴
39.何去何从——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与现状的思考
40.黑白灰 ——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视觉美学特征
41.“ 当代·红光亮” ——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视觉特征
42.动物凶猛——动物艺术的中国方式
43.给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以应有的信心
44.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之我见
45.二十年后的艺术:一个想象力和判断力的试验场
46.同舟共济,还是刻舟求剑?——当前艺术园区局势之我见
47.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喜爱当代艺术?——也谈建构当代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