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
春拍伊始关于当代艺术回暖的讨论,似乎随着中国书画的火热,而渐趋冷却下来。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从整体成交额上看,上扬趋势明显(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10年春季拍卖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231,973万元,与去年秋拍相比增加了46.2%,同比增长60%),但从各大拍场中可以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成交情况总体走势平稳,市场中的观望情绪仍在持续。
中国当代艺术理性回暖 走向良性发展
这与之前的期望似乎有所差距,香港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董事、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则认为,现在收藏家本身不是盲目地在追求任何一个特定知名艺术家的知名度,他其实是看作品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购买,所以这样一个比较理性的回暖趋势,倒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发展。
林家如举例说,细心的人可以发现,2008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中,王广义一件早期的作品(1996年作)《护照系列》(三十张一组),估价620-950万港币,当时没有拍出;后在今年4月份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估价390至450万港币,最终以842万港币成交。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年度比较早,创作形式比较罕见的,成交价格居然比当代市场活跃时期2008年的价格还要来得高。
王广义(1996年作)《护照系列》(三十张一组) 成交价:842万港币
此情况并不是偶然,林家如解释道:我觉得2010年的春拍,就苏富比的拍卖成绩来看,现在的市场是比较冷静、比较健康的,相较于前两年来说,你可以看得到很多的价格已经回复到高峰时期的价格,所以我觉得基本上来讲,收藏家也不断地在改变,其实他们对每个艺术家有一定特定的了解之后,他们会追逐特定的作品、特定的年份,所以我觉得这个价格就会有很截然的不同,这是市场现在趋向比较健康和理性的一个方式。
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当代艺术专场竞拍现场(图片由苏富比香港提供)
年轻艺术家的培养是必然趋势
年轻艺术家的市场表现,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春香港苏富比拍卖中,贾霭力07年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刻准备着》以远高于估价的194万港元成交,成为新秀中的一大亮点,也让我们看到新起一代的市场潜力。对于如何看待年轻艺术家的市场,林家如则表示,年轻艺术家的培养是一定的趋势,现在市场上能够选择的艺术家太局限了,我想不管是拍卖公司或者是画廊本身来讲,大家也都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艺术家,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个收藏族群越来越年轻化,因为明星艺术家的门槛较高,你要吸引这些年轻群体的加入,就必须要有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低价作品来吸引他们,所以这是一个共存的市场,有年轻艺术家的同时,可能也需要一些明星艺术家。