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碎今迷”杨千个展 序 2010-05-13 14:53:4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杨千的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里的一个异类,是绘画与装置之间相对模糊领域里的一种独特现象。

<<<杨千个人主页

 

  苏州美术馆副馆长 杨文涛

 

  杨千,1959年生于成都,毕业于四川美院77届油画班,在美国生活多年。他是一位实验性艺术家,迷恋于不断变化,在已有的艺术谱系之外另辟蹊径,给观者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心理上的多重冲击。在中国当代艺坛,杨千一直是最为活跃的人物之一。

 

  杨千的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里的一个异类,是绘画与装置之间相对模糊领域里的一种独特现象。他非常巧妙而又尖锐地揭示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在当代环境背景下所承受的压力与刺激。在这个过程中他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基因与西方现代绘画的某些因素,丰富地折射出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个人与时代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冲突关系,还包括对复杂的社会情感层面上的诸多问题的准确触及与把握。

 

  其近年来的作品,如“浴室绘画”、“活动绘画”、“双重绘画”等系列,关注生活中的图像与细节,捕捉隐没于日常生活中个人微妙的情感,将绘画演化为一个集绘画、摄影、雕塑和装置为一体的多层次的移动空间,精心设计各种情绪表达的方式,通过对材料的转化,解构材料的现实意义,用全新的视觉形式来表达他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对于过去精神文化的一种抽象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揭示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感情问题的存在。

 

  本次杨千苏州个展由杨卫策展,题为“纸碎今迷”,这是“由物质而精神”切入的一个文化思考,也或是因了对苏州的历史文化印象兴感而来。的确,在明清文人的集体记忆中,苏州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位置。这不仅是因为苏州是山川钜丽、风土清嘉的江南奥壤;声名文物、群彦汪洋的人文渊薮;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繁华都会;更为具体而感官的则是麋鹿姑苏的吊古幽情、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闲隐君子的雅人深致,乃至衣服屋宇的穷极华靡、饮食器皿的备求工巧、俳优伎乐的恒舞酣歌、宴会戏游的殆无虚日等诸如此类的苏州物质文化与消费生活的城市印象。若是杨千作品中所使用的纸屑材料,以及用这种材料针对当今的消费社会种种问题有所指喻的话,苏州作为一个明清老牌消费城市的典型,在这个城市里,特别是在沧浪亭畔那颜文樑先生的欧洲印象的罗马爱奥尼亚廊柱建筑里观览杨千的作品,无疑会平添一份临时的怀古幽思;但同时,苏州其“由物质而精神”转而“由精神而物质”所衍生的独特的“艺术生活文化”和“风雅物质文明”,或更能引发一些额外的思考与话题。

 

  本次杨千苏州个展,有一件特别值得称颂的善举,那就是杨千特别慨赠了一幅他的精心之作给予苏州美术馆作永久庋藏。苏州美术馆诞生于1927年的沧浪亭畔,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存,某种程度上,她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座政府正式命名的美术馆。80余年的沧桑后,那些同时曾在中国美术史上掀启过绚烂章节的各地首批美术学校及美术活动遗址,大多在风云变幻之中湮灭殆尽,唯有现在苏州美术馆所在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遗址这幢苏州人俗称的“罗马大楼”岿然鲁殿灵光,俨然中国油画的祖庭之一,在“静水流深”中,展现历史优美而略带艰涩的线条。“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境迁时过,80余年后在当代语境下的美术馆其所扮演的角色愈见重要,承载着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所以作为苏州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和苏州市重要文化标志性工程,继往开来的苏州美术馆新馆已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并将于2010年底亮相。新馆必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关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的发展,未来藉由收藏、研究、展览、教育、推广、行销公关以及资源发展的各专业之努力,秉承自身的文化本色,持续开发累积,不断寻求实验与创新,冀期成为一个真正不可被替代的社会公共空间。是颜文樑、朱士杰以及大量苏州美专的校友们的慨赠义举,奠定了苏州美术馆的藏品基础,体现着美术馆长期的学术与研究方向,永久地展现着一个时代、每个历史段落的重要视觉图像资源;而在现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刻,杨千作为当代较为重要的艺术家,他的本次慨赠义举是对苏州美术馆藏品的补充,也体现着苏州美术馆的一种对文化的远见。

 

  本次杨千苏州个展,本身以苏州美术馆这所古迹作为展览场域,即具有将文化历史与当代艺术并置的场域张力。希望借此机会,将杨千的艺术更丰富地呈现给更多的观众,使人们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探索成绩有更新的感知与认识。感谢杨千为此次展览做出的努力和精心准备,感谢杨千对本馆的慨赠,感谢杨卫的精心策展,感谢为本次展览及捐赠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同仁。

 

【编辑:小红】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